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过分袒护反而会宠坏孩子

09月20日 编辑 39baobao.com

[孩子被宠坏的4个表现,不想让宝宝吃亏就赶紧纠正]虽然现在二胎政策已经全面开放,但是很多家庭还是只有一个孩子。可以说是6个大人围着这一个孩子转,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疼爱,很容易使孩子被宠坏了。其实在家里孩子怎么...+阅读

“孩子上初二,在家里很乖,但是在学校却一点都不听话,经常和老师顶嘴,上课的时候不光捣乱还擅自外出。随便使唤同学,还会出手打不听使唤的同学。我是应该将其看作青春期的正常表现,还是应该好好教育他呢?”

孩子受到过分的袒护,在家中还说得过去,但是这样的孩子一旦走出家门便会伤害他人。

如果父母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继续放任自流,必然会造成连父母都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所以,必须把孩子的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这对夫妇对孩子过于溺爱,平时根本不舍得责怪孩子。所以如果突然责骂他,反而会导致他更加叛逆,成为连父母话都不听的逆子。这对夫妇的教育方法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现在应该怎么办呢?首先父母要检讨自己错误的教育方法,并且每天反省忏悔:“没有正确地教育孩子是我们的错,没能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也是我们的错。”

此外,父母最好能利用假期,带着孩子去印度体验一次背包旅行。背着背包等三四个小时的火车,在便宜的餐馆吃饭,不管去哪里都尽量步行。这样的旅行必须持续一个月以上,一家人一起吃苦受累。但是,如果父母贪图安逸而选择轻松的方法去更好的去处,就无法纠正孩子的恶习。

孩子和父母一起挨饿,经历苦难,目睹贫困的生活,克服困难以后,会立刻有所改变。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必须经得起苦难。看到孩子疲惫的样子,绝对不能心软,必须冷静地帮助孩子改邪归正。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冷静的爱,而不是溺爱。

经受一个多月的磨练回来后,必须严格地对待孩子。如果他在外面欺负别人,回家后要坚决让其改正。让其改正不是打骂孩子,而是不再听他撒娇,不再袒护他。

孩子上了初中后,应该将其视为成年人对待。饭后洗碗、收拾房间,都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孩子上小学,爸爸换日光灯管时,让孩子扶着凳子,这才是应有的小学教育。孩子只是英语说得好,并不一定是成功的教育。在美国纽约,乞丐也会讲英语,可仍旧是个乞丐。

孩子在学校不听话,老师也没有办法。如今,学校教育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失败。老师会责骂学生,也会因为对学生的爱而原谅学生。但老师也只是一般的工薪阶层,万一孩子向妈妈和校长告状,这样对自己也不利,所以老师一般都会掌握分寸,适可而止。只有父母尊重老师,孩子也才会尊敬老师。如果把老师当作下人对待,孩子也就不会尊重老师。

千万不能把孩子的不良行为当作过眼云烟,为了孩子的未来,这个时候若能及时纠正还为时未晚。

以下为关联文档:

宠坏孩子的错误做法我和宝宝在路上走着,小东西突然盯上了杂货店里的棒棒糖。 “妈妈,棒棒糖。”“对呀,这是棒棒糖。”我装傻。“妈妈买。”她正面提出要求。“不行,糖吃多了要长黑牙的。”我只好...

父母能把孩子宠坏从医院回到家里的前几个星期里,如果孩子在两次喂奶的间隔中不能安安稳稳地睡觉,而是经常哭闹,你就会很自然地怀疑自己是否把孩子宠坏了?你一把孩子抱起来走动,他就(至少暂时)停止...

孩子被宠坏的特征都有哪些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心肝,孩子被宠坏的特征都有哪些?父母们,发现孩子有被宠坏的特征时,要及时纠正哦! 爱孩子,不能娇惯溺宠,要有分寸,不要把孩子宠成“熊孩子”还不自知。下面这5个特征...

孩子被宠坏有4个典型特征,如果中了2条以上,现在再不孩子该疼爱就疼爱,但千万别宠坏了,不然长大了就是祸害。可有些家长还反驳说:很多伟人小时候那么调皮,他们的父母还不是百依百顺,最后还不是成为了伟人?说不定我家孩子以后就是乔布...

防止老人宠坏孩子,爸妈快来学这几招孩子在家里除了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还能感受到来自祖辈的关爱。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对孩子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有的甚至超出了限度成了溺爱。过度的溺爱对孩子健康成长是不...

宠坏的孩子的表现,赶紧改正!不少父母对孩子很溺爱,舍不得打孩子,也舍不得骂孩子,孩子的任何事情都第一时间满足。小编要告诉这样对待孩子的父母们,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备受父母溺爱的孩子长大后会在...

十大潜在迹象表明孩子已宠坏人们常说,父母不能通过无止境的拥抱,温声细语来宠坏孩子,但一旦孩子渡过了蹒跚学步时期,那么就可以放纵一个小孩了。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在操场上挑选出那些被宠坏的孩子,但却很难公...

孩子这样子,证明已宠坏很多人觉得孩子皮一点是聪明,可是当孩子皮过了就变成了熊,这就不止是聪明了。可是很多老人家就是觉得这种调皮捣蛋的孩子就是聪明,还喜欢夸这样的行为,结果小孩子在得到肯定之后...

哪些误区会宠坏孩子许多问题家长大总是挡在前面,如替代包办,全面满足孩子需求,忽略孩子日常行为。这样的孩子日后可想而知,独立性薄弱,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对其日后在社会难于立足。 【全面满足孩子需...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