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幼儿园

09月16日 编辑 39baobao.com

考察和研究美国教育,就不能不提到约翰?杜威。1896年,杜威创办了一所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初等学校――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学校以他的哲学思想为根据,进行教育创新,构成了他的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及“做中学”的理论体系。实验学校成为杜威教育思想的摇篮,这所学校也由此在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作“杜威学校”。 2002年初秋,我们来到坐落于美丽的密执安湖畔的芝加哥大学,怀着崇敬的心情访问了杜威学校,参观了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幼儿园的活动室,详细了解了学校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重点了解了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原则和教学特色,我们对杜威的教育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美国当代幼儿教育的特点也有了更加直观具体的把握。

一、体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办学特色 正如实验学校校长讲到的:“自从杜威教授一个世纪前开办这个学校以来,‘从做中学’一直是实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在百余年的历程中,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一直是实验学校的旗帜。作为实验学校的幼儿园秉承了这一鲜明的教育理念,他们的培养目标是:努力使幼儿在他们的教育和集体生活中成为真正的参与者。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幼儿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第一,有完整的课程和科学的教法。幼儿园每个年级阶段都有完整的、协调的课程,包括阅读、书写、数学、外语和科学等,并且在小班就开设外语、音乐和艺术等课程。幼儿园的“课程极富个性化而且随着幼儿智力、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在教学方法上,幼儿园注重教授幼儿学会批判地思考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吸收知识。幼儿园还注重培养幼儿“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责任感、独立性和合作精神”。 第二,鼓励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幼儿园重视每个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学校把连贯的、一致的、不断发展的任务交给教师,管理者则主动担负起推进这一进程的责任,为教师创造性、主动性的发挥构建便捷高效的操作平台。 第三,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整个儿童”(Thewholechild)的概念。所谓的“整个儿童”有两个含义:“一是希望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忽视儿童生活的各种不同的方面;二是把儿童看作是一个社会的、心理的、情感的有机体。”他们认为,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幼儿全部身心参与的过程,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做出反映的过程。因此,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都要从“整个儿童”的概念出发,兼顾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统筹考虑,不可偏废。 第四,重视和支持多元文化。幼儿园重视和支持言表演的能力;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能力;培养幼儿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为每个幼儿提供在全体幼儿面前讲话的机会;让幼儿尝试口述或表演故事;要重视幼儿的想法,帮助幼儿把他们的想法变成语言,并让他们学会交流。 3.阅读目标:使幼儿了解书报的功能和作用,使他们在被要求阅读和自主阅读中产生乐趣;使幼儿在使用图书馆藏书和教室图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使幼儿能认出自己和其他幼儿名字的印刷体。 [教学实践]在教室里提供各种幼儿读物供幼儿随时随地阅读;使幼儿有机会朗读一些故事或诗歌;使幼儿自己口述或表演一些小故事;在教室里提供一面黑板,使幼儿可以用不同的字体写自己或他人的名字;在教室里提供标语、标签或名单,使幼儿可以随时接触并阅读不同的印刷品。 4.书写目标:鼓励幼儿看不同内容的书,并通过书写的途径进行有效交流,使他们在书写中获得成就感;为幼儿多提供一些书写实践机会。 [教学实践]在教室里提供各种书写工具,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绘画和书写;要经常用书写购物单、备忘录、答谢条及在日历上作标记的方法让幼儿模仿,也可以让幼儿进行听写练习;要经常查看并指导幼儿书写。同 和语言教学一样,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学方案突出的一点,就是让幼儿的认知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正如他们园长所说的:“孩子们一人园,就参与班级讨论,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学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讲故事、创编歌曲、创作游戏和绘画等活动中,孩子们的个体主动性、团队精神、语言和逻辑思维、社会意识都得到了发展。” 基于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探索和实践,杜威发表了《一个教育学的实验》、《大学初等学校》和《儿童和课程》等不朽的理论著作,因此成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在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方兴未艾的时代,杜威的教育思想仍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建设新型的“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的理论依据。杜威曾满怀希望地说:“如果从各种进步学校那里提出一些倡议,传播到其它学校,使它们的工作有生气,并赋予活力,我们就感到满意。”闽 [参考文献] [1][2][4]://ucls.uchicago.edu. [3]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210. [5]约翰.杜威.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3-44. [6][7]The UNversity Of Chicago laboratory schools,Kindergartenprogram Ofstudies 2001. [8]约翰.杜威.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