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艾灸身柱穴和大椎这两个穴位有哪些好处

04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艾灸哪个位置丰胸找准穴位是关键]艾灸哪个位置丰胸:中府穴、中脘穴、灵台穴想消除胸背脂肪,主要可按压3个穴位:中府穴,中脘穴及灵台穴。可以有效消除上半身肥胖。按摩方法:每次按压15分钟,1天按摩多次;艾灸方法:...+阅读

身柱穴 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取穴时,使病人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特性

身柱穴为督脉之脉气所发,在上背部正中,第三胸椎下,接近肺脏,属督脉经,通于脑髓,名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疔毒,宁神志之功效。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防病强身的功能作用,能通治小儿科的多种疾病。在《养生一言》一书中,就有小儿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保证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由于身柱有健脑益智作用,经常施灸也能健全小儿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智能。

作用

1.灸身柱可以健全神经系统

因而可以防止疲劳和促进疲劳的恢复,可以防止神经衰弱、不眠症、头痛等。对脑溢血、精神病、癔病、小儿麻痹、癫痫、舞蹈病也有疗效。日本针灸医家代田文志,在长野县40所学校对学龄儿童进行保健灸的报告说:“灸过身柱穴之后,不伤风了,食欲增加了,发育也好了,总之,健康状况改善了。所以,虚弱儿童的家长,应该格外注意长期给孩子灸身柱。身柱是学龄儿童施灸的重要穴位。身柱灸对于成年人,也是必要的灸穴,是保健上不可缺少的。”身柱穴被日本医学界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

2.通治儿科百病

对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眠、夜哭、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抽风、发育不良、面黄肌瘦,都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可将艾绒搓成铅笔尖或更细一些,在身柱穴灸三壮。象吐乳之类,两三天即可痊愈;由于泻吐、消化不良而引起乳幼儿病危者,灸身柱可以转危为安;对于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也都疗效明显。

对于三、四岁以上的小儿哮喘,除灸身柱外,可加灸灵台穴(第六椎下陷中)。由于身柱灸对于上述小儿各病都有明显疗效,所以是保证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应该成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一般家庭常识,要大力推广。

3.防止呼吸系统疾患

身柱灸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对于小叶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等,是必不可缺的灸穴。

而大椎穴,更是诸阳之会,阳经之会,可退烧发汗解表,提升阳气,尤其是重症,大病急症,一般离不开 大椎穴!

郭林古法艾灸

宝宝积食艾灸什么穴位

小儿脾胃虚弱的症状:孩子消瘦或过胖、脸色发青或黄、易流口水或口水过多、舌苔白厚或黄厚(黄为有热)、口唇干或裂(多为脾虚有热)、易出现湿疹(湿疹的病根在于脾胃虚弱、生湿化热)、厌食或饮食过多(无节制)、腹部胀大或腹胀有气、排气多或放屁有味、腹泻(包括大便次数多,大便质地不好如蛋花样便或便水或水便分离)、便秘(包括大便干如球状、大便几天一次、大便头干后正常、排便困难,多为有热,也有单纯脾虚的)、尿床频繁或小便偏多等。以及孩子主诉的腹痛等。

艾灸治疗取穴:大椎,身柱,中脘,神阙,胃俞,四缝等。

我看过一个资料说:小儿常灸大椎,身柱可提高免疫力,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身柱在背部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采取俯卧位或者俯伏坐位,先定大椎穴,然后定身柱穴。

身柱,身体的支柱之意,适用于脑力不足出现的眩晕,中气不足出现的喘息,大气下陷出现的脱肛,督脉之气升举无力出现的腰背疼痛等症,还常作为小儿强身健体的穴位,被认为通治小儿之病。

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患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诸症。灸身柱穴就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身柱穴在日本医学界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孩子们艾灸身柱一个月,大多是孩子食欲和体重都有明显增加。我在临床喜欢用中脘和神阙治疗脾胃虚弱也经常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很多家长更注重给孩子的施灸时间,这个没有一定的时间,要看自己孩子的年龄,配合程度。

2岁的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热度温温的即可,就是用温和灸,3-5岁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10分钟,也可以大椎和身柱回旋灸一共10-15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关于时间,不要看得很死,要灵活运用,如果宝宝配合的很好,那么我们就多灸一会,如果宝宝不配合,那么我们就只能少灸一会。少灸了,热度还不够,效果肯定会打折扣,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等到宝宝睡觉的时候,我们可以抓紧时间,帮助宝宝施灸。

如果你想用协助治疗快速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那么可以配合捏脊。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

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还可以提捏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这些手法如厌食提大肠俞、胃俞、脾俞;呕吐提胃俞、肝俞、膈俞;腹泻提大肠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肠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肾俞、照明俞、肺俞;尿频提膀肮俞、肾俞、肺俞;烦躁提肝俞、厥阴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阴俞;失眠提肾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统病症提肾俞、肺俞、风门等。

还可用助消化药(如妈咪爱、胖得生、利倍壮等),效果不显再用健脾药,如小儿健脾冲剂、醒脾养胃冲剂、保和散、婴儿素等来协助治疗。

你给孩子艾灸的这些天你已经看到了疗效,在坚持治疗10天左右,孩子还会有更好的状态,的时候可以改为保健灸,隔天一次或一周2-3次,这样巩固治疗一段,在从饮食上,锻炼上给予调整,相信你的宝宝就会很快康复的。长期施灸也没有副作用,不过宝宝如果已经很健康了,就不要总艾灸了。

以下为关联文档:

艾灸穴位图解艾灸穴位图解:灸关元穴:治疗虚损强壮身体“关元穴”,在腹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3横指宽)处,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图翼》说:“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蓄...

艾灸之后的反应有哪些艾灸之后的反应有哪些:有麻感、穴位冒寒气艾灸之后会出现一些排病反应,比如皮肤红紫、皮肤发痒等等。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灸后排病反应。具体分析:1、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

艾灸怎么用?不同艾灸方法详细图解艾灸怎么用:艾炷用法艾灸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艾有不同的是灸法。比如艾柱、艾条、艾盒等。艾柱具体用法:1、艾柱用法是由艾绒制成,呈圆锥状。在艾灸疗法中,可以根据治疗的需要...

艾灸的副作用有哪些艾灸是否对身体有害艾灸的副作用有哪些:补泻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艾灸有补泻的作...

夏天艾灸后可以吹风吗三伏天艾灸要注意哪些夏天艾灸后可以吹风吗夏天艾灸不可以吹风。艾灸是排出体内寒气,补充体内阳气的,同时艾灸过程中会打通排出体外的通道,所以艾灸过后注意不要吹风,防止寒气进入。就是这样的原理...

三伏贴治疗风湿贴哪里常用穴位有大椎、肝俞、脾俞三伏贴治疗风湿贴哪里?风湿性骨关节病,常用贴穴位大椎、肝俞、脾俞、肾俞、命门。不过大家最好问医师,风湿也分很多种。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是关键。三伏天除了治疗宝宝疾病...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哪些常用23处推拿穴位手法全解析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哪些一 脾经穴 1、穴位位置: 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掌指关节)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常用手法: (1)补脾经: 向心性推之(拇指稍曲,由指尖推向指根),用于虚症,如...

想要奶水多,多按这两个穴位有很多妈妈表示,自己十分想给宝宝吃母乳,但是自己奶水很少,用了很多追奶方法,也吃了不少催乳药,可就是不见效。有没有一种既快又省的好方法呢? 其实,这种好方法是有的,那就是用中医...

早教有哪些好处如果是让孩子老老实实呆着,讲一些孩子不敢兴趣的知识,这样的早教或幼儿园千万别去。这样只会打压孩子的天性。可以去一些感觉训练或体验式教学的早教中心。 早教很重要,非常非...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