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怎样改掉孩子的拖延症

12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帮助宝宝改掉吮指习惯]琳琳四岁了,是个人爱的小女生,每个叔叔阿姨见了都忍不住抱抱她。不过,只要和她玩上一小会儿,你就会发现,琳琳总是喜欢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妈妈把她的手指拿出来,但只要过个两三分...+阅读

举手即可完成的事情,却总是拖着不办;明明一个小时可以写完的作业,总要拖到两个小时以上……不少家长发现,生活和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但拖延症却在孩子们中间日趋蔓延。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父母不管不问,儿时的拖延症甚至会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坏习惯。

三种类型拖拉 需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生理原因

不少家长想当然地以为,拖延症只是隶属“坏习惯”范畴,但诸多研究表明它也有可能是生理原因造成的。符欣说,在大脑功能分区中,与计划、控制、注意力和执行有关的脑区,是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区。当这部分区域功能受损或不活跃的时候,大脑排除杂扰事物的能力就会降低,注意力也会严重受到影响,做事效率会显著降低。如果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以及反应能力比同龄人逊色,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仿佛“慢半拍”。

如果孩子在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和反应能力方面,明显比同龄人逊色,那么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参加诸如跳绳、打球、下围棋或者游泳等运动,刺激孩子神经末梢和协调功能的发育。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应该给孩子下达过多的学习任务,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多运动,同时可在睡前对孩子进行全身按摩。

心理原因

总是拖拉的孩子,通常不快乐。符欣分析指出,凡事拖延的孩子,往往有一个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欲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些父母总是不断地在“督促”和“强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标,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机会。面对强势的父母,孩子很无助,只能将拖沓作为无意识隐性对抗语言,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我斗不过你,但是可以拖”,并由此强化了自己的拖拉行为。

想让孩子不把“拖沓”当武器,在符欣看来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于尊重孩子和给孩子选择权。孩子的责任感,表现在他能主动、有效地完成与他有关的事情。这种责任感的培养,不应该到了小学阶段写作业的时候才开始强调,而是应该从孩子更小的时候开始。责任感的培养,并不是不断地给孩子下达指令或者提要求,首先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并让他们学会自己选择。对待孩子的事情,父母正确的行为态度应该是“你的事情要你自己完成,你有很多选择,但每一种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你必须自己承担”。如果在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上,你一直喋喋不休,孩子往往会把“拖延做事”作为手中的武器来与你进行软对抗。反过来,如果你从一年级的时候开始,便把写作业的事情交给孩子,孩子慢慢地便学会自己去掌控时间。

以下为关联文档:

努力改掉孩子们的粗心每个班级当中总有一些孩子作业粗心、考试粗心,使得家长痛心、老师操心、孩子没有信心,所以今天特地写下这一博文,寥表寸心。 粗心,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粗心所造...

为什么宝宝们的乳牙改掉时不掉呢前言:口腔问题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幼儿疾病,目前得龋齿的小孩子们不在少数,牙齿矫正等等,都是我们常见的一些问题,其中多是孩子们出牙时所造成的因素,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让宝宝改掉踢被子的坏毛病前言:小宝宝在疯闹一天之后终于可以安静的睡觉了。但是似乎小宝宝对于这样安静的方式并不是很喜欢。因此再睡着的时候都会经常踢被子,这是非常让家长担心的。怎样改掉宝宝的踢...

不要让拖延成为你的全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不知不觉,在教师岗位上已经是第二年。仍清晰记得去年在新教师培训会上,前辈们对我们的教诲以及自己刚入职时的满腔热血。那时候印象最深的便是 新教师要做好三年规划,给工作也...

改掉吮吸手指的习惯大于3岁的孩子,不应该再使用奶瓶、吸奶头及吮吸手指,要改掉这种习惯。如果孩子将吮吸奶头、拇指或其他物品作为生活中的主要的内容,这对口腔、牙齿、发音都有害处。这种习惯必...

怎样改掉孩子的坏习惯1、首先找到养成习惯的原因。这是主要的,因为根本不知道怎样养成的,也就无法做到对症下药了。了解了原因就好办多了,这样更具针对性。 2、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没有好的...

怎么改掉小孩的坏习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没有好的环境,想改掉坏习惯很困难,所谓近墨者黑,如果孩子爱打架惹事,那就让他尽量避免跟同类人走的太近,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惹事的机会。总之,要未雨...

如何把孩子的坏习惯改掉1、教育孩子摆脱坏习惯要适时,孩子的多数坏习惯都是无意识行为。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发现孩子坏习惯后立即进行纠正。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针对孩子难以改正的坏习惯,不妨在...

怎么才能改掉孩子的坏习惯孩子的世界单纯而直接,对于许多成年人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不具备思想,也没有太多感受,但是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孩子从四岁开始就有了懵懂的思想,就有了比较简单和直接的感觉,因...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