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敬佩于永正老师的N个理由

10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该如何备课——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天都要和备课打交道。开学初,领导就一再强调要超前一周备课,上课要带备课;上课要按照备课上;备课要认真反思 老师们就像被上了 紧箍咒 一样听到备课就头疼,那...+阅读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参加一些高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了,这次连续参加了两个(在海宁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小学生作文教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的2006西湖博览会名师名校长论坛小学语文专长)有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确实受益非浅,总觉有好多话要说,但因为自己的表达,不能全面地提炼,只是将自己的参加活动后的感想留下只言片语。

10月19日,参加了在海宁实验小学举行的第四届小学生作文教学研讨会,活动共有两天半时间,我只参加了第一天的活动,上午是崔峦老师的专题报告,下午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两节观摩课,四年级的《认识象声词,运用象声词》

,以及他的一个报告《要把作文课上得有意思》。一天的活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于永正老师,对于于特,算了解得比较多,特别崇拜他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 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 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 ,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1992年12月14日 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 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 ,推广于老师的 五重 教学法。他曾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课堂教学与经验》等专著,并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但是,没有机会能亲眼看见他,真实孤陋寡闻,只是在照片上看到。一到会场,就看见许多老师围着一个鹤发童颜的、个子不算高大的老者合影,因为眼睛不是很好,也没有认出是谁,但我在心中嘀咕,也一定是位不简单的人物,直到开幕式开始,看到三角牌上的名字,才明白,原来这为被这么多人追随的就是于特!

下午,让我们享受特级:两堂作文了、一个微型的报告

,看着、听着、欣赏着,越来越敬佩眼前的这位特级,一个下午,与学生的交流、与台下教师的交流,一直保持着充沛的精神、流露着非凡的教学智慧!想想自己越来越敬佩于特的理由大概有以下几个:

1、报告让人常听常新。看过不少于特的文章,但是今天报告中的四个有意思,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即使是观点大致一样,但是说的内容不会一样,不是像有的 专家 ,到这讲这,到那还讲这,让人感觉不到有改进的意思。

2、 想当歌星 瘾。从课的一开始,于特带上耳机问学生像不像歌星到课的结束为学生唱京剧,无不体现了于特的幽默和才华。

3、给学生打分不化本钱。在作文时,老师告诉学生,只要把相声词用正确、用恰当,就可以得100分,这还不算,在交流时,还给学生的作文到处加分,引号用得好,加10分,朗读有感情加20分

,字写得好加10分 如此加分,加得学生连连说 谢谢于老师 、 谢谢于老师 ,加得学生满脸的自豪。

4、敏捷的思维,高超的机智。在课堂中,于特到处表现出让人难于与他的满头白发联系在一起的情景,这是何等功夫?

5、善于捕捉教学素材。

让我敬佩的理由实在太多了,努力将这些理由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以下为关联文档:

我们怎样教语文——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2011版新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

具备甘草的品格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汶阳镇中心小学 张会山, 寒假中,我读了于永正老师写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于老师把自己一生的经验都写进了书里。在书中,他首先告诉我们的就是做 甘草 。他的学弟朱...

永正老师《教学漫记》读书笔记近一段时间,读了于永正老师《教学漫记》这本书。随着于老师的文字,慢慢地走进了一片爱的海洋。走近于老师,就会不由自主地对他心生敬意。首先,感动于老师的敬业精神。刚从师范...

“重情趣”是于永正老师提出的“五重”教学法之一重情趣 是于永正老师提出的 五重 教学法之一,把 重情趣 放在首位,可见于老师对儿童特点的准确把握与重视。于永正老师说,所谓 趣 就是课要上得有趣味,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孩...

敬佩的同学我最敬佩的人是一个女孩,她酷爱看书,而求学习成绩也很好,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女才子。她的脸是标准的椭圆形,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又大又圆,显得格外可爱。她的身材很苗条,也可以说是...

读《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Ⅱ》有感《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于老师的课堂就非常注重学生的这种独特感受,注重积累。他...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