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谈谈如何使用好乡土教材

04月27日 编辑 39baobao.com

[教学反思:关于乡土教材等]从现在的教学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真是可怜,居然什么都不会,什么高跷,铁环,陀螺,跳房子,打水漂,劈纸片,跳长绳、短绳,踢毽子等等一概不会,有的甚至没见识过,足见其可怜程度。而且,一直关在...+阅读

与过去的乡土教材相比较,这一套教材内容更加系统、客观、详实、周全、新颖、活泼,是一套非常优秀的本土教材,对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增强爱国爱乡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推动“文化梅州”发展战略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使这套教材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努力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下面我谈谈如何使用乡土教材的几点看法:

一、文本和实践相结合学习教材引导学生将课本的学习与课外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乡土教材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特殊性,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接受式、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可能只是涉及了我们本土文化的毛皮,也难于调动起学生对本部教材和乡土文化的兴趣。为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各单元教材的内容采取引导学生文本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形式。阅读文本,主要通过忆、读、议的方法学习。如学习《一河两岸换新颜》,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父母了解一河两岸的原貌,进行小组交流,通过回忆对比一河两岸的变化,让学生们激情倍增,也为自己家乡的变化感到自豪;读教材中一些描写一河两岸新颜的章节,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读,使学生对一河两岸的变化发展感到欢欣鼓舞,对家乡的明天充满希望;最后,学习小组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议论。如:你还知道一河两岸哪些变化?你最喜欢一河两岸的哪一处景色?我们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美丽的一河两岸作出贡献?通过议论,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家乡变迁与家乡人民的努力、与国家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也更促使他们爱家乡爱国情感的萌发。平时,要求学生通过看、听、游、做等学习方法尽量贴近实际,亲身感受乡土文化。如:对于有关客家服饰的,可以让学生到客家博物馆亲眼目睹;对于有关本地名人的,可以阅读他们的相关文章和游览故居,从旁人中了解他们的事迹;对有关旅游胜地的,我们可以利用春游、秋游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对有关客家特产的,如酿豆腐、梅菜扣肉等,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跟父母一起动手制作……

二、通过多种渠道拓展教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材仅仅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御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虽然这部教材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本土教材,但仍然只是我们学习乡土文化的主要课程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在教学完各类课文时适当补充、延伸教材,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我们客家文化,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更多的提升。不管是旅游景点、客家特产,还是风俗传说等,教材只是说明了其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生活在广阔天地里的学生来说,可让他们通过向家长、有经验的老人咨询或网上搜寻等方式方法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而老师通过每学期搞一次乡土作文征文、出一版乡土展示黑板报、办一期乡土采风手抄报等策划和组织,让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对学习乡土教材的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重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基于一种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有力保障。《客都梅州》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它不仅是一种文本课程,更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它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我主张组建学习小组。如:我们学到 “客家菜”这类的内容,我们大多是客家人,除了了解书上所谈到的客家菜,很多同学的父母、长辈也是做客家菜的好手,所以在跟长辈学习的基础上跟老师同学探究一下各种菜的做法,而学习小组正好达到了“群英荟萃”的效果,交流之际正是探究提高之时;有关客家礼仪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开展“做文明的客家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通过小组的研讨、表演、实践,真正做到用行动来继承客家优秀传统。 新课改提倡对待和处理教材时遵从“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的基本原则,因而,教师们在用足教材、遵循教材的同时,更要跳出教材、智用教材,做到利用而不是屈从于教材,加工而不是照搬教材,开发而不是禁锢教材,成为教材的主人。惟其如此,这套教材才能真正成为一泓流动的活水,滋养着学生快乐地成长、健康地发展,让生命的原野盛开智慧的花朵。·作者:宋青玲 ·来源:梅县丽群小学

幼儿园为什么要上本土资源小论文

《幼儿园纲要》要求我们,应该综合开发、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挖掘利用本土化教育资源,让幼儿“与资源亲密的对话”,是我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一大举措。这些资源成为我园幼儿生活、学习的活教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地处闽西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和发达地区相比,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基础贫乏,可直接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有限,但我们发现山区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广阔的自然资源,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蕴藏在大自然中的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但是如何将这些家乡的本土资源变为适合孩子学习、探索的资源呢?又如何将本土资源有机整合、促进幼儿发展呢?在《纲要》精神指导下,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立足三明本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并将本土资源有机地加以整合,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探索性活动,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家乡本土文化,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幼儿的生活非常切实地根植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日常生活是文化的浮现。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在幼儿熟悉的地方特色文化中获取教育的资源,利于扩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利于幼儿在自主状态下主动构建新的经验。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一般只局限于省编教材内容的选择,造成孩子对本土情感的缺乏。这样,一些孩子生活中最为熟悉、最容易诱发孩子感兴趣的本土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不能很好地实践《纲要》中所倡导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充分利用三明有神奇的景观、有丰富的特产、有美味小吃等这些本土资源所隐藏的富有教育价值的教育资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精心选择、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可爱的家乡》,从名胜古迹、家乡特产、特色小吃等线索构建主题网络。1.结合家乡的旅游胜地,开展教学活动三明山川秀丽,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风景区有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等等,其中泰宁地质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泰宁金湖、永安石林—桃源洞、将乐玉华洞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鉴于上述的认识,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在遵循让孩子们亲历探究过程的精神而确定教育目标后,我们利用这些优势开展了子课题《家乡的景点》:首先,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或五

一、国庆等黄金周带孩子到周边的旅游点去旅游。接着在班级布置家乡的旅游点,把幼儿收集的各景点图片和照片张贴在活动室的墙上,并贴上该景点的名称和卡片。然后请几位去旅游过的孩子当“导游员”说明每处景点的壮观建筑、一些典故及传说,我则以“游客”身份提出问题或作补充。或组织幼儿通过观看VCD了解三明的名胜古迹,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石头像什么,给他们讲每处石景的动人故事,让幼儿尽情领略大自然风光,并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提供积塑、积木或废旧物品,开展结构游戏,引导幼儿建构家乡著名景点、宏伟建筑物,及在美工区活动中画家乡的名胜古迹。2.结合家乡名特产多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家乡的人民勤劳勇敢,家乡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家乡的人民更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许多特产、名产。如:建宁的莲子、猕猴桃、宁化的老鼠干、明溪的肉脯干、沙县板鸭等等,随着交通业的便利发达,越来越多的家乡特产流向社会,家喻户晓。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这一特产,了解家乡人民制作特产,拉近他们与劳动人民的感情,我们特地设计了子课题——《家乡的土特产》。我们发动家长收集有关家乡土特产的实物、说明特产的VCD,通过观察认识特产的生产过程、食用特色,并制作工艺品等,从而使幼儿对家乡的特产有较全面的认识。3.了解饮食文化,激发主动探究三明市又是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东西南北美味一应俱全,享誉盛名。如:沙县的拌面、馄饨、夏茂芋包、宁化的烧麦、生鱼片、永安的果条筒、圆子等等。为充分展示三明风味独特的“美食文化”,我们从它的起源、制作材料、工艺等线索展开。如:开展了子课题《美味小吃》,本次活动是根据本地特产和社区环境有利的教育资源来设计的。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活动即贴近幼儿生活,又扩展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在操作探索活动前,我给他们布置了任务和操作环境,让家长带幼儿到社区内的“原家小吃”、“永安小吃”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设置了劳作区、家乡风味小吃展等主题展示区,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小吃的收集,使幼儿对这一主题产生一种亲切、熟悉的情感。活动中我们与幼儿通过谈话、操作、交流等形式让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尝试、探索、体验,知道小吃的种类、特点、制作方法等。在幼儿探索过程中,我们做好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亲切、热情、友好的态度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活动的乐趣。这些饮食文化不仅拓展了主题的内容,又整合了各个学科,激发幼儿主...

浅谈在乡土区域活动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动

身边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不爱看书,就是家长买了许多书回来也都成了摆设。我彬彬一年前也是一样不爱课外阅读,那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睿睿,课外阅读这块几乎是空白没沾上边,从家中书房里的书柜上就足以看出,书柜里的那几本书还是我在儿子一岁多点前陪他一起看过的。后面也给他买过几本书他不但没看,后连书影都不曾再见。2017年初把儿子接到身边后,课外阅读做重点对儿子进行了培养。培养儿子课外阅读过程总结如下:现在的科技发达,我就尝试用数字产品帮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后也试用果很多款名为“早期阅读”或“学字”的应用软件,都不是十分满意,要么是到后期课程需要交费,要么就是说是免费,但内置广告频繁,影响学习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荐了手机应用:《,猫。

小;帅‘学,汉,字、》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这真的是让我们做家长的轻松不少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学生负担日益加重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更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

语文教师如何使用好语文教材我觉得语文教材在高中主要是对作文使用的 因为其他基础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大量训练获得提高 但是唯独作文,需要多看才可以 那么高中语文教材就是一种例子 平时写作文需要大量...

如何科学的使用科学课教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收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句话告诉我,教材仅仅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

如何合理使用教材新课程对教师角色能力和权力的重新做出新的要求和定位。我们每一个人对“教材问题”都形成了个人的理解,今天的探讨,会使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呈现出新的活力,使我们教育实践朝着...

如何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讯猛发展,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需用信息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当今的社会形式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条件下,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

怎样使用好小学数学新教材怎样使用好小学数学新教材 在使用和探索新课程中,老师们感受到新课程,新理念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体会到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教师来带的苦恼,大部分老师都感觉到新教材难教,感觉...

如何灵活的使用小学英语教材不少老师提出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的问题。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尤其是大班教学,学生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英语学习和数学学习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

请您谈谈您所使用的新教材的特点和您使用后的感受新教材 新感受 -------- 景宁实验二小 雷梁燕 在2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如和煦的春风,给我们的教育教学...

您平时是如何使用教材的在新教材使用中要做到: 一.循序渐进,打好基础 在新教材中,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要充分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高一年级要着重打好基础,而不应要求所谓“...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