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初2期中地理和生物的复习提纲

03月10日 编辑 39baobao.com

[初一下学期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认识大洲 §1.1 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阅读

1)声现象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①鼓膜的振动 →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 听觉神经→ 大脑 ②颌骨、头骨 → 听觉神经 → 大脑 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 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2)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单位:摄氏度( ℃ )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0℃ ; 沸水的温度 —— 100℃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读: ○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 ○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 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8.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1沸腾: 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b.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 ②继续加热。 c.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2蒸发: a.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9.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如:雾、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种“白气”、窗边的冰花、卫生球变小、灯管变黑、灯丝变细、冰化成水、铁水涛成钢件等。 10.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光现象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 10 8 m/s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 3.元电荷: e = 1.6 * 10 –19 C 二.要点知识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 2.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 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i=入射角r 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②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 ③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 8.红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

① 红外线摇控 ①杀菌作用 ②红外线夜视仪 ②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判断物质的真假 ③探测病人的健康情况 ③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 9.光谱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4)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 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距与焦距关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f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2f 不 成 像 u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6.照相机: u >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求人教版初二下地理复习提纲

(一)认识跨省区域

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 2)黄土高原的形成 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等地由风吹来形成的。 3)“风成说”的证据 ①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②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③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 ④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2)严重的水土流失 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大。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有: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 ②降水主要集中在

7、8月份,且多暴雨; 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2)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3)脆弱的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如旱灾、洪涝灾害、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环境特别容易受到破坏,而且破坏后难以恢复。

黄土高原农垦历史悠久,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4)生态建设 1)生态建设措施 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2)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 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 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求初二地理下册的提纲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4.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矿产:煤、铁、油等 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不凡。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矿产: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4.3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概述: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宗教:藏传佛教。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

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矿产资源: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 ***4.5 补充总结***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地形特征 高原、平原为主 盆地、平原、高原、丘陵 海拔最高 高原、盆地 气候特征 夏:高温多雨 冬:寒冷干燥 水热充足 日照充足,气温低 干燥,日照充足 主要河流 黄河、黑龙江 长江、珠江 长江、黄河源头 塔里木河 主要矿产 煤、铁、石油 有色金属...

八年级下册地理提纲

八下都结业了,全给你吧

7上

东西南北半球分界线

本初子午线是什么,在那

地球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还有公转

四大节气,如夏至日那天,太阳直射纬度,昼夜长短

要会判断地图

哪几大洲

亚欧分界

亚非分界

六大板块分布及哪边稳定

3大教,哪几教,区分

7下

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气候分布

日本由那几个大岛组成,顺序,背!

以及主要工业区,背!

东南亚,图,背!

印度可背

俄罗斯地图的地形,背!

欧盟了解

西欧理解

南非的沙哈拉大沙漠

美国图和活动题的图,一定要背

巴西亚马孙平原

南极

初二(上)地理

中国三大阶梯分界山

气温分布

季风气候

水资源多,人均少

我国铁路分布

没多少,至于我国省级那个,背不背无所谓

八年级下册

亚洲与欧洲与非洲分界线,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亚洲气候与没有的气候

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日本地图 哪个个岛 主要工业区

俄罗斯地图 重要铁路

中东看看

欧盟气候与地图

美国地图重点与畜牧区什么的背

巴西亚马孙平原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八上生物复习提纲生物八上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第14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一、生物的无性生殖 1、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

初二上学期生物复习提纲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分裂生殖(大部分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 21。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异养:幼体在...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

高一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 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 新陈代谢是生...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最好的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部分 必须记住的地理知识要点(卷面分值60%—80%)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 下册 期中复习题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有性生殖就是由(受精卵)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提纲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七年级下)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2) 人类的进化过程: 树上生活森林古猿东非人早期人类现代人类 下地生活 直立...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的复习提纲急急!好的再加奖金七年级生物(一)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 生物的特征 1、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 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