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优课《兔子先生去散步》]设计思路:《兔子先生去散步》这个故事是日本作家五味太朗的作品。作品中的形象虽然单一(只是一只兔子),形象生动、可爱,让我爱不释手。第一次阅读时给我感觉这是一本讨论标志的...+阅读
“语言学用课”应当怎么教?—— —以《散步》的教学设计为例■ 程韶荣阅读课怎么教,我们常常大而化之地采取文学赏析课的一种模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走出文本,结果是语文课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让学生味同嚼蜡,所得甚微。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淡化对课型的认识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关于阅读课的课型,似乎没有定论,各家说法不一 余映潮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将阅读课分为四组:第一组,教读课,自读课;第二组,朗读课,说读课;第三组,语言学用课,文学欣赏课;第四组,学法指导课,探究性学习课 ①其中第三组最值得关注 语文课究竟是文学课还是语言课,还是二者交融的课,还是其他什么课,历来争论不休 但较多的声音和实际教学更倾向于文学课,因而往往忽略、轻视、疏远了语言课,很少见到“语言学用”的课型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新的“课程标准”是十分强调语言学用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由此看来,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是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但重文学欣赏而轻语言学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鉴于此,我们邀请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王秀娟老师专门设计了一节《散步》的语言学用课,以进行这方面的专门探索 《散步》在苏教版教材中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型是自读课文 作为散文的自读课如何进行语言学用的训练呢? 王秀娟老师最初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但由于是第一次尝试,不知语言学用的课究竟该如何上,所以大思路 大框架还是跳不出文学欣赏课的模式 初稿由三个板块构成:一是点评人物,触摸亲情 重在讨论慈祥的母亲,贤惠的妻子,孝顺的“我”,活泼可爱的儿子这一家人,最后归结到浓浓的亲情 二是探究分歧,感受责任 主要围绕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然后转到中年人的责任上,再联系现实进行讨论 三是欣赏美景,感悟生命 教者抓住开头对初春美景的描写,品味用得精妙的词语,品味“景语”中的“情语”,从而感悟生命的生生不息 教者对语言的学用问题是想落实的,除了第三板块对词语的欣赏品味之外,第一板块在点评人物时正好涉及几个对称句,就此讲析其特点,并让学生寻找类似的句子 语言学用与内容赏析出现“油水分离”的现象,至于训练也仅仅到朗读的层面为止 这一处教学环节的安排,显然有一种硬贴上去的感觉,是为“学用”而“学用”,与前后教学环节不协调,不自然 我们建议她大胆重新设计,一定要强化 凸显“语言学用”的特点,淡化对文本内容的分析 第二稿在保持原来三个板块的基础上作了以下调整:第一板块突出了“整体匀称的句式”,其中对句式进行了新的分类—— —景物描写句 人物描写句 记叙性的句子 议论性的句子等,归纳对称句在描写 叙述 议论 抒情方面的不同作理念·观点说文论语 /zhanglei206263.n t 17 2011. 8 用,让学生当堂摘录到积累卡中(卡的内容包括好词、佳句和美段的摘录和赏析);第二板块仍然为内容分析;第三板块改为美点寻踪,就开头写景部分品味,让学生抓住一些词语慢慢发现其中的妙处,如有点有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等。
这次调整在语言学用上是进了一大步,板书也赫然出现“饱含深情的词语、整体匀称的句式、 诗情画意的段落”, 但内容的理解用时过少,而且常常被人为割断;有时是“赤裸裸地”孤立地进行语言的品味, 未能与赏析内容自然交融。 这是在调整中矫枉过正的正常反应,需要再次进行“冷处理”,使语言学用课既凸显语言因素又不“戕害”文意的理解和把握。怎样使两者之间变“油水”关系为“水乳”关系,这是面临的又一新的挑战。第三稿整体教学框架依然未变,但在教学方式的处理上有了蜕变。第一板块在研讨文意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关注一系列词语,如“摸摸”“信服”“委屈”“蹲”“熬”“太迟了、 太迟了”“总算”“慢慢地,稳稳地”等等,再联系已经学过的课文类似的例子,加深了印象,当堂积累到卡上去。
其次是关于对称句的训练。 第二板块是问题探究。 第三板块学生美点寻踪,把发现的写作技法写在积累卡上。我们来看第一板块中的一个片段:师:刚才有个同学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句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呀?生:对称的。师:这样的句子文章中还有吗? 找到了就画上波浪线。整齐匀称的句式是本文语言的一个特色。 (板书:整齐匀称的句式)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这样的句式有什么特点?生:朗朗上口 很和谐 富有音韵美。师:对称句可以用来进行描写 可以用来叙述事情 可以用来发表观点 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 回忆一下自己积累过这样的句子吗?师:我们要留心生活 学会积累 老师来说几个。①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 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这是景物描写的对称句。②黄宏说: 眼睛是黑的 心是红的。 ...
莫泊桑小说散步赏析
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莫泊桑描写上流社会、城市小职员生活、外省生活(主要以作者家乡诺曼底为主)和普法战争等题材的作品中,那些描写最普通、最卑微的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描写他们的遭遇和命运的作品,无疑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令人惊叹的是,莫泊桑把那些卑微者在当时法国社会中生存空间已被严重挤压变形,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悲惨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一样,消沉、堕落和自杀成了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最后抗争。《散步》正是一篇这种类似于自然界“力”的关系的社会和阶级关系下卑微者的命运的佳作。《散步》写了一个名叫勒蜡的公司小职员在傍晚散步后终于自杀的故事。
虽然小说只选取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作为描写的内容,却高度概括了勒蜡先生一生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卑微者在强大社会势力压迫下的渺小和无奈,从而透射出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首卑微者的挽歌,也是一曲反抗者的颂歌———尽管这种反抗是如此的微弱和无奈,更是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
结合余映潮散步来叙述什么是板块思路
1993年3月,笔者的系列论文“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开始在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上连载。第一篇文章就是评点上海市教研室徐振维老师的《〈白毛女〉选场》教学案例。在评点文字中,笔者提出了“主问题”的概念,同时提出来的,还有“板块式”这种说法。(见《中学语文》1993年第3期《只提了四个主问题——《〈白毛女〉选场》教例评析》)。 笔者在评点中说道: …… 从教者所设计的四个“主问题”看,这节课呈现一种“板块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每一问题,都引发一次研究、一次讨论、一次点拨。四个主问题形成四个教学的“板块”,结构清晰且逻辑层次分明;每个教学块板集中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既丰富、全面,又显得比较深刻。 再从四个“主问题”本身看,问题的设计极富特征。
这四个问题,可称为“串问”或“顶针问”,四个问题一个接一个,涉及的内容一个比一个精细、深刻,似乎一气呵成,组成了完满的教学结构。…… 从此以后,“板块式”和“主问题”就成为我的倾力、倾心的研究目标。 1998年,笔者的长篇论文《“板块式思路”教学设计例谈》分为(上)(下)篇,分别发表在国家级专业杂志《语文教学通讯》1998年第9期、10期之上。 2000年,《语文教学通讯》第7期发表了笔者的新的研究成果:《板块并列式思路》。 2000年7月29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报告会上,笔者作了关于《板块教学设计的六种思路》的学术讲座。 2001年3月,在湖北省教育学院省教育咨询部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笔者作了《谈“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的设计》的演讲。
2003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6期、第7期分别刊发了笔者的《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板块式思路》的(上)与(下)。它们是“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的一部分。 2003年,《语文教学通讯》第6期发表全国中语会原理事长张定远先生介绍我的长篇文章《余映潮——善于创新的中学语文教研员》,文中专门用了一个段落评说了“板块式”教学思路: 他创造了“板块式教学思路”,他的学术报告《板块式阅读教学设计的六种思路》在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上受到欢迎。在这样一种教学创意下,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灵活多姿,组合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板块式思路,可以使教学结构更加清晰,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使教学内容更加优化,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
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是很有力的挑战。 2005年3月30日起,《光明日报》连载笔者的以“中学语文教学创新设计”为主题的系列文章共10篇,第一篇就是《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文中所举四例,全部呈现“板块式”教学思路。 2005年9月,上海方略教育集团从上海来到荆州,拍摄了笔者的《“板块推进”式教学模式》专题讲座。 2005年,笔者的专著《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出版,2007年,专著《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出版,2008年,《余映潮讲语文》出版。三部著作之中,均有对“板块式思路”的论述。特别是《余映潮讲语文》,用了一个章节来阐释“创新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1997年以来,笔者通过大量教学实例来表现“板块式思路”的魅力,100多个课堂教学的案例,几乎都与“板块式思路”有关,它们绝大多数都运用了“板块式思路”的设计手法。
二、“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板块式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它与一般的阅读教学思路的区别在于:一般的阅读教学思路是“线性”的,基本上是开讲,一个段一个段地分析,然后小结课文特点。而“板块式”思路是呈“块状”的。这种块状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来结构课堂教学。 请看几个“板块式”教学思路的设计。 1.课文《说“屏”》: 选几个词儿读一读 选几个句子说一说 选一个精段品一品 这是从“学生活动和能力训练”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2.课文《行路难》: 欣赏课文中的美句 解析课文中的难句 这是从“课文理解”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3.课文《泥人张》: 学习活动之一:概说课文 学习活动之二:细品课文 这是从“教材处理”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4.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阅读欣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阅读欣赏《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阅读欣赏《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这是从“开发资源”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自读课文:我们读懂了什么 讲读课文:同学们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这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6.《云南的歌会》: 话题一:《云南的歌会》的结构层次美在哪里? 话题二:《云南的歌会》的民风民俗美在哪里? 话题三:...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班语言《逗蚂蚁》的摩课教学探讨在教研组的活动安排下,我选择了小班语言《逗蚂蚁》作为本次 行为跟进式 教学内容,进行了两次的摩课教学探讨,努力尝试不断更新,不断探索。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以自我为中心...
有效利用媒体资源《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教学为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老师注重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借助声、像、...
中班语言《会动的房子》说课设计一、说教材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会动的房子》,随着主题活动《奇妙的世界》的进行,小朋友们开始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生活与自然中的各种声响,对孩...
小班语言谁的主意好说课设计根据这阶段年龄特点,选择了这一课题。这一课题的目标适合小班幼儿的语... 相关:◇ 绝妙的智慧 >>详细◇ 小班语言活动---《爱唱歌 >>详细◇ 阿凡提的主意 >>详细◇ 问:孩子有蔫...
学前班语言课幼儿园教学反思怎么样写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往往需要语言作为中介,语言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如何解决散步中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 1、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通过适时的点拨,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作为...
对外汉语教学演示课里怎么教一段对话月详细越好老套路 引入 讲解 操练 复练 比如一段问路的对话 1.先做一些师生问答热身 比如问学生去过哪儿哪儿没有 知道怎么走么等等 2.然后引入对话 可以先给他们听 听后根据内容提问...
中班语言活动设计第一多雪花详细教案1. 活动目标:1、萌发幼儿观察雪的兴趣和喜爱雪得情感。2、培养幼儿的理解力,提高幼儿的文学欣赏能力。3、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能够听录音表演散文诗情境。...
幼儿园语言课两个泥娃娃教学反思活动准备:1)泥娃娃图片2)记录纸、水彩笔、湿抹布活动过程: 一、介绍材料: 1、今天盘子里有多了什么玩具? 2、我们教室里收集了许多泥娃娃,这些泥娃娃是中国无锡特有的民间艺术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