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我们在年轻的时候由于独立意向迅速发展,我们的需要也由生理进入到了身体、心理、社会等多维需要。这个时候的我们特别注重社会的承认,他人的尊重,而不愿把长辈把观点强加给自己,不愿盲从,不愿被固定在受教育者的位置上听凭教诲,而强烈希望成为各种关系中的主体,由自己选择问题,通过自我教育的途径来达到自我完善。这个时候的长辈人就一定要了解年轻人心理发展的特点,蹲下身子以年轻人的心理和眼光来看问题,并以自己的好同事和好朋友交往的方式来与自己的孩子交流和沟通,以达到和年轻人心灵共鸣情景,这样年轻人也就会出现你所认为的“有出息的年轻人”行为表现。
另外,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在说教中完成的,而是在在生活的体验中逐渐达到心灵丰润、健康与成熟的。长辈所说的话表面上来看他们好像是不接受,而在事实上他们已经听进去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年轻人对长辈、师长的教诲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在对不同观念和情境进行比较、选择、批判和整合后,他们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由此逐步树立自己独立的为人处事观,最后再外化为行为。这一过程说白了,就是自我教育过程。年轻人的“自我教育”过程应该得到尊重,所以长辈应该为年轻人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议,帮助年轻人自己判断: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该不该、值不值、做不做。比起他律,自律的效力会更显著、更持久,也是年轻人自己乐于接受的方式。
年轻人成长的过程有风有雨,也有痛苦也有失落,成熟更需要付出代价。成长是一种过程,成熟是一种心灵收放自如的境界,要经过坎坷与艰辛的磨砺。成熟需要参与实践,在精力和体验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发展和成熟,所以当我们对年轻人进行了引导、指点和建议,年轻人也就会通过自己的认知内化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当年轻人学会了鉴别和选择,那么也就预示着他已经成熟了,那么我们做长辈的也就可以放心地把年轻人交于社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