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钻研教材与课堂呈现——《七颗钻石》试教反思

03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第一次抱母亲》第13课反思]《第一次抱母亲》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一位普通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同时也表达出一个儿子对母爱的体会和意欲回报的心。教学时,我力求抓住一 轻 一 重 的对比,即 母亲身体轻 ,但...+阅读

一、教材简说:《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又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故事寄予着作者的道德期盼: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二、我的想法和设计:

由于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在课的设计时关注了很多方面,比如怎样导入,如何体现课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划分等,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不落俗套,于是,大致作了以下这样一些安排,以及如此设计的不成熟的想法:

(一)情景渲染,酝酿情感。我先让学生观看一组旱灾后的图片,说说看到的景象,感受大旱带给我们的毁灭性的灾难,为感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埋下伏笔。

接着,通过老师讲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并用 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让学生说出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受,为整节课 爱 的主题奠定情感的基调。

(二)初读课文,进入情境。在听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来读课文,同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划划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这样设计主要出于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交流反馈并板书出水罐的五次变化。

(三)角色转换,移情体验。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并找找哪些句子触动了你的心灵。这样做是想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的朗读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潜心品读,深化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感受 大旱灾 的严重,深切体会水的重要性。

2、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主要是感受小姑娘的孝心,一颗爱妈妈的心使得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从空的变成了满的。

(五)升华情感,深化主题。

整个设计本想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被浓浓的 情 (同情和温情)所包围,并能进行角色的转换,真正走进小姑娘的内心,把自己也当作是小姑娘,从而达到人与文的结合。因为课文的内容并不是很难理解,而重在情感的熏陶。

三、课堂花絮:

【花絮一】再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

生1:读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生2:读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听出了你的同情心。)

生3:读 小姑娘回到家,那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说: 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她又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 (师:这是母亲对女孩的爱。)

生4:读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读出了女孩的爱心。)

反思: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关注的角度还是多方面的,充分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以及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多元的感悟。

【花絮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那里的水都干涸了,从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知道的。

师:谁也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了?

生2:人们很需要水。

生3:很多动物和人都死了。

生4:水很重要。

师:这一次的旱灾很严重,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大旱灾 、 所有的 、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 干涸 、 干枯 、 三个都

反思:一开始我的问题比较模糊,所以学生都是泛泛而谈,当我发现学生的感悟没有抓住语言文字时,又忙着把问题抛出, 这一次的旱灾很严重,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虽然学生对旱灾的严重性是认识到了,对水的重要性也理解到了,但整个过程出现了反复,显得冗长拖沓。

【花絮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你能想像小姑娘当时都找了哪些地方?结果又怎样呢?(想像说话)

生1:她可能在家的附近找了又找,河边,池塘边,还是没有找到一点点水。

生2:她走到了远一点的地方去找水,在那些小溪、小河里找啊找,可是还是没有水。

生3:她走得很累,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可就是找不到一点水,她非常地着急。

生4:小姑娘可能在梦里也还在想着找水。

师:看到小姑娘这么辛苦和劳累,天上的神仙也感动了,他们会做些什么?

反思: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都能联系前面讲到的大旱灾去想像小姑娘找水是多么的艰难,不管她怎么努力地去找水,可还是一无所获。但我接下来说出的 神仙 就显得很突兀,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其实我是想揭示出水来得神奇,可是这么设计似乎并不妥当。

四、课后交流:

说实话,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还是充满了信心的,但一上下来,所有的信心全没了,在很多问题的设计中,学生的回答大大脱离了我的预设,让我措手不及。

后来,在与何老师及其他老师的交流中,问题逐渐明朗起来,症结主要还是在于我钻研教材不够,以至课堂的有效性不能凸显。何老师给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让我加以改进:

(一)钻研教材还不够深入,在感悟小姑娘的爱心和孝心时,还应该体会到童话的神奇,题目《七颗钻石》与课文内容有什么联系呢?其实,原本空的水罐变成了满满的清澈新鲜的水就是一种奇迹,而这神奇学生并没有感悟到。

(二)教学流程的设计还存在问题,有种回环往复的感觉,比如初读时的整体感知,说主要内容,水罐的几次变化,后来又安排了环节说说最感动你的地方,觉得有点多余,以至于最后时间上也来不及。

(三)感悟还是比较单一,应该多元。比如对小姑娘的感悟不仅仅是她的孝心和爱心,还有的坚持不懈、坚强、有毅力等,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和感悟。

(四)在情感体验中不能忘记语文的语言文字训练,像第一自然段中就有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如 干涸和干枯的区别 ,体会 焦渴而死 的程度,从而引领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以及汉语言的魅力所在。

(五)如何使 钻石 贯穿于课堂,这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既然课题取名为《七颗钻石》必定有它内在的联系,我们不能一节课下来没有呈现。

(六)感悟要注意层次性,不能一成不变,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注意方法的运用,各有侧重。

我们经常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确实是这样,当我听完何老师及其他老师们的意见后,才意识到课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上,一定要对教材反复地研读,要教给学生什么,首先我自己应该清楚地了解教材内容,而不能摸棱两可。

比如说让学生说说主要内容,到底要说到怎样的程度其实我的心中也是没底的,这样如何去引导学生说好呢?而对于每个环节的设计我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应该是很明确的,绝对不能 脚踩西瓜皮 。而我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只是注重了形式上的设计,却忽略了内在的、本质的东西,但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一番梳理后,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对教材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要真正领会老师们的精神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过,我已经知道要想使课堂上的教学更具有效性,钻研教材是首要任务,我自己都没吃透,又如何去引领学生呢?我将努力去改变自己,期待着第二次的试教能有所进步。

以下为关联文档:

课后链接突击重点《“红领巾”真好》反思新课程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了时代特点。很多课文还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形成了教材的 空白处 ,所以我想如果能...

反思与评价》有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我们也看了不少反思教学的体会,但是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指导,通过对此书《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细细品位,感到此书的实用价值很大,在我们...

《分数的初步认识》同课异构听评课反思棋盘小学 马方,2018年12月7日,在城西小学参加了新沂市乡村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站第7次活动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庄子汉、娄嫚、李先尚、庄雪娇、王...

公开课课后反思随着公开课的结束,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随之落地。每次开课,选课这一环节总让我头痛无比!就拿这次来说吧,我一边从教材上翻阅,一边上网查找,虽然找到可供参考的内容很多,但却都不是我...

《平平搭积木》课后反思13课《平平搭积木》本文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讲述了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他想把房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课文小中见大,从搭积...

教科书P82~83《认识1120》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上好这节课有三大难点需要突破:1. 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如何关注。现在的孩子其实大多都会...

一下识字5教学反思教材分析:这是一篇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围绕夏天,将12个词语按照一定的联系排成4行,分别介绍了夏季特有的气象、瓜果、昆虫和小动物,易于诵读。配有插图,为学生了解夏季特点...

针对调研考试与学生考试的反思调研考试于上周三和周四(4月28和29日)进行的,我还有其他几位同事参加了此次考试的阅卷工作,阅卷地点是稚川中学的电脑机房。 根据要求,4月30日上午7:30分参加阅卷的教师在稚川中...

六上《圆的认识》听课反思今天听了沈老师的《圆的认识》,这是一堂扎扎实实的课,我感觉仿佛我也是学生置身于课堂中,不敢开小差,认真的倾听每一个环节。下面从几个方面说说我的感受: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