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性格养成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复习ppt

03月27日 编辑 39baobao.com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评估检测 一、判断题。 1、木箱的体积就是木箱的容积。 ( )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27倍。 ( ) 3、长方体的12条棱中,平行的4条棱都相等。 ( ) 4、将一个...+阅读

学PowerPoint模板技巧

PowerPoint模板的应用可能不被人注意。如果能巧妙地利用PowerPoint模板,就可以为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

灵活调用模板

PowerPoint提供的模板非常丰富,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选择“文件”→“新建”,在打开的任务窗格中可以看到它提供了“新建”、“根据现有演示文稿新建”和“根据模板新建”三种调用模板的方式。

“新建”下又有“根据设计模板”和“根据内容提示向导”等方式。而单击“根据现有演示文稿新建”下的“选择演示文稿”,可以将现有演示文稿作为模板建立新文件。“根据模板新建”下则有“通用模板”和“Microsoft.com上的模板”等多种选择,单击“通用模板”可以打开“模板”对话框,选用系统安装的各种模板。网络模板上文已经做过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灵活选用幻灯片模板

PowerPoint XP之前版本调用模板很死板,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只能应用同一种模板。PowerPoint XP对此作了很大的改进,你可以给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选用各种模板:首先选中“视图”菜单下的“任务窗格”,打开“幻灯片设计”任务窗格。并在“普通”视图下选中要应用模板的幻灯片(如果有多个幻灯片要应用同一模板,可以按住Ctrl键逐个选择),最后再将鼠标指向任务窗格中显示的某个模板,单击右侧的下拉按钮打开菜单,选择其中的“应用于选定幻灯片”即可。

套用更多的网络模板

PowerPoint XP自身携带的模板总是有限的。不过,可从微软公司的站点免费下载更多的网络模板,选择“文件”→“新建”,然后单击打开的任务窗格下方的“Microsoft.com上的模板”按钮,即可打开该站点上的中文模板库。它包括了“出版和教育”、“办公”、“简报”等十四大类共二百多个模板。只要单击网页上的模板类型链接(如“出版和教育”),就可以在网页上看到该类模板的名称和提供商等内容。按下“预览”按钮即可进行预览,而单击某个模板名称,就会显示“模板最终许可协议”,在接受协议后单击“在PowerPoint中编辑”,IE就会将模板下载到你的硬盘中,并会自动用PowerPoint打开该模板。如果你对模板的效果满意,可以用“另存为”将它保存为模板,以后就可以像普通模板那样方便调用了。

快速应用配色方案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在PowerPoint中的“配色方案”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模板,如果你想将某个配色方案应用于多个幻灯片,可以按住Ctrl键选中“幻灯片”窗口中的多个幻灯片,然后单击“幻灯片设计”任务窗格中的“配色方案”,最后单击任务窗格中你喜欢的“配色方案”,则所选幻灯片就会使用这个配色方案。如果你想将设计模板、动画方案或文字版式快速应用于多个幻灯片,也可以使用这个技巧。

右键新建自己的文件

先进入C:\Documents and Settings\名\Templates文件夹下,右击,选择“新建”→“PowerPoint演示文稿”新建一个PowerPoint文件,再双击此文件,然后对其中颜色、字体等进行自行定义。最后,选中它,把它改名为pwrpnt10.pot文件。

以后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鼠标,选择选择“新建”→“PowerPoint演示文稿”,再双击新建的演示文稿,你就会发现,它已经套用了在pwrpnt10.pot文件中的设置了。从而可以制作出自己的个性PowerPoint演示文件,真是方便极了。

五年级下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件

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点

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⑴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⑵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的面积相等;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

⑶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⑷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⑸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⑹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S=2(ab+ah+bh)

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用字母表示S=2ab+2ah+2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6a2

⑺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注意有时只求长方体、正方体的4个面(如:烟囱、通风管等)或5个面。

⑻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⑼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L)、毫升(ml)。

⑽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相邻体积单位的进率是1000。

⑾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方体的长=体积÷宽÷高

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3

⒀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长方形的高=体积÷底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积*长

长方体的长=体积÷横截面积

⒁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C=4(a+b+h)

长方体的棱长和=长*4+宽*4+高*4 C=4a+4b+4h

长方体的高=棱长和÷4-长-宽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C=12a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和÷12

五年级下册一单元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课稿

一、说教材《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即:

1、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

2、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3、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二、说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方面: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过程与方法方面:对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学会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初步了解实验中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认识。

三、说教学过程

1、为激发学生兴趣,我首先用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曾经看到过的物体沉浮情况,了解学生的经验。出示砖块,演示把砖块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教师板书:沉

2、再出示木块,演示把木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教师板书:浮这里确定了沉和浮的参照标准。

3、教师出示塑料块,让学生猜测塑料块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猜测后,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塑料块的沉浮状况,并指出像塑料块这样,只要物体有一小部分接近或者露出水面,都属于浮的情况。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方法和知识基础。

4、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把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和橡皮放在桌上,让学生预测,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浮,并把预测结果和预测的理由填入表格;

(2)、给学生发水槽,进行实验观察验证,并把实验结果填入表格中。(注意:必须先让学生预测和思考,然后做实验验证。)...

以下为关联文档: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复习题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 复习重难点.关键: 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及估算,笔算加减法中的进位问题,退位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关键在于结合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题一、仔细审题,用心填空。(每空1.5分,共24分) 1、5c=3b,那么= ;= 。 2、出油率一定,原料和出油量成( )比例。 3、制造一种零件,比例尺是8:1,在设计图上零件的长度是5厘米,则零件的实际...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期末复习题一、我是计算小专家。(15分) 3.4–1.4= 390×0.02= 18÷36= 0.37+1.6= 0.125×8= 4×(0.6+1.9)= 1÷ = × = 1.25×3×8= 0.99...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卷一、填空。 1. 24的因数有( ),32因数有( ),24和32的公因数有(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 )。 2.在每组数的后面的( )里填上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里填上最小公倍数。 10和30( )[ ] 45和5( )[ ] 4...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一、口算我最棒 480—101= 598+99= 210÷35= 18×ll= 125×37×8= 396—28—22= 43+189+57= 27×16+73×16= 62×(100+l)= (35+49)&divide...

201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题复习题: 一、选择: 1.下面能用来表示的是( )。 2. 的分数单位是( )。 3.一堆糖果有12颗,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果的( ) 相同点是( ) A单位1相同 B长度相同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复习作业题1、 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 千米用字母km表示,米用字母m表示,分米用字母d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3、 1米=10分米 10分米=1米 1分米=10厘米 10厘...

201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总复习一.知识要点 ★条形统计图的的特点: 二.错题整理 (一)填空 已知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10,这五个数中的最大一个数是( ) (二)判断 1.绿化带树木的平均高度是188厘米,绿化带中不可能有170...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复习作业题一、请写出1号车的行车路线。 1、从广场出发向( )行驶( )站到电影院,再向( )行驶( )站到商场,再向( )行驶( )站到少年宫,再向( )行驶( )站到动物园。 2、从动物园出发向( )行驶( )站到( ),再向( )行驶( )站...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