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性格养成

古诗两首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03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苏教版教材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是小数除法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也是小数除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真正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才能合乎逻辑地探索并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因为...+阅读

[教材简析] 本课是由两首古诗组成,一首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南宋诗人,两首诗都是写的读书产生的感想。

宋诗讲究一个 理趣 ,常常以诗喻理,流露出一种情趣、理趣,在诗歌的感性形象中闪烁着理性的睿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就是理性的光辉。

但这两首诗又有所不同:第一首前两句也是写的读书的感受,教育我们做学问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后两句教育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第二首诗的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抒发感受: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敏锐。寓哲理于意象,以意象象征哲理,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诗中的词语。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诗、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前置性作业]

1.诵读默写。

2.背诵古诗,理解生字:徘徊及其意思。

3.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及诗句的意思以及诗句引申出的含义(见课后习题4)。

4.《观书有感》这首诗写的是池塘里的水,可题目为什么这样写?这里有什么联系或含义?

第一课时(总第 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首古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回忆开学初学习的一首古诗《示儿》,齐背。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陆游)

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 六十年间万首诗 ,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生前即有 小李白 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2.今天,我们学习陆游写的另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板书诗题。读题,理解课题的意思。

示 :含指示、训示的意思。

子聿 :陆游的幼子。

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标出停顿的符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2)再读,注意按平仄来读,做到字正腔圆,有诗味儿。

(3)齐读

三、理解诗意

1.对照插图再读古诗,想想你读懂了哪些意思?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2.同桌交流。

3.指名交流

(1)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遗:即保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始:才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终:到底、毕竟。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4.朗读诗句

5.连起来说说古诗的大意。

四、体会诗情

1.再读古诗,你体会到诗人想通过读书来告诉儿子什么呢?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2.你能否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来谈一谈?

3.指导朗读。

4.指导背诵。

以下为关联文档:

四年级上册《老师,您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初步了解学习诗歌的策略。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崇高...

一年级上册Unit1 Glad to see you again第二课时教学UNIT ONE GLAD TO SEE YOU AGAIN! Lesson 1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1. 韵文:A for apple, B for bag, A bag of apples, You will he.2. 词汇:a face, an apple, a banana, a b...

一年级上册《练习十一》教材说明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第77页的第9题和第10题,以及《补充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比较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与进位,突出计算方法上的共同点,沟通内在联系,突出方法上的不...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wū y n o nǎo jiān r n c n zhā su xi jū gōng ( ) ( ) ( ) ( ) ( ) shēn y n fēn bi n w...

统编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一、听写。(4分) (大方格) (注:应向学生说明词语与词语之间要空一格;每词读三次,听写完毕再完整读一次,以便学生检查。如学生感到疑惑,教师可以用短语或短句子说明,如 单薄 一词,可说: 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2011版《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艺海 紫丁香语文 六年级(上-3单元)综合训练 学校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要求家长反复听写这些词语) 朗润 酝酿 黄晕 嫩叶 发髻 栖息 芊...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绿色的和灰色的优秀教学设计课时目标 使学生理解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优美、生动。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1.摘苹果,复习生字的认读。 2.词语接龙游戏。 灰 报 二、导入 1、通过上...

统编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说明:1.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 粗知课文大意 , 梳理课文条理 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