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健康成长

小儿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手册

03月16日 编辑 39baobao.com

[15种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方案规定,在现行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阅读

解读呼吸道传染病 所谓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侵入一些易感的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 引起呼吸道常见疾病和一些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病原体有两大类:一是病毒,如呼吸道合孢病毒、副流感及流感病毒、新型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等。二是病菌(细菌),主要有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等。

这些病原微生物大多寄生在病人鼻咽部,当病人说话、打喷嚏时,它们就会随着唾沫星子跑到空气里。健康人吸入了空气中的病菌、病毒,也可能得病。 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传染力强,急性起病患者会出现发烧、咽痛、全身痛、眼结膜充血(红眼)、流涕、干咳等症状,且常并发肺炎。 一般来说,对付细菌已有许多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而对于病毒则更多的要从提高抵抗力、对症治疗及防治并发症着手。

冬春高发有原因 人群相互接触机会多 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飞沫传播的。而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又时而较低,人们在室内活动、密切接触,春节前后购物、走亲访友、出外旅游等均增多,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 呼吸道粘膜是覆盖在呼吸道上的一层组织,冷空气和干燥空气被吸入呼吸道,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和营养障碍;室内通风换气较差,以及被人吸入的烟尘(包括被动吸烟),也能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减弱及净化防御机能降低。

使病原微生物容易侵犯呼吸道致病。 呼吸道粘膜易损,其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 由于冬春季节一般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人、次较多,易使上呼吸道粘膜受损,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减低,各种病原微生物易于乘虚而入,增加了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机会。 预防在先远离疾病 勤洗手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或晾干。

不共用毛巾。洗手前不要用手触摸脸、眼、口,改掉抠鼻子、揉眼睛的习惯,避免手上病菌侵入体内。在外不能即时洗手,可以用消毒湿纸巾进行双手消毒。 常通风 居室及办公室内的通风换气十分重要。在室内一两小时后最好能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长时间待在室内要勤开窗子,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上下班出门在外,注意交通工具、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

疾病流行季节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多喝水 春季让鼻粘膜保持湿润,多喝水“抗菌”效果好,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多喝开水,还能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 减少刺激尽量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辛辣食物,通过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达到保护自然免疫功能,增强消灭外界病菌入侵呼吸道的能力。

作息规律 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与生活作息的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不通宵达旦,做到娱乐有度。

饮食均衡 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和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可以增强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力量。 坚持锻炼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有效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活力。 注意保暖 宝宝衣物应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 保持居室卫生 居住环境清洁,被褥定期在太阳下晒2小时,都不利于细菌生存。室内熏艾条、香、喷香水、插电空气清洁片都有助于消灭病菌。

接种相关疫苗宝宝身体免疫力相对低下,可按时做计划免疫接种,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避免接触 有类似感冒发烧症状,尤其是发烧不退、头痛、关节痛、咳嗽,更要及时就医,尽量避免探视传染病人,病人家属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预防药物。 爱心提示 如果家中已有呼吸道传染病人,应尽量做到这些: ●在家中休养的病人,隔离期限内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不去公共场所。

●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换气。通风可使病原体和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下降。 ●家属接触病人时应戴上口罩,口罩连续使用不应超过4小时。接触病人后勿忘更衣洗澡。 ●病人饮食起居用具应专用,并注意保持清洁,隔离期后应消毒。陶瓷、玻璃餐饮用具煮沸消毒,水面浸过被消毒物品,水沸时开始计时,一般为15~30分钟。 ●痰液用漂白粉混合消毒,其比例为5:1,消毒时间为2小时。

痰杯、痰盂等每次用过后用强力杀菌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 ●病人解除隔离后,对居室空气、地面、家具进行消毒。喷洒消毒剂时关闭门窗,1小时后方可开窗通风;地面、家具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背景资料 传染病流行三大环节 环节一:传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患者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但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即出现症状的患者)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隐性感染者与病原携带者在一些传染病中,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环节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或方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食物的消化道传播,经蚊、虫叮咬的虫媒传播,以及血液、体液传播等。 环节三:人群易感性即人体对该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侵而染病。某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占总体人群的比例越高,则这种传染病越易于发生和传播,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以下为关联文档:

灾区防肠道传染病从食物与水入手公共卫生专家昨天指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灾区应加大对水源、灾民粪便等的处理力度,预防肠道传染病已成当务之急。 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研究所所长戴昌芳指出,幸存者住在露天的...

宠物可能带来的传染病你家中养宠物吗?……,当家人出现不断重复交叉得病,小心问题可能就出在你那心爱的宠物身上。 小狗小猫可能会带来的胃部疾病 小动物经常会感染一种易引起食物中毒的病菌。当人们...

小儿接触传染病之后如何处理儿童是传染病的好发年龄,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儿童密集处,传染病容易流行,小儿接触到传染病的机会较多。那么,接触到传染病之后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1.要尽可能了解小儿接触的...

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和消毒方法小儿时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近年来,虽然预防接种工作已得到普及,但是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不少患儿仍需在家中进行治疗和休养。在此,向家长推荐...

如何预防小儿的呼吸道疾病呢我家宝宝现在才两个多月,前不久发现孩子老是呛奶、鼻塞、吐水等。后来去儿童医院一看才知道是得了肺炎,我听大夫说要是发现的早不可能变成肺炎,可是我是个菜鸟级的妈妈什么都...

十二种致命传染病据英国《泰晤士报》10月8日报道,科学家们日前列举出12种对人类和野生动物最致命的疾病,包括埃博拉、霍乱、瘟疫、昏睡病等。他们还警告称,随着气候改变,这些疾病也在扩大其传播...

乙型脑炎是怎样一种传染病乙型脑炎的全称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俗称大脑炎。 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蚊子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它叮咬了乙脑病人后,乙脑病毒...

春天“感冒”警惕五传染病春天万物复苏,不只小草、小动物们活跃起来了,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蠢蠢欲动”,所以春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除了人们比较熟悉的感冒、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新学期初需防的传染病9月3日,小威又拉肚子了,一下午就拉了四五次,经医生诊断后得知,小威得的是细菌性痢疾,在医院挂了3天点滴才得以痊愈。“又到了细菌性痢疾、食源性疾病、红眼病等疾病的高发期,刚好...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