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写作范文

想要深度报道或深度报道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讲义

02月12日 编辑 39baobao.com

第十章 深度报道的写作

一、教学内容

(一)深度报道的理论回顾 1. 深度报道思想的演进 2. 深度报道的一般特征

(二)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写作 1. 调查性报道的写作 2. 解释性报道的写作 3. 预测性报道的写作

(三)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写作1. 整合报道的写作 2. 连续报道的写作 3. 系列报道的写作

二、重点难点

(一)本章的重点 1. 深度报道的一般特征 深度报道的特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深刻性、广泛性、整合性与递延性。 2. 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 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一般包括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三种。 3. 组合文体深度报道的写作 常见的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有三种形式:一种强调空间上的拓展,即整合报道;一种是在时间上的跟随,即习称的连续报道;另一种是在视点上的铺排,即系列报道。

(二)本章的难点1. 深度报道的整合性 在新闻传播领域,随着新媒介,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整合报道显得特别突出。网络对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技术特点的兼容,即是一种典型的整合。如果说网络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整合者,那么深度报道就是新闻表现形式的整合者。深度报道的整合性,就宏观而言,首先是对新闻观念的整合,其次则是对新闻文体的整合。 2. 调查性报道的写作 调查性报道(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 一般新闻报道总是受制和听命于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强调记者应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告知大众;而调查性报道则注重钩 稽那些被有意隐蔽、不欲为人所知的内幕,它主动性更强,而对报道的时效则没有限制。一般报道只报道孤立的、公开的突发事件的表面结果,而调查性报道则注重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的、隐蔽的关系,并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 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体裁,调查性报道有自己较为鲜明的写作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展现调查过程,二是 观点的交锋 。3. 解释性报道的写作 解释性报道( Interpretative Reporting )出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代表着现代深度报道的最高成就,是深度报道中最重要的文体之一。 解释性新闻的“解释”有其特定含义。这个解释,主要是用相关事实来解释,而不是用观点来解释。解释性报道的作者依然尊重新闻报道的理想,那就是用事实说话,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始终隐藏在事实的背后。广义地说,新闻评论也是一种对新闻事实的解释,但这种解释是作者用观点和推理进行解释,个人特征鲜明,有极其浓厚的主观色彩。因此,尽管效果相类似,但解释性报道与评论不是一回事。 记者在从事解释性报道的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要用事实来解释事实。 “ 以事实解释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数据化解释、 对比解释、引语解释。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