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写作范文

华山女唐诗精选

09月21日 编辑 39baobao.com

[幸蜀西至剑门唐诗精选]幸蜀西至剑门 李隆基 剑阁横云峻, 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 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 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 嗟尔勒铭才。 李隆基诗鉴赏 《唐诗纪事》卷二载:“帝幸蜀,西至...+阅读

韩愈善于用小说式的手法写诗。他不仅用小说式的手法描写文人的坎坷身世和文化生活,乃至家庭生活的幽默小景,更善于用小说式的手法去描绘现实生活的重大题材。《华山女》就是一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是怎样写的吧。

华山女

韩愈

街东街西讲佛经,

撞钟吹螺闹宫廷。

广张罪福资诱胁,

听众狎恰排浮萍。

黄衣道士亦讲说,

座下寥落如明星。

华山女儿家奉道,

欲驱异教归仙灵。

洗妆拭面着冠帔,

白咽红颊长眉清。

遂来升座演真诀,

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谁人暗相报,

訇然振动如雷霆。

扫除众寺人迹绝,

骅骝塞路连辎軿。

观中人满坐观外,

后至无地无由听。

抽钗脱钏解环佩,

堆金叠玉光青荧。

天门贵人传诏召,

六宫愿识师颜形。

玉皇颔首许归去,

乘龙驾鹤来青冥。

豪家少年岂知道?

来绕百匝脚不停。

云窗雾阁事慌惚,

重重翠幔深金屏。

仙梯难攀俗缘重,

浪凭青鸟通叮咛。

韩愈诗鉴赏

唐代皇帝崇道佞佛,到中唐时期,全国数以万计的寺庙道观遍布京城及州郡名胜之区,数十万僧民道士不仅广占田地,且受十方供养,以致“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这个势力庞大的僧侣地主阶级,不仅生活奢侈无度,而且四处招摇撞骗,蛊惑人心,成为社会的一大痈疽。韩愈一生“觝排异端,攘斥佛老”,或谏诤于庭,或笔伐于众,向封建宗教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华山女》一诗,就是揭露批评佛道虚伪性和欺骗性的力作。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诗的开头四句,作者以用漫画式的笔法,为我们形象地展现出佛教徒“俗讲”的盛况。中唐时期,京城长安,处处传来佛教徒撞钟击磬、吹法螺、讲唱佛经故事的喧闹之声,一直响到九重宫闱之中去了。这就是唐代佛教僧侣盛行的所谓“俗讲”。他们借佛经故事大肆宣扬崇佛之福和世俗之罪,恣意地诱惑、恫吓听众,而听的人却重重叠叠、密密麻麻,象水上的浮萍那样飘来荡去。

“ 广张”,是大肆宣传的意思。“狎恰”,唐时口语,是密集的意思。作者仅用四句铺写,就把中唐佛教势力之盛和群众迷信的狂热劲儿有声有色地渲染出来了。

“黄衣道士亦讲说”等十六句铺写道教与佛教抗衡、转败为胜的经过及盛况;为了与佛教徒争夺听众和钱财,道教徒们登坛讲道,但在他们的法座之下,听众却如拂晓的星星,寥寥无几。道教徒们当然不甘心,为了挽回败局,于是巧施妙计,寻得一个世代崇奉道教的华山年轻女道士来长安讲道。“异教”,指佛教。因佛教从外国传入,非产自中国本土。“仙灵”,指道教。这个女道士洗妆拭面,擦脂抹粉,双眉画得又黑又长,浓妆艳抹地披上道袍登坛讲道。“帔”(p&egre;i),道袍。这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女道士,她揣摸听众普遍存在好奇心理,所以她一方面故意紧闭观门,摆出一副道家真诀不能外传的样子,另一方面又暗中派人散布消息。 “不知谁人暗相报”,不过是诗人使用反跌法虚晃的一笔。突然之间形势陡转,长安城里,如风卷浪,如雷振耳,车马连翩,万人填巷,一齐拥向这个清冷的道观,出现了观内观外,听·2786·《唐诗鉴赏大典》

众如云、立脚无地的场面;而众家佛寺,则人迹如扫。“骅骝”,这里泛指马。“缁軿(zīpíng),车的前帏后幔,这里代指车辆。这个女冠的美目倩笑,立即征服了这些善男信女,他们当场施献财物,“抽钗脱钏”,唯恐不及,法座之下,“堆金叠玉”,盛况空前。这一段看似极客观自然的铺叙,实际上是经过作者精心构思、巧妙安排的。它一方面通过这场闹剧,形象地说明这次道教徒的转败为胜,并不是靠高深灵验的道法,而靠的是女道士的搔首弄姿,卖弄色相,实际上和那些倚门卖笑的娼妓并无二致。而佛教的经义和高僧们的如簧巧舌,竟抵挡不住一个青年女道士的红颊长眉,它的虚伪和脆弱便可想而知了。

这场闹剧还使我们看到了那些善男信女们的精神之空虚和愚昧,其手法可谓一石三鸟。

“天门贵人传诏召”十句写华山女冠的风流韵事和入宫秘密。这个女道士的姿色和风流,不仅哄动了长安市井,而且传入了禁宫深闱,赢来了六宫的召见,玉皇的颔首。“天门贵人”,指宫廷内监。“六宫”,指后妃们。“玉皇”,指皇帝。“归去”,回到天上去,这里借喻进到宫中去。“龙”、“鹤”,这里用以比喻车驾,渲染华山女入宫之隆重。诗的最后六句,写那些过去曾与华山女有过暧昧关系的“豪家少年”、浪荡子弟,以为华山女还在道观,仍象过去那样如蝇逐臭似地在道观周围一遍一遍地转来转去,并且买通人去暗表情愫。他们哪里知道华山女早已尘缘断绝,身处“青冥”,但事涉皇帝,不得明言,所以作者只得以“慌惚”之笔,写“慌惚”之事。托诸“豪华少年”的俗缘太重,“仙梯难攀”,虽然青鸟频遣,殷勤叮咛,仍是枉费精神罢了。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把华山女入宫前与豪家少年的风流韵事和入宫后与皇帝不可告人的秘密写得曲尽其妙。它不仅通过女道士的秽行,进一步撕开了道教的虚伪外衣,也无情地撕破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冠冕堂皇的龙袍,所以查慎行说:“与杜老《丽人行》结处意同,而此更含吐蕴藉。”而道学家朱熹则指责说:“亵慢甚矣!”

通过这截然相反的评语,可以看到诗的讽刺力量。

在这首诗里,作者成功地寓讽刺于写实之中,用漫画式的笔调,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中唐长安佛道二教激烈斗争的风俗画卷。并通过佛道教徒自身的登台亮相,穷形极相地撕开了封建宗教庄严神圣的外衣,把它们用以欺骗民众的卑劣伎俩,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还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上自皇帝、下至市井小民的污浊社会风气。它揭露的深刻性和描写的生动性,是韩诗中最为特出的一首,所以有人说“《华山女》类传奇小说”。至于这首古体叙事诗结构上的转折顿挫、笔法上的虚实衬跌,语言上的平直浅近,风格上的古朴劲健,亦韩诗中的上品。

以下为关联文档:

送别崔著作东征唐诗精选诗题又作《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作于万岁通天元年(696),这一年,由于唐朝将帅对边事处置失宜,契丹孙万荣、李尽忠发动叛乱,攻陷营州(《旧唐书·北狄传》)。唐王朝...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唐诗精选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杜审言 行止皆无地, 招寻独有君。 酒中堪累月, 身外即浮云。 露白宵钟彻, 风清晓漏闻。 坐携余兴往, 还似未离群。 杜审言诗鉴赏 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

赋得妾薄命唐诗精选赋得妾薄命 杜审言 草绿长门掩, 苔青永巷幽。 宠移新爱夺, 泪落故情留。 啼鸟惊残梦, 飞花搅独愁。 自怜春色罢, 团扇复迎秋。 杜审言诗鉴赏 《妾薄命》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修竹篇唐诗精选修竹篇 陈子昂 龙种生南岳, 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 烟雨下微冥。 夜间鼯鼠叫, 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 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 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 含彩独青青。 岂...

春日京中有怀唐诗精选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 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 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 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 明年春色倍还人。 杜审言诗鉴赏...

经行岚州唐诗精选经行岚州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 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 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 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 艰险促征鞍。 杜审言诗鉴赏 杜审言于高宗咸亨元年(645)中进士后,任...

始安秋日唐诗精选始安秋日 宋之问 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 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角戢, 碎石水磷磷。 世业事黄老, 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 何物贵吾身。 宋之问诗鉴赏 公元710...

度大庾岭唐诗精选度大庾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 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 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 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 不敢恨长沙。 宋之问诗鉴赏 宋之问因媚附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而获...

蜀道后期唐诗精选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张说诗鉴赏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所作。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指客居异乡...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