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写作范文

从会计环境来看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01月06日 编辑 39baobao.com

[管理会计学的内容简介]《管理会计学(依据2006新企业会计准则修订第3版)》共10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4章)是管理会计基础,内容包括学科概论,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第二部分(5~7章)为决...+阅读

1、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合约,制定不是纯技术的,而是各利益相关方相互间多次博弈的结果,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具有不完全性:一是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都想使准则对自己有利,如果在制定机构中代表多方利益的机构或关系人较少,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向性;二是会计准则定义和释义的不准确性,如果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多种理解,甚至有歧义,必然会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三是会计原则应用的不完全性,如果在会计计量中只遵循谨慎性原则,就会只强调预计可能损失而完全不确认利得,特别是这种利得有较大可能实现,将会违背充分披露和可靠性原则。

2、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形不一,准则不可能制定得很完备,只能对企业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留有一定余地,就会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就成为会计政策选择的对象。此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时滞,会计准则的规定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因而在实践中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为会计准则选择提供了空间(这不属于违反会计准则的行为,因为会计准则根本就未对此作出规定,在会计准则来作规定的领域,企业拥有更大的会计选择权)。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社会、法律、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使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准则选择范围,对同一经济事项,往往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也给会计的“如实反映”带来难题。企业对存货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有不同的影响,究竟采用哪种方法才算做到“如实反映”?“真实”的涵义应是“跟客观事实相符合”,理应具有惟一性;不能说对同一事物的同一方面有多个不同的却都是真实的反映。

3、会计法规之间的不协调。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之间,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之间,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之间,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都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的地方。会计法规体系内部钧不协调,必然会增大经营者、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的“博弈”空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已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到目前为止,具体会计准则出台了九项,其中六项还只在上市公司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行为、新的经济业务、新的市场工具不断涌现,会计准则的缺位就便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有很大的弹性,都会便会计信息产生制度性失真的可能性。

4、产权制度不明晰,形成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企业中客观存在两个控制主体,即企业所有者和受托经营者。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经营者和所有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二种契约关系,“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在契约中规定的责任,称之为受托经济责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对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信息的不对称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通常指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接受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

以下为关联文档:

管理会计计算题考试用急题比较多我把自己分全压上了帮助存货决策练习题 1、年需某材料3600公斤,单价15元,每次订货成本25元,单位储存费用2元。如一次购买量500公斤(含600)以上,可享受10%的折扣;一次购买量1000公斤(含1200)以上,可享受15%的...

会计专业简历范文怎么个人 简历 示例 个人概况: 求职意向; 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 出生年月: ____年 __月__日 所在地区: ___________ 学历: 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是什么一是内部控制不力和外部监督不足。内部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管。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在许...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什么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形成的直接参与者和“一线人员”,因此,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必须以会计人员为主体,具体可分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情况。主观原因是: (1)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包括哪些呢(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普遍采用的企业治理形式。虽然各个国家的文化和发...

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哪些1。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大量...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哪些1。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制度是一个多重的、系统的博弈的结果,是相关的利益集团力量“均衡”的结果。有效的制度能降低市场交易中的...

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什么(一)政府行为不规范 出于个人、部门和地区的利益驱动,或某种特殊的如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等需要,他们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会暗示企业提供预定的数据,甚至会与企业合谋,共...

为什么会计信息会失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会计准则》第十条中规定)。这一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在各个阶段必须符合客观...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