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是初等教育各门课程中,耗时最多的一门学科,而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当我们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就不难发现,“课堂低效”是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好奇和求学的状态下,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做到: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最终要靠学生的认识实践来完成。教师应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同叶圣陶所说的,把它比作一扇门,让学生自己走进去,动脑、动手、动口,寻求真知。教师起提示或引导的作用。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就好比是一潭死水活起来,师生就会充满活力和智慧。学生愿意学,并能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二、教给学生灵活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有必要抽出时间来让学生回归大自然,让他们通过感官系统,发挥想象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再把从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在课堂上表述出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体会,发现一些现象、一些变化。这样学生可联系实际掌握课本内和课本以外的知识。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把在电视上听到的、看到的记下来,然后讲给老师同学听。鼓励他们多看一些好的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多积累词汇、好句子、好的写作方法。读一些报纸、广告,从这些方面获得知识。
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学生是否有学习语文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情景,培养兴趣。结合课文内容可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分组讨论、比赛朗读、讲小故事,说与课本有关的小笑话,分角色表演等。使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学,主动地获取一些知识,教师再善于因势利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愉快地学习。
四、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应该多注意后进生的表现,发现其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多帮助他们,了解他们。使学生能充分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堂上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作业。使优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差生有进步有收获。要建立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让优、中、差生相结合,使他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激动人心的充满智慧与感情价值的讨论氛围,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五、深入研究教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备好每一节课。上好一节语文课,首先是备好每一节课。联系班级情况,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方法、研究操作、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找出规律。课堂结构必须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图案、问题、活动等。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兴趣,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感知,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只是纸上谈兵。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听,理解的会很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还有很多,有待于你、我、他共同探究。让我们携起手来,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出一片灿烂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