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培养学生持久地学习自然课的兴趣

10月18日 编辑 39baobao.com

[农村小学自然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我校是一所四县交界处的全日制山区村办小学,现有教师9人,学生176人。学校教育长期受观念、师 资、设备等因素影响,自然课不仅时有时无,而且自然教学一直沿袭“结论式的教学内容、注...+阅读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之路,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自然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为自然课每周仅两节,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少,有很多课外的观察与实验、制作、写科技小论文等作业,学生如果不对自然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持续下来,就不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去完成,因此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自然的重要一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1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趣味性浓是自然学科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的直接兴趣持续下来,这就需要自然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进行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在课外去完成。如我在教《磁铁》一课时,在课内引导学生实验认识了磁铁的基本性质,在即将下课时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把一根磁铁截成两段后,每小根磁铁是否具有磁铁的基本性质?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给学生提出了“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的讨论题,让学生先讨论再回家实地考查验证。这样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悬念,不仅使学生保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

教师对学生当堂不能得出的结论,不要轻易告诉学生,要激发学生课后亲自实践解决。如我在《冰》一课时,我出了这样一道讨论题:“水结冰后体积是膨胀了,还是缩小了?”并提示,学生在平时吃冰棒时,看到冰棒的柄端是平的,还是凸的或者是凹的呢?学生虽然吃过不少冰棒,但没有观察这一点,这时同学们各说不一,争论不休,有的同学希望我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却说,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同学们课外通过实验去解决吧。这样不仅把学生课内的兴趣持续到了课外,而且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记得牢。

2正确对待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成功是发展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如果同学们克服了较大的困难而获得成功,那他们以后的学习就更加积极,兴趣就更加浓厚。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亲身创作的成败从不轻易下结论。如在做摩擦起电的实验时,由于空气中湿度较大,有的同学没有做成功,发生的现象不明显,我就鼓励他们反复地做,尤其对做了多遍才成功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并号召学习他们刻苦实践的精神,使其他失败了的同学充满了信心,最后把实验做成了功。成功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失败后经过努力而成功,学生兴趣更加浓厚。<<<12>>>

以下为关联文档: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上好自然课自然科学知识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科学志趣,学...

自然课的观察原则与观察方法一、依据心理特点,遵循观察原则 小学生在观察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时,主要有以下三个心理特点:(1)随意性。小学生的意志控制力较 差,在观察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目的性和意志力的支配,...

浅谈小学自然课中电教手段的使用(湖南 邱孟祥) 小学自然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灵活运用电教设备,指导个别教学,取得个别效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在性别、年龄、智商、个性、知识、能...

浅谈美术学习兴趣持久性的培养浅谈美术学习兴趣持久性的培养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它是以实践操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时间的过程,而结果...

谈优化小学低年级自然课堂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 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它对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等...

自然课教学机智的运用一些优秀的自然教师,在自然课的教学中,面对各种情况都能应对自如。他们完成教学任务似乎是轻而易举、不露声色,顺利得如履平川。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也“捏过...

自然课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担负着小学“科学启蒙教育”任务的自然科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率先提出了“注重学生自行探究应用知识”的教学理念与当今的素质教育...

自然课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浅见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然教学要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即小学生学习、应用自然科学 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时必备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

自然课堂教学要注意让学生提问题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波澜,也是形成课堂教学高潮的前奏。有“问题”,才有未知,也才有教学活动的展开。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只能被动地、指向性地回答问题,这样...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