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女性心中的嫉妒]嫉妒,是爱的原罪.很多人认为,爱一个人,就是对她全心的喜欢。然而弗洛伊德的门生,美国心理学家狄奥多却认为,一个人爱另一个人,是出于嫉妒。在狄奥多的理论中,一个人若爱上另一个人,若...+阅读
张仲华:关于儿童性心理发展好几位妈妈谈关于孩子性方面的问题。我和大家简单谈谈关于儿童性心理方面的发展。
性心理活动是人最重要的心理活动,对一个人从年幼的时候到成年、甚至老年的生理、心理、社会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可以说,与一个人的健康有很重要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因都要归因于他广义上的性。这个观点虽然已不被大家所接受,但性对人的意义的确是很重要。
人的性心理在儿童时期慢慢发展出来,一直到青春期以后。在伴随着性生理发展的基础上,性心理一直持续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性的社会能力也持续发展出来。虽然对绝大多人,性生理发展的过程、速度基本一致。但性心理的发展和成人后的性心理状态,及伴随的性社会能力的差异性很大。青春期以后,有的人性心理比较健康,有的性心理出现障碍,更多的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性社会能力缺乏。性心理发展延缓在我国青年人、乃至成人中很常见。
儿童性行为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我们在几个月的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孩子的性行为。有少数男孩子,在半岁以后都可以观察到在吃奶的时候,边吃奶,边用手去拽自己的"小雀雀"。平时不拽,一含住妈妈的奶头,就开始这样的行为。观察到这些现象,不能不认为弗洛伊德的性理论有其合理性的方面。
孩子到三岁左右,性心理开始迅速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性别认同,性角色认同,性社会活动的学习,早期的性情感指向,性快感的体验。这几个方面是儿童早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以生理的发展过程为基础,是由人遗传所决定。人和动物不同,人的先天的、遗传、潜在的基质是需要后天的环境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同的后天环境,可以造成先天基质的发展速度、指向、程度不同。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个人性社会行为、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无论如何,儿童早期性心理发展的几个方面不可缺失或太少,也不可太过。只有发展到一个合适的程度,对孩子成长是最为有利。
性别认同:小孩子在两岁多、三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有性别的区分。妈妈是女的,爸爸是男的。男女之间在身体上是不一样的。孩子在这个时期去观察这些区别。生殖器的差别、第二性征的差别。小孩子除观察父母和其他成人以外,还非常注意去观察同龄的孩子,异性之间互相观察生殖器。弗洛伊德认为女孩子这个时候有"被阉割的恐惧感",男孩子有一种骄傲感。其实主要实施性教育不够所造成的。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对"性"十分保守,没有人给三岁的孩子进行性教育,结果自然的过程可能被小孩子认为是一个不自然的过程。所以这个阶段,性器官的认识,性征的认识和观察是性教育的第一课。最好的教材就是爸爸、妈妈的身体。爸爸、妈妈要以坦诚的态度给孩子讲性器官,性征的差异。在和孩子一块洗澡的时候,就进行性教育。使孩子对性器官不神秘。父母越是遮遮掩掩的,孩子就越有神秘感。孩子观察其他异性孩子的生殖器时,也要采取以帮助孩子进行性认识态度,不要认为是不好、不道德。以成人的观点去看问题,三岁的孩子观察生殖器和观察街上跑的汽车是一样的动机,没有什么区别,他搞清楚了,就没有多大的兴趣。成人却更多的把成人的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结果给孩子到来压力。认为不好、不道德,开通一点的父母态度暧昧,保守一些的父母训斥孩子。分页标题
性角色认同:性角色的认同是在儿童性自我意识和性别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性角色认同,说简单一点就是儿童认同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因为性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儿童要建立其自己的性自我意识。问一个男孩子你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他回答说他是男孩子。你说你不是男孩子,你是女孩子。他会告诉你,他不是女孩子,是男孩子。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到三岁左右的时候,都有很清楚的性角色认同,有不少孩子是懵懵懂懂。性角色的认同,是需要儿童在性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展儿童性社会行为的同时建立起儿童的性角色认同。
性社会行为能力:儿童性角色认同和儿童学习性社会行为是在同时发展。在孩子们所处的文化中,不同性别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应该有什么样的社会行为、责任。孩子们都要去学习。男孩子喜欢玩枪,女孩子喜欢玩布娃娃。男女应该有什么样的分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父母都要去教孩子,并且在孩子的游戏中都应该穿插这样的内容。尽管现在社会,男女平等,在很多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分工越来越不明确,这也是性社会能力的一个方面,也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现在很多男孩子,在家里是奶奶、姥姥、妈妈、保姆。到幼儿园有女老师、阿姨。这些孩子的性社会能力很差。很多男孩子缺乏阳刚之气。
早期的性情感指向:性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我们也称为"性依恋"。我们有很多朋友,和他们之间有很好的感情,但只有对少数异性朋友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和性的要求联系在一块。说通俗一些,就是常说的"来电"。如果一个人仅仅只对同性"来电",对异性不"来电",这个人就是一个同性恋。如果对同性、异性都"来电",说这个人是双性恋。如果这个人对谁都不"来电",这个人就是性冷淡。这些都是性心理障碍。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成人后的性心理障碍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发展出儿童的性情感。但这种早期的性情感是有特殊指向。就是弗洛伊德认为的"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恋母情结在人类可以观察到普遍存在。男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性联系起来。这个时期的男孩子很有意思,妈妈是他的,不许爸爸去碰,看见爸爸和妈妈坐一块,一定要把他们分开。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男孩子在和妈妈亲昵的时候,特别是晚上睡觉和妈妈亲昵时,小生殖器有勃起现象。儿童的这些心理活动都是无意识的。上幼儿园和小学后,男孩子的性依恋随后指向漂亮的女教师,哥哥的女朋友。到青春期前后,逐步指向和自己同龄的异性。性依恋持续终生,如果儿童早期依恋的发展存在问题,会影响到以后的一生的性依恋。性依恋对男孩子和女孩子都很重要,父母必须要对孩子建立起很好的依恋,并建立起良好的早期"性依恋"。分页标题
儿童性快感的体验:儿童性快感对儿童性心理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半岁以后的儿童吃奶时去"拽"自己的生殖器。三岁左右的儿童,男孩子的手yin,女孩子的擦阴。都是性快感体验。儿童性快感体验对儿童性心理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意义。一般在
五、六岁会自然消失。
如果儿童的性快感体验一直持续到青春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手yin、擦阴行为不要给与非常特别的关注,你的特别关注可能会加强孩子的行为。更不要把孩子的这些行为与道德观联系的过于密切。传统中一些老年人常常逗男孩子的生殖器,这并不好。儿童自然性快感的适度体验对孩子性心理发展可能具有积极意义。过渡的性快感体验可能会带来问题。父母应该掌握这一原则。
儿童时期性心理的良好发展是青春期发展的基础:前面讲过,性心理的发展对人非常重要。如果性角色认同、儿童性依恋发展不良会给成人后的性心理带来很多问题。是成人后性变态和性障碍的潜在原因。而良好的性社会能力,儿童时期良好的性依恋又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基础,是一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之一。性角色混乱的孩子到青春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感到困惑,儿童时期这个问题可以马虎过去,到青春期就不能马虎。特别是性社会能力差的孩子,给青春期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带来很多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期间不知道如何与异性孩子交往,青春期就会有更多的问题,因为异性之间的交往和适应是社会能力的重要方面和基础。所以要鼓励孩子多与异性孩子交往。翩翩妈妈不要担心,小学期间如果儿童没有这样良好的基础,对进入青春期是非常不利的。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男孩子与女孩子之间的亲密交往,应该不伴随明显的性依恋与性快感体验。尽管现在儿童受电视文化的影响很大,在这个原则下,亲密是正常、应该的。不知道如何交往是说明存在问题。儿童早期对父母的性依恋也影响到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甚至会影响一生性态度。青春期的爱或者青年时期的爱,更多的是性冲动与情感依恋的结合。如果我们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前,没有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对突如其来的性冲动,孩子们不知所措。孩子不能从理智上去认识这是荷尔蒙所致。性冲动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给青春期带来勃勃生机,是儿童成人化的动力源泉。如果它仅仅是一种盲目的、巨大的力量,它可能就是一种可怕的力量。所以青春期的性教育是要在青春期前开始。如果儿童在青春期到来之前,性的社会能力,特别是早期的性依恋存在问题。一进入青春期,在巨大的荷尔蒙力量推动下,青少年们必然开始去寻找自己的性社会能力和性依恋,他们会感到非常饥渴,盲目的去寻找,如果在某些不良文化的引诱下,他们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出来。我们在琼瑶小说里可以看到这种盲目,甚至是变态的爱。可以在西方社会和我们正在发展的社会里看到性泛滥和性犯罪。当父母用不合适的方法去阻止他们的时候,遇到强烈的反抗,甚至离家出走。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很多父母都会感到非常头痛,甚至提心吊胆。如果这个时期青少年对性无动于衷,这也并不是好事情,一种可能存在强烈的性压抑,当它爆发的时候,其后果难以预料。一种是性冷淡,其后果可能更为糟糕。儿童时期性教育和帮助儿童性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分页标题
流行文化对儿童性心理发展的影响。有了电视,开始有了流行文化,现在又有互联网。以电视为代表的流行文化的积极方面我就不讲了。讲讲对儿童性心理方面的影响。在弗洛伊德时期讲,儿童到小学年龄段,性处于潜伏状态,称为潜伏期。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规律。当电视为代表的流行文化发展以来,这种规律开始发生变化。为什么?因为在以前的人类文化里,成人的性行为儿童是不能了解,儿童看不到。现在可好,只要打开电视机,到处都有成人的性行为表演。儿童就会去模仿成人的性行为。尤其是那些黄色、准黄色、低俗的电视剧、动画片、卡通书,现在还有互联网,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这些东西不能给儿童提供精神食粮。甚至有很大的害处。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虽然不拒绝流行文化,但是要拒绝黄色、准黄色的流行文化。要给儿童更好的精神食粮,要以人类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教育孩子们。抵御黄色、流行文化中糟糕的部分,最重要的基础是儿童良好的性心理发展与性教育。是不是完全部让孩子接触这些不太健康的东西,也不是这样,第一,完全杜绝不可能,这些东西无处不在,是一个社会问题。第二,完全不接触,可能就丧失产生免疫力。坚实的性心理发展基础、性教育、学习优秀文化,有了这三个基础,孩子们就能够分辨是非。有的父母问,我们怎么知道,这些东西对孩子的影响达到什么程度?有一个标准:青春期以前的孩子不是主动的、有意识寻求性快感体验和性依恋,都属于正常范围。
当当妈:
请教张教授关于幼儿性心理
张教授您好!
看过您一系列关于幼儿性心理方面的帖子,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非常感谢!
现在常可以引经据典地告诉嫉妒儿子的爸爸,如果父母过于清教徒式地排斥孩子对异性父母的亲昵,可能会导致孩子成年后对异性的过度迷恋哦!不过有一个疑问:我记得您以前的帖子中,对传统老年人逗男童生殖器的行为好象是比较宽容的态度,但这次的帖子里写到这事的口气较为不同,是否是说需要把握分寸,不能过度?据我观察,不少"知识型"妈妈在这一点上与公婆常常有冲突。
觉得您在这方面的见解既有最新理论,又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能否推荐
一、两本书籍给大家?谢谢!
张仲华回复当当妈:关于儿童性心理、读书等
你好。中国传统习惯中老人逗小孩子生殖器的问题,有着很深层的原因。从南宋到明清、民国、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在中国文化的深层里有一种很强烈的性压抑,近年来虽然表面上性开放的程度很大,但文化深层的东西很难在短时间内去掉。在中国文化里,采取间接、象征的方式去宣泄人的性压抑是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习俗中的各个角落里。成人逗男孩子的生殖器,在我们的文化中非常普遍。我认为从成人的角度看,主要是性压抑的宣泄。中国人从接受朱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后,对待性的态度非常复杂。一方面认为对性需要去克制,甚至认为是不道德、不好的东西。另一方面却把性表现在文化中的各方面里。在成人中不能表现出来的、认为是不好的行为、观念,但可以在逗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认为是合理的、普遍可以接受的。现代年轻一代的知识性父母亲为什么不能认同老人的这些行为,主要是这两代人文化的差异太大,中国文化的的转型太快。中国现代年轻人对性的态度、观念。表面上是现代的、西方的,骨子里实际上仍是传统的。这些问题在中国非常缺乏研究。分页标题
以下为关联文档:
男孩拥有的个性心理行为教育学家芭芭拉,在一项科研项目中,花了一年时间观察男孩的想象游戏。她甚至发现暴力故事在男孩发育过程中也有正面的影响。她在其《谐和中的不谐和音》的报告中指出:男孩是怎样...
培养儿童健康的性心理有资料载,日本文部省出版的小学第一册卫生课教科书的封面是一名妇女分娩的情形:产妇分开大腿,一个婴儿的脑袋钻出产道。这张图片直观地回答了许多儿童爱问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有...
解读小儿压力性心理障碍当前,许多家长正为孩子的各种坏习惯、怪现象(咬指甲、吮吸手指、夜惊、口吃、尿频、尿床等)所困扰。有些家长想尽办法想给孩子纠正,殊不知正是他们的做法促成或加重了孩子的“...
稚童的性心理将影响终生美国性教育专家玛丽·考尔德伦博士认为,建立健康的性心理要在早期,“尤其是五岁以前”,这是"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性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性心理,影响波及几十年;儿时性...
儿童性心理的表现性心理是指围绕着性征、性欲和性行为而展开的心理活动。据近代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将个体性心理的发展分为:婴儿期(0-1岁)、儿童期(包括幼儿期2-9岁)、青春前期和青春期(10-17岁)。 性心...
陪产影响男性心理生理功能俗话说“不生育儿女不知道父母恩”,对于女性来说,分娩是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为了缓解女性分娩时的紧张情绪,帮她们减轻一些痛苦,国内很多医院都推出了丈夫进产房陪产的贴心服务...
父母言行可引发性心理障碍可引发性心理障碍 一对大大咧咧将身体暴露在孩子面前的父母,肯定是不负责任的。专家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萌发的性冲动比通过其他途径导致的性冲动更会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危害。...
堕胎对女性心理有伤害堕胎是一个“破坏生命的过程”,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调查发现,不少女性在堕胎后会表现出:“感到很悲伤和哀痛”;有的会有“深深的内疚感”。即使过了多年,一些女性还会...
儿童的性心理发展性心理的发展是随着不同年龄的行为活动和心理而反映出来: ① 婴儿期 新生儿的动作不协调,不分化,心理活动仅处于感觉阶段。这时的性心理仅表现为对刺激性器官的感受性反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