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评语心得

参加教研活动的即时感想怎么写

12月25日 编辑 39baobao.com

[第七周教研活动主持稿——在教师们的智慧中碰撞]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在这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春季,我们大班组全体老师欢聚在会议室里进行第七周的教研活动。今天我们的业务园长金老师也来参加本次教研活动,我们以热烈的...+阅读

这次参加了教研活动,虽然是“外行看热闹”,但还是认为外行也应积极参与研究,所以决定借这个机会跟大家碰碰思想,如果能让大家觉得外行的视角也是值得重视的元素,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我一直认为,教研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所以其重点在“研”不在“教”,“教”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不论“教”得成功或失败,“研”一定能有成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能成为“研”的成果。事实上,一堂课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能通过一堂课的研磨,发现举一反三的规律——我不主张将在教研活动中的表现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就是因为这样做往往导致在纯净的研究活动中掺杂多余的东西,束缚大家的思维,影响对真理的探究,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我们又扎扎实实玷污了一次学术精神——为避免某些不应有的影响,我不想对所听的课逐节加以评述,只想围绕课堂评价标准,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其中列举的一些案例,也只是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并不代表对整堂课的评价。那么,到底该怎样评价一堂课呢?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业内也不乏新颖、时髦的理论,而我还是喜欢用最原始的方法对课堂作原生的解剖: 一看角色,讲求“美”与“和”,要变“牵牛”为“放羊”。角色即人,即教师和学生。“美”是形象性标准,课堂上教者与学生的仪态、行为、语言,以及留下的其他印迹如板书、作业、作品,乃至营造的场景氛围,都可以成为美的元素,都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直接体现,教者应想方设法挖掘、展现一切美的元素。这次活动中,我听各位优秀教师上课,感觉如坐春风,美不胜收。“和”是协调性标准,主要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的处理。我主张变传统的“牵牛式”的师生关系为“放羊式”的关系,关键就在一个“放”字,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掌握知识,甚至自行探索、总结方法。生活中,我们看到放羊娃放羊,并没有给每一头羊拴一根绳子,但从不会走失一只羊,其中的奥妙至少有三:一是丰草环境的吸引效应,二是羊群集体的同化效应,三是对特殊个体的关注效应,将类似的效应引入课堂,我以为就构成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应有之义。我个人并不十分欣赏老师像一个强势的导演来控制情节的发展,我以为教师只是学生的拐杖,拐杖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最终被丢掉的,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孩子们引到一片广阔的求知天地,激发班级、小组等各种团体的学习活力,并对可能掉队的一些特殊个体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徐卫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有益探索,但总体而言,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二看道具,讲求“实”与“巧”,要变“时装”为“武装”。道具即教学设备与技术。“实”是选择性标准,即是否从实际情况及需要出发使用合适的设备与手段。这次活动中许多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坦率地讲,还是有一些老师为了展示图片而展示图片,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装饰做作,甚至是画蛇添足。“巧”是功效性标准,讲的是使用效果。我们曾经用过的道具很多,从最初的粉笔、机械教具,到后来电化教具、多媒体,及至今天的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设施与手段,形式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先进。关于道具的使用,我并不主张见了西瓜就丢了玉米,我认为用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用得巧,要产生教学效益,不能只是摆设,而应成为“武器”,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克敌致胜的作用,其中的“敌”就是通往教学目标路上的障碍。王璐老师上美术课,巧妙利用多媒体,融入体育、音乐等方面的元素,十分成功。我主张积极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以及之前的教育信息工作调研,我非常遗憾的感觉,我们有一些学校,甚至是大家寄予厚望的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比我预想的要浅薄,应用探索也不够深入,基本还停留在多媒体层面,没有将网络手段引入教育教学过程。 三看过程,讲求“顺”与“活”,要变“捉迷藏”为“破迷宫”。过程即教学活动的推进与层递,常常表现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有机结合,其中教应服从于学,学应服从于认知规律。在我看来,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无外乎三种,一是“依葫芦画瓢”——模仿性学习,二是“想葫芦画瓢”——理解性学习,三是“没葫芦画瓢”——探究性学习,其中模仿学习可能最具实效性,理解学习可能最具广泛性,探究学习可能最具创造性。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根据学生、学科、教材等各种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上述方式的学习活动,我主张要更多地安排探究学习的活动。“顺”是流畅性标准,要求教学活动的起承转合要遵循教学规律,做到衔接自然有序。“捉迷藏”与“破迷宫”都有一个迷字,都有纷繁复杂的意思在内,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即前者的目标与方向不明确,后者则反之。“破迷宫”虽然看起来有点难,却因为目标明确能引人入胜,“捉迷藏”则...

以下为关联文档:

书本是甜的——语言组教研活动观摩反思参加工作已经一年多了,第二次带小班,让我对小班的幼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小班年龄段的教育教学内容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关注,而小班语言教学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领域,因此,这次...

《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反思性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实随着幼儿园《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反思性能力提高的研究》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在实施 实践+反思 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过程中,我们对老师提出 四有四做 的要求,即 有一双敏锐的眼...

三角形的认识教研组说课一、找准起点,主动建构知识 所有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也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的学习学生才能充分让学生参与。《三角形的认识》这...

促进了有效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纲要》组伴随着我们走过了五个春秋。在和《纲要》组共同成长的日子里,我园教师队伍的成长是非常显著的。在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我们在实践中研磨,在反思中...

构建以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研新模式教师个体专业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提高是教学研讨的重要目标。从知识观的视角来看,教研实际上就是学科知识、对象知识和教育策略三方面知识的转化、传播和利用,那么有质量的教研...

教研组工作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中大班教研组徐彩虹200 3、2 一、指导思想: 发扬《纲要》精神,继续认真学习《课程指南》,按照教研要有新思想、新观念,要有超前意识和创新...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研计划怎么写一、指导思想 根据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

谁有初中文科教研组阶段性活动安排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文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课改完善和深化学科教学常规,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为重点,以教科研为先导...

园本教研中如何有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技能提升我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技能提升的四条途径 (一)规范教学设计是基础 (二)同课异构是纽带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幼儿情况,自己的理解、现有的教学特...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