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方案

论语孟子选读教案什么是四书

02月10日 编辑 39baobao.com

[百家讲坛于丹论语感悟观后感]观后感 看于丹的《庄子》心得,很受启发。特别是其中的一个牧羊人的比喻更是让我感触很大。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阅读

学者领会较难。所以程子放在第二步。至于《中庸》,是孔门的心法,初学者领会更难,程子所以另论。 但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该修养道心,克制人心,这是心法。朱子的意思,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

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全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后来规定“四书”为科举用书,原也根据这番意思。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读“四书”,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因为要使传合经,他又颠倒了原文的次序,并补上一段儿。他注《中庸》时,虽没有这样大的改变,可是所分的章节,也与郑玄注的不同。所以这两部书的注,称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孟》的注,却是融合各家而成,所以称为《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大学》的经一章,朱子想着是曾子追述孔子的话;传十章,他相信是曾子的意思,由弟子们记下的。《中庸》的著者,朱子和程子一样,都接受《史记》的记载,认为是子思。但关于书的解释,他修正了一些。他说,“中”除“不偏”外,还有“无过无不及”的意思;“庸”解作“不易”,不如解作“平常”的好。照近人的研究,《大学》的思想和文字,很有和荀子相同的地方,大概是荀子学派的著作。

《中庸》,首尾和中段思想不一贯,从前就有人疑心。照近来的看法,这部书的中段也许是子思原著的一部分,发扬孔子的学说,如“时中”“忠恕”“知仁勇”“五伦”等。首尾呢,怕是另一关于《中庸》的著作,经后人混合起来的;这里发扬的是孟子的天人相通的哲理,所谓“至诚”“尽性”,都是的。著者大约是一个孟子学派。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

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辨“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

又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这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相通的哲理。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咄咄逼人。这在儒家叫作攻异端,功劳是很大的。孟子生在战国时代,他不免“好辨”,他自己也觉得的;他话流露着“英气”,“有圭角”,和孔子的湿润是不同的。所以儒家只称为“亚圣”,次于孔子一等。

《孟子》有东汉的赵岐注。《论语》有孔安国、马融、郑玄诸家注,却都已残佚,只零星的见于魏何晏的《集解》里。汉儒注经,多以训诂名物为重;但《论》、《孟》词意显明,所以只解释文句,推阐义理而止。魏、晋以来,玄谈大盛,孔子已经道家化;解《论语》的也参人玄谈,参人当时的道家哲学。这些后来却都不流行了。到了朱子,给《论》、《孟》作注,虽说融会各家,其实也用他自己的哲学作架子。

他注《学》、《庸》,更显然如此。他的哲学切于世用,所以一般人接受了,将他解释的孔子当作真的孔子。

以下为关联文档: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真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最简单的 最大的政治是信仰,兵力、粮食、信仰三项重要的事情 最快乐的方法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恒心与定力------心理的依据与底线 过犹不及 人生有限,生...

论语十二章中选出感受最深的一则写出感受500字请帮帮忙但在今天,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就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zhidao;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

论语十二章写第一章或第二章内心体会100字【感受】 “学而”这三句话,之所以成为论语的开篇之作,实际上概括了人生最重要的三件大事:学习,交友,修身! “学而时习之”,“习”字,有说是“复习”,孔子不是说了嘛,温故而知新;还有个...

论语十二章中一章的感悟400字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 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 孔子说:“懂...

论语是部什么样的书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

论语心得读后感读书笔记于丹论语心得阅读于丹论语心得一读书笔记——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

论语心得 2000字浅谈《论语》诸子百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儒家。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人物,是孔子。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论语》。中国人对于孔子的记忆,大多是他的一些话,而不是他这个人。他这个人由...

论语有感和心得真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最简单的 最大的政治是信仰,兵力、粮食、信仰三项重要的事情 最快乐的方法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恒心与定力------心理的依据与底线 过犹不及 人生有限,生...

论语心得读后感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首先想要说的是,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每每去到书店,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关于教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挫折、怎样处事”的书籍比...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