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课件

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7讲课件讲义

10月27日 编辑 39baobao.com

[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20讲课件讲义]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20讲课件讲义(五)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熟悉)1、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概念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指根据城市土地市场的特点,通过设立地价监测点,收集、处理并生成系列...+阅读

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7讲课件讲义

(一)地籍概念(掌握)

一、内容提要:

1.地籍概念

2.地籍分类

3.地籍管理概念

4.地籍管理原则

5.我国地籍管理的内容

6.地籍管理的任务

7.地籍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8.我国地籍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二、考试目的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地籍管理基本概念和内容体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三、考试基本要求

掌握:地籍的概念和分类,地籍管理的概念和原则,我国地籍管理的内容。

熟悉:地籍管理的任务,地籍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地籍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四、内容辅导:

(一)地籍概念(掌握)

地籍,地是土地,籍是登记基本状况及隶属关系的簿册。

地籍是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图册。如同设立户籍一样,为了掌握有关土地状况的资料,土地也必须建立地籍(包括地籍簿与地籍图)。

地籍记载的内容因建立地籍的目的不同而异。地籍早是为征税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其主要内容有应纳课税的土地面积、土地质量等级及土地税额。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地籍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发展,地籍成为国家管理土地、取得有关土地资料、巩固土地制度、合理利用土地、制订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

地籍是土地的“户籍”,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户籍”的特点。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地籍资料的连续性等特点。地籍的空间性是由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所决定的。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地界的变动,必然带来土地权属面积的增减。所以,地籍的内容不仅需要记载在地籍簿册上,同时还应在地籍图册上标绘清楚,并做到图册与簿册的一致性。地籍的法律性体现了地籍簿册(含图)的可靠性,如地籍图上的界址点、界址线的位置和地籍簿上的权属记载及其面积的登记等都应有法律依据,甚至有关法律凭证还是地籍的必要组成部分。地籍资料的取得,一般需要通过实地调查,并运用先进的测绘和计算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从而保证了地籍的精确性。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建设规模的扩大,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状况会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地籍不是静态的,必须经常更新,保持资料的记载和数据统计的连续性,否则难以反映它的现势性。

例题:地籍具有()等特点。

A.空间性

B.法律性

C.精确性

D.地籍资料的连续性

答案:ABCD

解析: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地籍资料的连续性等特点。

(二)地籍分类(掌握)

1、按功能分类

地籍按功能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种类型。

1)税收地籍。我国封建时代建立的地籍都是以课税为目的的,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早期建立的地籍也是以课税为目的的。税收地籍主要内容包括纳税人的姓名、地址、土地面积以及为确定税率所需的土地等级。

2)产权地籍。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交易日益频繁,为防止土地投机和保护土地买卖双方的权益而建立了产权登记制度,由此税收地籍向产权地籍发展。产权地籍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土地交易的正常运行。为此,产权地籍必须能准确反映宗地界址线、界址点的空间位置和宗地面积,因此,产权地籍一般都要求有地籍册及建立在科学测量方法基础上绘制的地籍图。

3)多用途地籍。多用途地籍又称现代地籍,是税收地籍和产权地籍发展的结果,其任务不只是为税收和土地登记服务,还为科学管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现代地籍的内容较产权地籍有很大的扩展,其表现形式不仅是地籍图和地籍册,而且大量应用测绘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地籍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题:地籍按功能可分为()。(2000年土地管理基础试题)

A.初始地籍、日常地籍

B.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C.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D.常规地籍、数字地籍

答案:B

解析:地籍按功能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种类型。

2、按建立的时序分类

地籍按建立的时序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1)初始地籍。初始地籍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后建立的地籍。

2)日常地籍。日常地籍是以初始地籍为基础,针对日常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用途等状况的变化进行修正、补充和更正的地籍。

3、按所记载的对象分类

地籍按记载的对象分为农村地籍和城镇地籍。

1)城镇地籍。城镇地籍是在城镇地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城镇用地登记后建立的地籍,它以宗地作为地籍单元。

2)农村地籍。农村地籍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础上建立的地籍,以自然村作为权属单元。

4、按表现形式分类

地籍按表现形式分为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

1)常规地籍。地籍常规的形式就是地籍图和地籍册。以图、表、卡、册所表示的地籍称为常规地籍。

2)数字地籍。由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常规的图、表、卡、册都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存贮介质中。数字地籍适应多用途、大容量存贮地籍信息资料的需求,且容易更新,它是现代地籍的发展方向。

例题:地籍按()分为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

A.功能

B.建立的时序

C.记载的对象

D.表现形式

答案:D

解析:地籍按表现形式分为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

以下为关联文档: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精讲班第37讲课件讲义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精讲班第37讲课件讲义第一部分 行政许可一、内容提要:1.行政许可2.行政处罚3、行政复议4、行政诉讼5、国家赔偿6、反不正当竞争法二、考试目的及基...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精讲班第33讲课件讲义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精讲班第33讲课件讲义第一部分《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辅导一、内容提要:1.《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2.《征用土地公告办法》3、《闲置土地处置办法》...

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5讲课件讲义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5讲课件讲义(一)土地管理的定义(掌握)一、内容提要:1.土地管理的定义2.土地管理的目的3.土地管理的性质4.土地管理的职能5.土地管理的方法6.土地管理的...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精讲班第42讲课件讲义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精讲班第42讲课件讲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辅导第三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辅导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出台背景实施时间:1、1984年9...

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15讲课件讲义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15讲课件讲义(一)建设用地供应概念(掌握)一、内容提要:1.建设用地供应概念2.国有建设用地划拨供应3.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供应4.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的基本条件5...

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16讲课件讲义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16讲课件讲义(四)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的基本条件(掌握)1、符合规划2、符合国家的土地供应政策3、符合建设用地标准和集约利用的要求4、划拨方式供地必须...

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2讲课件讲义二、土地的特性(掌握)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

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28讲课件讲义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28讲课件讲义第三章房地产开发一、基本概念1、城市规划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

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9讲课件讲义土地管理基础精讲班第9讲课件讲义(一)土地规划的概念一、内容提要:1.土地规划的概念2.土地规划的作用3.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4.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准则5.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概念...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