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成长经典故事

“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随感

03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民间游戏观摩和研讨教研活动]6月18日,湖滨镇的大教研活动让我们相聚在了一起,参加此次教研会的有博兴县幼教科名园长,还有湖滨镇各幼儿园园长和可爱的老师团队。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围绕民间传统游戏的创新...+阅读

10月2

6、2

7、2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五届 现代与经典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两天半的听课、听讲座的学习生活,虽紧张劳累,回头看来,是一次愉快的丰收之旅,精神之旅。

我们徐州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让我感受颇深。于老师教作文,润 生 细无声,水到渠成。课前于老师出示两篇短文,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象声词,进而导入课题:写作文时不仅写看到的,而且适当写听到的声音,这样的作文才会有声有色。接着,于老师带着学生进入生活情境,两次带着学生逛公园,指导学生写作要像第二次逛公园那样写看到的,听到的,读你的文章才会如见其物,如闻其声。最后,在指导学生练习时,于老师提供三组象声词,让学生对其产生丰富的想象,自由选题拿定主意,动笔写作,一气呵成。

于老师非常重视学生自身对作文的修改,学生习作之后,于老师并没有马上拿过来一一批阅、一一修改,而是用了大作家的话 再念,再念,再念 ,鼓励学生自己阅读修改。他让学生出声地朗读自己的文章,在不断朗读地过程中寻找错误(错别字、标点、不通顺的句子)、改正不足。其间,于老师又不断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语言大师贾志敏老先生的话 三分写七分读 来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读好的愿望,达到改好的目的。

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方素珍老师,在台湾,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 花婆婆 .其实她不是一位小学老师,她是一位著名作家,因为常常参加推广语文阅读的活动而开始上课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一个坐在家里认真写东西的人。但方素珍老师的课是那么有趣和灵动,整堂课笑声阵阵,想像无限。她让大家知道了学习童诗原来可以这么轻松、这么快乐、这么简单、这么有意思!她的语言是那么幽默那么具有魔力,那么充满想像那么给人惊喜

王崧舟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慈母情深》,他的课堂充满着激情,充满着诗意,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

他在对文本研读精深、到位的基础上,凭借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引导学生一次次的升华性的朗读,巧妙地运用复沓的文章结构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把学生带进一个个溢满浓浓母爱的情境,从读中感悟,从境中体会,尽情品味寓于字里行间中的深深慈母情。

我懂得了教师是需要有激情的,是需要有诗意的,是需要有品味的。《慈母情深》一文中: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一段的教学,让孩子们真正意识到梁晓声必须这样写,我们必须这样读。王老师的深情也紧紧攥住了我的心,随着他的引导,我的心起伏着,激荡着

孙双金校长的课,是品诗。他精挑细选的思乡组诗,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思乡、思国的情境之中,他的课堂语言简练、直白,将学生思乡、思国的的情感激荡的淋漓尽致,师生在课堂上的真情咏唱,将《思乡组诗》的教学升华到极至。每首诗出来,他总是先范诵一遍。让我们和学生为之折服。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他的点评是那么有诗意,让学生在他的点拨下豁然开朗,进而学而有进。在这节课上,掌声不断,是送给学生的,当然也是送给老师的。如果没有老师带领孩子一步步走进文本的深处学生怎么会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一次比一次更加动情呢?

窦桂梅老师一颗耀眼的明星,她的每一个细胞都闪动着激情,闪动着灵感。这节课上,她领着孩子进入文本又跳出文本,走进原著又回归课文,三番五次地出去进来,就是希望孩子是以今天这节课为起点,饶有兴味地投入到阅读古典名著中去。她的报告慷慨激昂,聆听的她的报告真是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

两天半的学习,收获颇多。

以下为关联文档:

大班民间艺术活动教学观摩及反思《美丽的青花瓷盘》活动简介:民间艺术是梅花山庄幼儿园的特色,而该活动《美丽的青花瓷》是 青花 系列之一。活动前,蔺老师将目标 图案排列方式 、 瓷瓶形状 等进行层次化筛选,最终将目标确定为 感...

第20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观后题记:初夏,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感受着每一缕微风的婉约动人;初夏,是个浇灌的季节,我们沐浴着每一滴雨露的倾情滋润;初夏,是个幸福的季节,我们陶醉于每一位大师的匠心之作。 带着无限...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