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心律失常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率可高达48%-74%。心律失常的发生,增加了手术后的危险性,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常成为心脏手术病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阅读
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常见于患者睡眠状态时,这是患者比较担忧的问题,他们担心心脏骤停而引起猝死。为减少患者的忧虑,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配合心理护理,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我科采用24h心电监护的方法对32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发展的变化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12月,选择住院患者32例(均为冠心病患者),男18例,平均年龄49岁,女14例,平均年龄60岁。
1.2 仪器与方法 心电监护仪,记录时间为8am~次日8am,记录房早、室早发生的频率及窦缓发生的时刻。
2 结果
患者的房早高峰期在4~6am,占房早总数的55%;室早高峰期在8~12pm,占室早总数的46%;窦缓在2~4am发生最多,占窦缓总数的56%。
3 讨论
房早、室早的出现对冠心病患者威胁较大。特别是频发室早容易诱发室颤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因而在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规律及变化过程。根据其发生规律,有计划地制定给药时间,消除诱发因素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为患者设计合理的作息时间及用药时间是工作的重点,也是关键点。心律失常的高峰期是在8~12pm(除窦缓外),也正是进入睡眠前和睡眠开始不久。我们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作用时间、病效指导并协助患者应用心律失常的药物,睡前保持情绪稳定,教患者快速睡眠法,给予心理护理,提供心理暗示,以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消除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当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出冷汗伴周身无力、恐惧、焦虑、情绪激动应及时发现并给予对症处理,这也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关键。
患者在睡眠时,根据情况给予必要的心电监护来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如窦缓易发生在4~5am,故应严密查记患者的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晨起时(一般是5~6am)要嘱患者活动缓慢,动作不要过大或过猛,便秘者给予缓泻剂,避免用力过猛而发生意外。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必要时给予间断吸氧来减少心律失常的诱因。
通过全面有效的观察、护理措施,可减少睡眠状态时心律失常发生的频率,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有效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提高专业护理质量。
以下为关联文档:
伴有合并症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 而对于伴有合并症的冠心病,则因其手术操作困难且风险大,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1995年6月至1999年5月我科...
冠心病介入治疗和护理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由于发生严重粥样斑块增生或合并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根据受阻血管的情况不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心绞痛...
2006年执业护士指导之冠心病介入治疗和护理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由于发生严重粥样斑块增生或合并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根据受阻血管的情况不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心绞痛...
2006执业护士考试指导之冠心病介入治疗和护理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由于发生严重粥样斑块增生或合并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根据受阻血管的情况不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心绞痛...
冠心病的对症食疗方法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冠状动脉供血发生障碍,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其主要症状为心绞痛、心...
什么叫心律失常什么叫心律失常? 小儿的心脏按每分钟跳动100次计算,一天跳动144000次。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保持规则的跳动,是依靠心脏内的特殊传导系统。 传导系统的发源地是位于右心房上部的称...
小儿常见的心律失常有什么特点小儿时期常见的心律失常与成人不尽相同,它包括以下几种: 1.窦性心律不齐。心率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为明显,呼气末期心率减慢。在发热、运动、情绪紧张、哭闹或...
冠心病妇女的心绞痛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摘要:在月经周期卵泡增生期、雌激素浓度处于低水平状态的绝经前期冠心病妇女,更易诱发心肌缺血。( Heart 2000;84:189-192 ) WESTPORT,7月27日(路透社医学新闻) 据心脏杂志8月刊(H...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对33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常规准备,做好术中护士与患者、护士与医生的相互配合,进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