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各类型呕吐]「证候特征」呕吐临床证候特征不尽一致,或干呕,或无声而呕吐,或声高而呕吐,甚或呕吐如喷;或食后即吐,或良久复出,或不食干呕;或呕吐新入之食,或呕吐不化之宿食,或呕吐诞泳;呕吐之物或...+阅读
止异固本疗法是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方法止异固本疗法是一种创新性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新泰新光医院运用现代西医方法并借鉴祖国传统医学名著理论、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的技术成果。通过临床的西医辨病中医辨证、联合施治,使中西医殊途同归、优势互补,解决了单纯西医或中医解决不了的医学难题,特别是在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及躁狂抑郁症)这两大精神科顽症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这种方法已经治愈了上千个精神病患者。 中西医从发展过程看,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对精神病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医疗手段上也各有千秋。西医基于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更注重生命体器质性变化,它侧重局部,而对系统则显得力不从心。
根据西医的临床研究(CT 和MRI检查)发现,多数精神病属于大脑结构性及病理性改变,西医在医疗手段上更注重对疾病的抑制和抵抗;而中医从一开始就是系统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它认为人作为生命体,与天地相连,汇万物精气。人的任何病变和异常,都来自生命系统的不均衡:气脉之不畅、经血之瘀滞。实践中,中医一般都是以补调养的方式做治疗,中医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会去追本溯源,寻找现象的因果联系。清代著名的医学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指出“癫狂一症,乃气滞血瘀,脑气与脏腑不接,如同做梦一样”,这为中医治疗精神病提供了有力佐证。明代著名医家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提出的子午流注及灵龟飞腾针法的治病理论规律认为:因时、因病、因人、因地从而准确、有效的调整精神病患者气血,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在特定的时间点发挥经络、穴位最大治疗效应,恢复患者气血运行的正常时间规律,可以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
一般来说,精神病很多表现为或幻觉、或多语、或躁动、或沉寂,行为上多失控,这些行为特点使身边的人产生危险,患者本人也随时存在自伤和他伤。为此,对于刚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首当其冲的是要尽快减轻或抑制她他所表现的非正常思维和行为。西医在这方面确实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一些药物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行为表现,使患者较快恢复到正常人可接受的行为特征上来。但是西医治标不治本,它只是起到了快速缓解和抑制作用,同时副作用也很大,用药时间越长,副作用越大。单纯用西药治疗过的患者,往往表现为目光呆滞、反应缓慢,总是有别于常人。本法中,西药一般只是在患者治疗初期采用,在确保患者行为趋于正常的情况下,根本性的和核心阶段的治疗依靠的是中医方法,中医既可降低西药的副作用又可标本兼治,只是疗程稍长,但治愈后,复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我院结合多年实践和研究,研制出主要适合治疗分裂症、躁狂症和抑郁症的止异固本汤药组合方剂,实现补虚、泻实、平肝利胆、交通心肾,滋养强筋,同时运用中医针灸,根据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按时取穴,以达到疏通唤醒之功效,从而使不平衡的变为平衡、缺失的得以补充,愚钝的变为灵透。一般经过3-4个月的调制,95%以上患者取得突出疗效,患者复发率很低,有不少患者已重返社会。
黄帝内经里面的辩证是什么意思
一)什么叫辨证 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 证:即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 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 (二)什么是施治 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施治即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辨证施治可以说是病因疗法。 (三)怎样辨证施治
1、辨病位 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它的病因、病位,同时要注意到相应的病因病机。例如病位有表与里、脏与腑、气与血、上焦与下焦、太阳与阳明,实际上就是辨病位之所在。《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因而截之,中者药泻之于内,……”。
2、辨病因
(1)因寒而病之寒证。
(2)因热而病之热证。例如痰热蕴肺、痰热阴肺,病机不同,病位机同。
(3)因虚而病之虚证,如脾虚作泻与湿热伤脾,亦为病因不同而病位相同。
(4)因实而病之实证,如阳明病之实证,与胃肠积滞,病因病位同。 《内经》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际上就是一种病因疗法。 中医学的病因、病位,实际上是指机体内,特别是脏腑的病理变化的综合反应。关于病位,并非专指某个局部出现的症状,而是指某一症候群的综合反应。如血虚头晕,病位在头,病因并不在头,而在血虚。又如表虚自汗怕冷,病位在表,病因不在表,而在气虚。此外,还有相同的病因病位,如高血压和肝炎,都出现肝肾阴虚之证。
3、辨病机 例:肺—宣发:向上、向外、主升、主散。 肃降:向下、向内、主降、主敛。 清肃:清气、肃降。 清润: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举例:肺系疾病的辨证施治: 上自鼻喉,下至肺脏,也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治法有宣肺闭、降肺气、清肺热、泻肺实、润肺燥、温肺寒、敛肺阴、补肺虚等等,归纳之,不外乎辨虚、实二证。 肺实证: 邪气盛则实,实则有邪。
(1)风寒闭肺: 风是病因,寒是病性,闭是病机,肺是病位。 主证:发热或无热,怕冷或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咯痰稀白或泡沫,舌质不红,舌苔薄白,脉浮。 辨证:寒邪束表,肺失宣透。 治法:散寒解表,宣肺止咳。 方药:杏苏散 方解:通过宣降肺气,补泻同用,标本兼治,来扶正祛邪。 苏叶加生姜:辛温发汗解表,温散风寒,化痰止咳;前胡加桔梗:宣肺止咳;枳壳加杏仁:降气止咳;茯苓、化红、半夏:利湿化痰,佐以健脾;甘草与大枣:健脾和中。 刘老临床常用:荆芥加防风:祛风解表;杏仁加桔梗:宣降肺气:干姜加细辛:温散肺胃;苏子加白芥子:降气化痰。
(2)痰热蕴肺(或肺胃热盛) 主证:发热汗出热不解,咳嗽较重,伴喘促发憋,鼻翼煽动,痰黄粘稠,或流黄涕,口渴咽干,尿赤便干。咽喉肿痛,舌质红,舌尖边红,苔黄略厚,脉滑数(或洪大数)。 辨证:痰热蕴肺,肺清失肃。 治则:清泻肺胃,止咳平喘化痰。 方剂: 轻型:桑菊饮加减。 重型:麻杏石甘汤加贝母瓜蒌散。 肺胃热盛明显者可用小承气汤。 热重伴咽喉肿痛,肺胃热盛,可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痢疾急性痢疾,如湿热痢、寒湿痢及疫毒痢,只要及时正确地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如果失治或误治,则可迁延而成慢性痢疾,或邪毒内陷,内扰神明,而为厥脱神昏之变,甚或死亡。(1)寒湿痢:症见痢下赤...
中医辨证治疗流脑卫气同病症状:头疼,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心烦,口苦而渴,呕吐,颈疼且强直,肌肉酸疼,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治则:疏表清里,解毒镇痉。方药:白虎汤加银花30克、连翘30克、芦根15...
中医诊断 寒热辨证「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其实,疾病的性质不只是为寒为热,但由于寒热较突出地反映了疾病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病邪基本性质的属阴属阳,而阴阳是决定疾病性质的...
中医诊断 阴阳辨证「阴阳辨证」 阴阳学说在辨证诊断上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阴阳是辨证的纲领 由于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故疾病的性质、临床的证候,一般都可归属于阴或阳的...
中医诊断 从味觉辨病口淡:口淡无味、饮食不香、食欲差,多是脾胃虚寒或脾虚失运。有时感冒的人也会出现口淡无味,是外来的风寒邪气影响了脾的功能,疏解感冒,口淡就痊愈了。 口腻:口中黏腻不爽,多伴有舌...
中医诊断 六经辨证「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的」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纲领。《伤寒论》包括多种热性病。书中除将一些病证的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种类...
中医诊断 痔疮的中医辨证施治中医关于痔的分类,明代《外科启玄》分为24痔,计有脏痈痔、锁肛痔、莲花痔、内外痔、杨梅痔、核桃痔、石榴痔、鸡心痔等。从这些病名可以看出,痔的分法主要是凭借作者的经验,比较...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方法有哪些治疗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方法有: (1) 脾胃积热型。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 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口腔溃疡要清热泻火,荡涤胃热...
中医诊断疾病主要内容有哪些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诊法是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与病人健康有关资料的方法。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