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三卷》有感]瓦.亚.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和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他忠诚地热爱教育事业,把心都献给了孩子,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真...+阅读
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已是屡见不鲜,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读过一些,我也是。每次读这一类书籍,总是激情满怀,并不自觉地想要仿效一番,然而人总是缺乏一种持久性,久而久之,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套做法就 原形毕露 了,而心中也总不免会这样想:他的孩子可以这样教育,但我的孩子和他的孩子不一样,所以我还是用我自己的那一套教育理论吧。于是乎,一切又开始回到原点,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我在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看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首先是书名深深吸引了我,因为我兼有妈妈和老师两职,作为妈妈,我想成为好妈妈;作为老师,我也想成为好老师,所以便去蓝色书店购得此书,想一睹书之真谛。
粗略浏览书后,发现这书名与我之前的想像完全不一样。著名学者,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 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旭东教授也说: 此书名只是想说明一个很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并不是说老师的教育不重要,或者因为老师的教育不到位而需要妈妈来替代,只是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场所。
【作者简介】
作者尹建莉系教育专家,教育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作者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在个性品格方面,变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
【本书简介】
本书属于优秀的家庭教育,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这本书有以下特点:
一、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
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方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三、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点滴感悟】
一、作为一个妈妈的反思:
对于儿子的教育和引导,我不能说自己做到了呕心沥血,但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可能,陪着儿子学习、阅读、玩耍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虽然他身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我的心中还是有了很多的欣慰,毕竟我努力过了。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与自己的教育相比较
较为满意的地方:
1、生活中识字,突破识字关。作者在《让孩子识字不难》一文中讲到了教给自己孩子识字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利用阅读识字;二是公共场所识字法。这与我的做法不谋而合,我记得在儿子幼儿园中班时,我们已经进行亲子阅读,即把孩子抱在怀中共同阅读,有意无意地指点着书中的文字进行朗读,但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记住哪个字,这对孩子的记忆力也有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在每天的接送过程中,儿子坐在我的自行车后座,我们从来没有间断过交流,读店名、路名、广告牌等,无形中使儿子认识了不少字。所以,上一年级时,拿到新的语文书,儿子发现只有不多的字他不认识,这让他对接下来的学习无疑有了很大的信心。
2、重视阅读,养成看书的习惯。在当前很多孩子不喜欢看书的情况下,儿子也许是有我的耳濡目染吧,经常会主动捧起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而我也常在人前夸赞儿子爱看书,什么样的书都爱看,使得儿子更加 钻研 。有机会时,当然是在儿子愿意的情况下,我还让他当众谈谈自己看的书(比如讲 三国 故事),往往会得到更多大人的赞扬,于是,这便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接下来不用我再去强调,他一定会更加爱上看书,因为孩子的 虚荣心 往往很强很强,他希望能得到更大的赞赏,于是也就自愿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时候,阅读已经成了一种自发行为。
3、信任孩子,理解孩子。虽然孩子小,但他也有独立的思维,他有他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我们不能以大人的价值观去衡量孩子的价值观,去指手画脚地说:这样做是不对!不要怎么做!而更应该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去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这也是作者在《做 听话 的父母》、《不做穿西装的野人》中所阐述的道理。我想儿子之所以和我如此之亲(其实儿子自己也说,在家里他最怕的人是我,最喜欢的人也是我,因为我从不会打骂他,却会聊得他心服口服,我也最理解他,知道他想要什么,从不会为难他。),他对我无话不谈,这应该是在平时的相处中,我喜欢听听他的意见和想法,再来分析怎么做最好,而不是以妈妈的身份武断地帮他下结论。
还很不足的地方:
1、徒增孩子的不安全感。在《不要捉弄孩子》一文中,作者写一些家长或大人经常以捉弄孩子为乐,比如: 你的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 你是我领养来的 ; 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之类,使得孩子整天提心吊胆。
而我也会偶一为之,让儿子抓着我再三追问:我是你生的,对不对?现在我知道这样的恶习要改!因为文中引用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理念:坚决反对捉弄孩子,跟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
2、古诗教学的缺失。让孩子背古诗,我一直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孩子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就算熟读成诵又能怎样,一段时间之后他还是会忘掉,所以在这一方面,我没有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但本书作者却这么想:每个人的学习时间都非常有限,我们应该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孩子。而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我想这与我们一直以来进行的 古诗诵读 不谋而合,而我更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引导孩子的古诗,甚至是古文阅读、背诵等。
3、改掉阅读中不好的方面。一直以来我认为阅读应该要慢慢地读,理解地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应该利用字典查好拼音,并在书中进行标注,而且在书目的选择上,也帮了不少的忙,另外,孩子阅读完一本书或一个故事应及时与家长交流,家长也可出题考考孩子,看看孩子在阅读中记住了多少,只有让孩子记住的阅读才是有效阅读,我也是一直这样指导儿子的阅读的。可是,让我大为惊讶的是,作者的 阅读观 与我刚好相反,她认为快快读书才是好阅读,书的选择应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有不认识的字只要与内容关系不大就没关系,而要求孩子记住阅读内容的做法绝对是错误的,这样会导致孩子兴趣的缺乏,最后使阅读走向 灭亡 。具体可看《 好阅读 与 坏阅读 》一文。
4、 疏通 与 堵塞 的利害关系。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道理,知道 堵之不如疏之 的道理,然而真正落实在教育中,往往很少有人能做到理智, 利令智昏 不无道理。特别是在孩子看电视、玩电脑上,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我虽然还没有达到头疼的地步,但对于儿子敷衍的 马上,马上 也是无可奈何,有时难免会提高音量,大声训斥、声讨,很多时候儿子的脸上总有不情不愿的表情出现,也有直接关闭电视,强制执行的时候。然而,看了作者的做法,觉得可以借鉴:把惩罚变作奖励!详细可参考《《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和《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以上只是最明显的几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当然也有许许多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再加上我们的孩子各不相同,每个孩子表现出来的特质也不一样,只要你能记住:善待自己的孩子!你就会发现自己看孩子的眼光不一样了,自己看孩子的行为也有了另一种想法。看孩子,有时真的需要我们能换一个角度!
二、作为一名老师的反思:
在作者的书中,讲到了很多自己的女儿圆圆在学校中遇到的问题,或是自己亲戚、朋友的孩子遇到的问题,还有一些读者、网友的孩子遇到的问题等,而这些问题也是我这个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即在我的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吗?
问题一:对于学生的阅读,我重视了吗?
虽然现在学校每天早晨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这阅读真正落到实处了吗?另外,对于学生的阅读时间我保证了吗?
问题二:对于 暴力作业 ,我们还能继续吗?
本书有两篇关于 暴力作业 的文章:《不写 暴力作业 》和《暴力作业就是 教育事故 》,阐述了学校老师为了惩罚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或表现不佳时,让学生罚抄作业的行为。像这样的 暴力作业 我想作为老师或多或少都有过,那么,读完本书后,我们还能继续这样的 暴力作业 吗?我们还想继续增加学生对我们的厌烦感吗?
问题三: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我们有没有阻碍其发展呢?
书中《河流可以是粉色的》一文中讲到了圆圆因为把河流画成了粉红色,老师认为错了,河流应该是蓝色的,因此孩子的画没有被展出。作者觉得这样的教育抹杀了孩子的想像力,再说河流真的是蓝色的吗?作者带着女儿做了一个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河流应该是无色的。所以,老师的说法也是不对的,假如用画笔来画河流的话,是没有一种真正的画笔能画出真实的河流。既然如此,那么,孩子把河流画成粉红色,为什么不可以呢?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没有犯同样的错误呢?
问题四:关于 儿童多动症 ,我们有没有参与其中呢?
对于 儿童多动症 或 感觉统合失调症 的说法现在已经不再陌生,但从作者的深入分析中,让我明白此病的由来,《疾病发明者》的作者对当前医疗界过度诊断、滥用药物现象给予揭露和批评,称这种现象是 发明疾病 。 其中, 多动症 就是典型的 被发明的病症 。在《 儿童多动症 是个谎言》一文中,让我们为那些孩子感到惋惜,为那些父母或老师感到羞愧,所以,当孩子的行为发生异常时,或孩子的某些动作超乎常人的时候,我们又怎能轻易地下论断:孩子属于 多动症 呢?作者认为 多动症 的原因还是教育方法的错误导致的。所以,我们不能给孩子戴上 多动症 的 病帽 ,让他觉得自己真的是个病人,而应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他,帮助他,甚至是改变家长的观念。
以下为关联文档:
读《小古文可以这样教》有感文言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学好文言文是了解华夏悠久历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是作为一名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今年秋季,全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使用了统编版...
读《遥远的歌溪》有感太仓市经贸小学五(2)班 王闻蕊 岁月如歌,儿童文学最真、最美、最善良的文字留在了《遥远的歌溪》里。如果你愿意用心去侧耳倾听那一篇篇如歌的散文,它将会为你打开一幅精美的人...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引言】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过不少,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次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陶行知语】 出自陶行知...
“差异”不等于“优劣”——读《有效教学方法》有感刚翻开《有效教学方法》这本书时,心里是颇有些发怵的,因为这本书太厚,又是译著,令人望而生畏,及至读进去,才觉得这本书所讲述的理论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艰深,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告诉我...
反思与评价》有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我们也看了不少反思教学的体会,但是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指导,通过对此书《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细细品位,感到此书的实用价值很大,在我们...
狼图腾,草原魂——读《狼图腾》有感暑假里,我读了《狼图腾》一书,书中故事情节奇峰迭起,精灵般的小狼活灵活现,好像随时能从书中蹦出,使我不由自主喜欢上了它。 在我的印象里,狼是无恶不作的大坏蛋,奸诈、狡猾、凶恶...
感受母爱——听《麻雀》和《剥豆》有感杭州之行,虽然很累,但也有不少的收获 精彩的课堂演绎,名师的点评引领,感动的瞬间 特别是课堂上那份浓浓的人文关怀,感人至深,留下深深印象的是 《麻雀》和《剥豆》,写下一二与大家...
十一观升国旗有感十月一日早上六点多,天还没亮,街上行人稀人,只有微弱的路灯在闪烁着,这应该是我记事以来起的最早的一次。学校组织十一升国旗活动,要我们七点左右在东方广场集合。本来和同学约好...
读《从实践到文本》有感高尔基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一直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当闲暇时拿起《从实践到文本》这本书,并细细阅读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我觉得书籍还是知识的摇篮,读书是一种享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