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老移民对孩子择校有哪些不同看法]中所周知,华人重视教育,孩子上学永远第一位是很多家庭的座右铭,因此美国新移民都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好的学区上学。熟悉南加州学区情况的家长就会发现,很多好的学区亚裔学生都占...+阅读
从长远看,这一轮高中课改对传统高中教育模式的冲击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伤筋动骨”的。但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推倒重来”,需要的是看准方向和坚定信念。 高中新课改“最要害”的变化是学生自主选课。也就是说,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课程选择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为了有利于学生选课,教育部把高中课程分为8大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包括语文、外语);数学;人文与社会(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的一部分);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一部分);技术(包括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艺术(包括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学生只要“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至于在一个领域内学哪门课,学生可以选择,比如可以选语文而不选外语。 新课程还将同一学科的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教科书也按模块编写,一般一个模块36学时、2个学分。学生选思想政治,还可进一步选《经济学常识》模块,或选《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及其他模块。用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其实也是为了与学生选课相适应。编辑本段新课改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自主选课,这是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这其中,有高中学生自身的问题,比如高中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深,人生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不知道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因此也就不知道该选什么课;有家长的问题,家长期望的未必是孩子喜欢的,选课时听谁的?有学校的问题,学生想选的课,学校的师资、设备、场地等都能满足吗?还有社会的问题,相对统一的高考,就业形势的严峻,无法让我们“想干啥就干啥”。
所以,新课改的方向是对的,需要我们努力去追求,但在短期内完全“达标”是不现实的,说“课程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有道理的。 就目前而言,我们应当积极去做的是: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的意愿选课,学校要探索有利于学生选课的“走班制”教学模式,《通用技术》课程要认真开起来,综合实践活动要落到实处,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要做好并发挥作用,这几个方面可以说是衡量新课改到底有没有真正启动的主要标志。编辑本段师生关系是否有所变化? 10到12人 配备一导师 课改后,高二第一个学段学完,新生将逐渐接触选修课学习,这也是他们和之前学生最本质的区别。今后高中每10个到12个学生将配备一名专门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计划、发展方向、选修课程。
今后的高中学习将重点培养学生志向和愿望、公民意识、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等六方面的能力。在三年8大领域15个科目的学习中,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分别选择文理、艺术类、研究类或技术类模块的学习。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将由学生和导师、家长共同研究决定。编辑本段学生没考过能否重修? 可补考重修 在整个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学生选修课程比例只占总课程的1/5。但选修课开始后,由于学生可在每个学习科目中选择不同的模块,因此传统的行政班将在选课制下被打破。选课后,学生将在不同模块学习中形成新的班级,也就是“跑班”上课。因此,今后每名高中生将拥有自己的个性课表。 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必修和选修课程累加学分不低于144分方可毕业。
目前一个模块学习为36学时,共两学分。如果学生在某学分考试中没有通过,可参加补考。补考不过则进入学分重修环节。 目前针对高中课改后的会考制度正在研制中。今后的高中生,将通过会考、学分修习和综合素质评价得到整个高中学习的总成绩。编辑本段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以北京市举例),目前全市各区县使用的教材已基本确定,除政治、化学和体育全市采用统一教材外,其他科目均有两套教材,各区县根据安排选用指定的一套教材。北京市高中课改选用的教材多数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北京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地图出版社、岳麓书社等出版的教材也入选了此次高中课改。 课改后学生教材也将按模块进行设置,因此部分学科教材数目相比以往有所增加,但“学生实际修习内容总量和过去比变化不大。
”过去学生教材以学期为基础,课改后一个学期等同于两个模块的教学时间。 本市高中以往教材是在近代科学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代发展课改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现当代知识内容。“教材选择和结构设置,更倾向于时代性,使学生的学习适应社会发展。” 语文教材的新变化:网络语言进入语文书 北京高中语文课改选用的教材包括北京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两种。其中,东城、西城、朝阳、石景山、门头沟、顺义、昌平、延庆、平谷9区县语文将选用北京版新教材,崇文、宣武、海淀、丰台、房山、燕山、密云、怀柔、大兴、通州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标教材。 北京版新语文教材变化: 作为北京版语文课改教材编委之一,北京市东城区语文特级教师薛川东说明,北师大岑运强教授写的《新鲜的网络语言》首次将当代著作选入高中语文课本。
学生们将在语文书中见到“:-)”、“:-(”等熟悉的网络...
如何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之我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对传统基础教育中的种种弊病进行彻底的变革,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我们学校进行了学案导学的尝试,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教师惊喜地发现了思品已走进了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已经带来的新景象和开创的新路子:大多数教师将教学目标从纯粹的知识技能转向了“三维”目标;课堂上,更多的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发展性、人文性。教师在研究着、实践着,学生们在合作着、探索着…但我也发现,我们现在在思品课堂教学中一些问题仍较为突出。比如表现在:
1、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学活动只有少数学生参与,缺乏应有的广度;探究活动不充分,不深入,似蜻蜓点水,缺乏应有的深度,
2、情景设置缺乏思维深度,缺少探究价值,“精品”意识不强,多是浅层次的“重复建设”。
3、重形式,不重实效,媒体运用、“讨论”、“辩论”、“表演”、“体验”等,意在“表演”“走过场”。
4、重视现成结论,忽视学习过程,不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中的具体体验,引导学生参与也多是教师“抢”“逼”“围”,急于告诉学生结论。
5、受到事先设计好的活动程序的束缚,整个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性和生成性,且对生成性的问题置若罔闻,不能有效利用。
6、课堂即使评价笼统而缺乏针对性,多“很好”、“太棒了”、“为他(她)鼓掌”等等,不能给学生以准确的切合实际的鼓励和指导。
7、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 分析上面原因,归根到底在于应试教育逼迫教师疲于应付,没有进行深层次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以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但是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在自己有限范围内进行必要的调整。思想品德课有三个基本理念:条件理念——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目标理念——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方法理念——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这一基本原则,本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感悟思品课改,感悟学生成长,思考着这些问题,并想办法能都有所改进。我觉得,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我们一些学校在推行学案导学,我觉得我们思品对于这种模式不必全部照搬照抄,但是一些方法手段确实可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样也是实施新课改的主渠道和关键环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面对新课程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应避免就“教材”论教材、就“教师的教”论教学、就“课标”本身论课标、就“教师的困惑”论“困惑”……而应将“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试着将这一切放在“学生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我们为此应该怎么做”等角度去反思。现在的中学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要使学生接受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要在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气氛下,逐渐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习性。因此,一方面,教师应对学生的解决策略进行“最优化”指导:教师应当通过对话、提问、分享、合作等交往环节,促进学生对事物本质联系的深层理解,启发学生不断克服思维的局限性。面对学生的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教师不能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要坚守“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原则,设法引导学生寻找事情解决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很多疑惑才能迎刃而解。由此可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间不是只执一端,而强调的是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关系的建立和教学相长间的互动关系。由于学生前面获得的知识是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获得的,不够系统稳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整理,强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当然也可由学生来总结。在总结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由熟悉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要注意升华问题,深层次地把握关键点,引导升华,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二、正确处理教学三维目标和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只有教给学生最本质、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意识里”。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课改后的一段时间看,目前教师最大的担忧,就是担心这样下去知识和技能是否会弱化。尽管现在的教材都已经把知识的数量和难度降了下来,但要想在三维目标中的后两者上有所发挥,就有牺牲知识和技能的危险。为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以...
我的课改生活 1500字小论文
我的课改生活”小论文 论文内容摘要: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荣传统和灿烂文化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的根儿,我们的命。我们不能把它丢掉,更不能舍弃。在作文中如果能渗透做人的道理就更好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把真实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就会诞生一篇篇不错的文章。 案例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要不断提高学生在习作中的自我意识,要不断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想象。
只有当学生自己想写、愿写时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而教师的指导、启迪也只有在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后,才能转化为他们写作的动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总是表达不好,其原因之一学生在生活中不会积累和沉淀。唐代诗人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语言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厚积薄发,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宋代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他强调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在写作素材的积累上下工夫。另外教师急于成功,“逼”学生盲目的选材、表达,由于学生缺乏心理准备和背景氛围,所以导致学生作文表达空洞,感受不深。我们开展了自主实验,其实就是让作文与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参观、游览、参与、实践,这样就有了鲜活的素材,写起来也得心应手。
因为这是学生临近的体验,印象深,从而做到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由生活走向作文。 案例描述: 一天晚饭过后,中央台的《天气预报》之前,我看到了一个广告。它的大意是妈妈为奶奶洗脚时被三、四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被妈妈的行为所打动也为妈妈端来了洗脚水,妈妈很受感动。广告的最后一句是“其实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看了这个广告之后,我的心里想:这个孩子真懂事。再想我自己很惭愧,快三十年了我为父母洗脚的次数只有那么几次。孔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优良的传统一定要传下去。那么,我的学生中有几个为父母洗脚的呢?于是…… 第二天下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我问学生:“你们中谁为父母洗过脚?”话音刚落,班里稀稀拉拉地举起了几个小手。
“那你们为父母洗过几次?”我又问。其中陈嘉龙说:“我几乎天天为爸爸洗脚。”另外两个则说只洗过一次。我说:“同学们,父母为我们操劳、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我们给他们洗洗脚,难道不应该吗?他们这么忙为了谁?这么辛苦又是为了谁?今天的作业就是为爸爸、妈妈洗洗脚。在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他们的神态、语言、动作,写一篇作文。” 第三天早上,孩子们干得怎么样?带着这个问题我早早地来到教室。一进门,同学们就把我围了起来。“孙老师,昨天我给爸爸洗的脚。别提多臭了。”“孙老师,我给妈妈洗的脚。我妈夸我长大了。”“孙老师,我给奶奶洗的脚。她一直不肯让我洗,最后没办法才让我洗的。”“孙老师……”“孙老师……”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着。
这时,宛鹏的爸爸走了进来,“孙老师,谢谢你。昨天宛鹏给我洗了脚。长这么大,头一次这么懂事,还给我洗了袜子。真谢谢老师。”“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送走了家长,我收起了作业赶快到办公室认真地看这次作文。孩子们写得都很认真,语句也很通顺,基本上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是在动作、神态、心理上写得还不够具体、生动。即便这样已经很让我高兴了,因为他们都进步了。 摘录几个小片段:看看高翔同学的作文,“吃过晚饭,爸爸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我赶快端来洗脚水。‘爸爸,我给你洗洗脚吧。’‘什么?洗脚?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今天怎么回事呀?’爸爸放下报纸说。‘没什么。就是想孝敬孝敬你呗。’我嘴上说着,心里想还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要不谁想闻你的臭脚呀。‘好吧。就给你这个机会。’爸爸高兴地说。”你瞧,心理描写多真实,语言也符合人物的身份,幽默、风趣。 再来看看邵妍的作文“我把妈妈的脚泡在水里,用手搓着。我发现妈妈的脚掌上长了茧子,一大块,那么硬。‘妈妈,怎么会长茧子呢?’‘没什么。整天忙着进货、上货,跑长了路就会长的。’妈妈微笑着说。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妈妈每天的忙碌都是为了能让我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可是,我却有时在课堂上开小差,没好好听讲。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孝敬妈妈。”本次作文,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家长工作的辛苦,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从而在学习上能认真学习。另外,给学生一个作文的素材,看他们的表现。现在看来,这次实验基本算是获得了成功。
案例反思: 可以说,本次习作对于我、对于学生,都是一次意外的收获。由此,我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学生是写作的主人,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通过观...
我的课改生活小论文1500字
你好 “我的课改生活”小论文 论文内容摘要: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荣传统和灿烂文化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的根儿,我们的命。我们不能把它丢掉,更不能舍弃。在作文中如果能渗透做人的道理就更好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把真实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就会诞生一篇篇不错的文章。 案例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要不断提高学生在习作中的自我意识,要不断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想象。
只有当学生自己想写、愿写时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而教师的指导、启迪也只有在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后,才能转化为他们写作的动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总是表达不好,其原因之一学生在生活中不会积累和沉淀。唐代诗人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语言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厚积薄发,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宋代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他强调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在写作素材的积累上下工夫。另外教师急于成功,“逼”学生盲目的选材、表达,由于学生缺乏心理准备和背景氛围,所以导致学生作文表达空洞,感受不深。我们开展了自主实验,其实就是让作文与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参观、游览、参与、实践,这样就有了鲜活的素材,写起来也得心应手。
因为这是学生临近的体验,印象深,从而做到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由生活走向作文。 案例描述: 一天晚饭过后,中央台的《天气预报》之前,我看到了一个广告。它的大意是妈妈为奶奶洗脚时被三、四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被妈妈的行为所打动也为妈妈端来了洗脚水,妈妈很受感动。广告的最后一句是“其实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看了这个广告之后,我的心里想:这个孩子真懂事。再想我自己很惭愧,快三十年了我为父母洗脚的次数只有那么几次。孔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优良的传统一定要传下去。那么,我的学生中有几个为父母洗脚的呢?于是…… 第二天下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我问学生:“你们中谁为父母洗过脚?”话音刚落,班里稀稀拉拉地举起了几个小手。
“那你们为父母洗过几次?”我又问。其中陈嘉龙说:“我几乎天天为爸爸洗脚。”另外两个则说只洗过一次。我说:“同学们,父母为我们操劳、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我们给他们洗洗脚,难道不应该吗?他们这么忙为了谁?这么辛苦又是为了谁?今天的作业就是为爸爸、妈妈洗洗脚。在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他们的神态、语言、动作,写一篇作文。” 第三天早上,孩子们干得怎么样?带着这个问题我早早地来到教室。一进门,同学们就把我围了起来。“孙老师,昨天我给爸爸洗的脚。别提多臭了。”“孙老师,我给妈妈洗的脚。我妈夸我长大了。”“孙老师,我给奶奶洗的脚。她一直不肯让我洗,最后没办法才让我洗的。”“孙老师……”“孙老师……”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着。
这时,宛鹏的爸爸走了进来,“孙老师,谢谢你。昨天宛鹏给我洗了脚。长这么大,头一次这么懂事,还给我洗了袜子。真谢谢老师。”“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送走了家长,我收起了作业赶快到办公室认真地看这次作文。孩子们写得都很认真,语句也很通顺,基本上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是在动作、神态、心理上写得还不够具体、生动。即便这样已经很让我高兴了,因为他们都进步了。 摘录几个小片段:看看高翔同学的作文,“吃过晚饭,爸爸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我赶快端来洗脚水。‘爸爸,我给你洗洗脚吧。’‘什么?洗脚?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今天怎么回事呀?’爸爸放下报纸说。‘没什么。就是想孝敬孝敬你呗。’我嘴上说着,心里想还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要不谁想闻你的臭脚呀。‘好吧。就给你这个机会。’爸爸高兴地说。”你瞧,心理描写多真实,语言也符合人物的身份,幽默、风趣。 再来看看邵妍的作文“我把妈妈的脚泡在水里,用手搓着。我发现妈妈的脚掌上长了茧子,一大块,那么硬。‘妈妈,怎么会长茧子呢?’‘没什么。整天忙着进货、上货,跑长了路就会长的。’妈妈微笑着说。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妈妈每天的忙碌都是为了能让我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可是,我却有时在课堂上开小差,没好好听讲。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孝敬妈妈。”本次作文,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家长工作的辛苦,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从而在学习上能认真学习。另外,给学生一个作文的素材,看他们的表现。现在看来,这次实验基本算是获得了成功。
案例反思: 可以说,本次习作对于我、对于学生,都是一次意外的收获。由此,我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学生是写作的主人,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
以下为关联文档:
新课改新课程“新”在哪里新学期即将开学,继去年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北仑区、义乌市成为国家课改实验区后,从本学期起,我省48个县(市、区)将成为省级课改实验区,实验区内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全面进行新课...
贴近新课改走入新课改贴近新课改 走入新课改 江西省大余县教研室 王万辉(341500)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像一阵春雷,给我国的中小学传统教育带来了切肤入骨的阵痛,更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催生了新的...
新课改思考二十一世纪需要是具有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正是从这一需要出发,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 那...
新课改.新理念.新思维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集体研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个人之间的竟争转化...
体会新课改成果写在前面的话 伴着振奋与迷惘、求索与飞跃,连山区的小学界淋漓尽致地体会着基础教育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激动。从“走近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师生们付出了自己的辛劳与汗...
树立新理念推进新课改树立新理念 推进新课改 江西省大余县教研室 王万辉(341500) 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时代精神的新课程体系,我县承担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任务,成为全国38个实验区之一。...
高中新课改怎么改的由于实行学分制,普通高中课改教材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化、立体化。那种一本教科书定考生命运的情况将变为历史。 以外省已在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标教材看,新教材按模块和...
高中如何课改?实施课改后,高中课程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层次构成,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体育与健康、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和综合实践等8个领域。每个领域由若干个科目组成...
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种方法新课改正紧锣密鼓地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阅读的心理机智入手,探究有效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案;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