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单亲]谈话对象:杨晓平(设计师,单亲父亲)、杨邵恩(法国学校学生、晓平之子,12岁)、陈雷激(音乐家、单亲父亲)、陈琳(音乐家、雷激的女友) 《时尚》:晓平,先祝你儿子生日快乐!儿子的生日PARTY是你...+阅读
关爱从细节开始
单亲家庭作为家庭形式的一种,并不会对宝宝造成灾难性的伤害,如果父母双方能够把关系处理好,继续给予他关爱,他一定会和其他宝宝一样健康成长!
——爸爸搬走后……
案例1 自从爸爸搬走之后,唐唐总是黏着妈妈,还变得特别爱哭闹,爱打人。
如何对待宝宝:
告诉宝宝未来的变化。宝宝对结婚完全没有概念,因此,很难跟他解释什么是离婚,用“爸爸妈妈分开了”、“爸爸妈妈不住在一起了”他更容易理解。并向宝宝保证:爸爸妈妈非常爱他,妈妈不会离开他,爸爸只是不跟他住在一起,但是一定会常常回来看望他。如果是3岁以上的宝宝,爸爸妈妈还要告诉他,今后他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如:妈妈照顾你,负责接送你上幼儿园,爸爸每周六、周日来接你出去活动等等。
保持父母良好的形象。告诉宝宝,这是爸爸妈妈对自己生活的选择:“爸爸妈妈都很好,但我们在一起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我们决定分开。”,因为6岁前的宝宝认知能力不成熟,还不能理解父母离婚的原因。他认为是自己不好导致父母离婚,就会产生罪责感和抑郁。这样的说法,保持了父母在宝宝心中的良好形象,宝宝就不会感到恐惧。
——爸爸来探望……
案例2 爸爸带着很多玩具、零食来探望小宝,小宝却躲到妈妈怀里不肯要爸爸抱。
如何对待宝宝:
维持亲情。离婚的父母应当彼此宽容、认同,没有相互的怨恨与冷漠隔绝,双方在宝宝面前要维持一种亲情。父母之间还应当保持畅通联络,分享宝宝成长的情况,共同关注和爱护宝宝。
举行告别仪式。爸爸离开家时最好跟妈妈和宝宝有个告别仪式,虽然宝宝可能感到悲伤,但是他会慢慢接受现实而不会产生被抛弃的恐惧感。当宝宝询问妈妈“爸爸哪儿去了?会不会回来?”时,妈妈应该坦诚地告诉他“爸爸搬到别的地方住了,他会回来看你的。”
常探望宝宝。有可能的话爸爸和妈妈还是要跟以前一样,带宝宝一起去玩,爸爸最好能一周两三次到家里探望宝宝,让宝宝知道你时刻在关心他,如:“听说你昨天画了一架飞机”“恭喜你上幼儿园中班了”,让孩子享受被双亲关爱的幸福。
在震惊全国的“7·1”上海袭警案中,凶手杨佳“单亲家庭”这个背景一直为媒体所关注,他个性孤僻内向,作案时心狠手辣,致多名警察伤亡,此悲剧一度被人解读为跟单亲家庭有关……
单亲宝宝易焦虑
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在现实社会中,单亲家庭产生的原因是多样化的,相对于完整家庭而言,单亲家庭的孩子如果教养不当较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情感反应。
——过度依赖父母,生活不自理
个案:文文是一个单亲孩子,今年才5岁,父母离婚了,跟妈妈住在一起,他看着爸爸离开了,觉得自己也有可能被遗弃,整天都很忧虑,还经常尿床,不想自己换裤子,吃饭的时候也要妈妈喂,做什么事情都要让妈妈帮忙,自己不想动手,妈妈一发火,他就直接说:“我告诉爸爸,你打我!”
分析:学龄前的单亲孩子会过度依赖父母,或者还会对父母有过分的要求,行为放纵,男孩可能会变得女孩化和爱欺负人。他会哭闹着要找已离开的父(母)亲,并把他(她)的一切美化起来,还常在假想中与之说话。
——态度放任,有攻击性
个案:康康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跟妈妈住,据老师说,在与同伴的游戏过程中,他会蛮横无理地争抢玩具。在排队时将同伴推推搡搡,或故意让别人摔跤。更让老师和家长头痛的是孩子有较强的攻击性行为。有一次,他用小玩具戳进邻座小女孩的嘴巴里,使对方的牙龈破损。又有一次,他用一只手扯住邻座小女孩的耳朵,另一只手的手指旋转着使劲钻进对方耳洞。
分析:该幼儿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26岁,初中文化,工人。母亲和一个外地男子结婚一年后离异,搬到“新爸爸”的家里。教育存在放任自流的偏差。这种类型的家长忽略了教导孩子尊重,不能适时提供孩子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使得孩子较缺乏自制力。尤其对学龄前孩子来说,家长不能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引导,孩子即使犯错也不自知。所以,给孩子过度的自由反而阻断了他学习做人的机会。孩子在与别的同伴交往时,会处处将自己的地位放在最高,好胜斗强,经常出现攻击行为。
——信心不足、行为退缩
个案:圆圆自从爸爸因病去世后,跟妈妈相依为命,她感到十分孤独,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她说要去跟卖火柴的小女孩玩,相信会成为好朋友,可是在现实中却没有很要好的伙伴,更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
分析:有研究资料显示:离异家庭中2岁~3岁儿童表现出倒退行为,如已会自己穿衣服的孩子变得像小时那样又要等大人帮忙。3岁8个月~4岁8个月的儿童出现容易发怒、打人、无故责备自己的情形,每天不知道该做些什么。5岁~6岁的儿童增加攻击性。
单亲宝宝易成才
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婚姻家庭研究专家王振宇教授认为只要教育得当,单亲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可以缩减到最小程度,甚至可以在自己的行业做出一定成绩,单亲宝宝成才的奥妙在于:
一、情感细腻、阅历丰富。由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相对比较敏感,有些较早经历人世艰辛,情感丰富,在从事类似于像演员这种需要尽快调动情绪、投入角色的工作时会更容易介入,也更容易发生共鸣。
二、性格坚韧、勇于分担。单亲家庭的成员需要建立坚韧的个性品质,才有办法面对和解决家庭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境。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可能在与单亲父母的互动过程中,较易体会父或母的困难,愿意配合分担家庭的压力和困扰。
三、心理承受能力强。比正常家庭的小孩更敏感、更叛逆,也更坚强、更努力,具有较高承受力,较早熟。
温馨提示
这些话不能说
“你怎么像你爸爸(妈妈)一样!”“你爸爸(妈妈)不是好人!”
——不停抱怨对方,讲对方坏话,逼迫宝宝疏远、仇恨他的亲人。这种情况下宝宝会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这样的养育环境最容易导致宝宝撒谎。
“都是因为你不听话,爸爸(妈妈)才不要我们的!”
——让宝宝承担父母离婚的责任是不公平的,他可能会对自己产生强烈的厌恶感以及对亲人的不信任感。
“去,去,找你爸(妈)去!!!”
——宝宝可能见爸爸的时间不是那么多,爸爸对他特别敏感,他或许表现得特别亲爸爸。不要因此就排斥、反感,或者互相争夺宝宝的情感。这恰恰证明宝宝很爱你,以至于他有勇气积极探索与爸爸之间的情感联系。
“宝宝你要怎样都行!”
——心怀歉疚感,过度满足宝宝的需求。单亲家庭避免了父母发生正面冲突,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比那些生活在“伪完整家庭”中的宝宝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如果过度满足宝宝的需求反而会妨碍他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专家看法
弱化不安全感
离异双方如何处理才能尽量弱化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百分妈妈研究所副主任、家庭教育专家叶文芳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最大的特点是缺乏安全感,因而我觉得离异的夫妻都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多地表现忧愁、痛苦和无奈等不良情绪,否则更加给孩子造成不安全感,孩子是一面镜子,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能够反映出来,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情和生活态度,应该尽量去弱化它。
当然,有的单亲孩子会有以下的个性特点,长辈们可以尝试用一些具体的办法消除其负面影响。比如多疑,可以将一些东西由他自己保管,增强对人家的信任,不妨想一想,人家都信任你,你也不会对人家产生狐疑吧?
如果心灵孤独或者自我封闭,那么家长要花多一点的时间陪伴他,多鼓励孩子去跟同龄孩子玩耍,想办法锻炼他的胆量,让他们融入到集体里面,或者找个亲人角色替代失去的父爱或者母爱,避免更多负面能量的积累。
请给单亲孩子更多的关怀
·单亲不是溺爱孩子的理由
·大众对单亲家庭的7个偏见
·单亲母子相处的五大模式
·别用补偿心态对待单亲孩子
·单亲家庭的孩子与学校关系
以下为关联文档:
单亲孩子更加需要快乐这样的悲剧何其多:2003年11月9日,北京某私立中学一17岁学生因单亲母亲屡次严加管教、打骂并行终将生母残杀。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审理认为,该中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母亲的...
用关爱为你撑起一片绿荫——对一个智障的儿童的个案研一、基本情况介绍:张云峰,是个轻度智障的孩子。他性格极其好动,却不会与人交流,平时常常独自发呆,连家人也不予理睬。他胆子特别小,和老师说话时总喜欢低着头,说话的声音也很小,在课...
读《关爱“特殊幼儿”》后感在幼儿园里每个班级中总会多多少少有 一、二个特殊儿童,他们也许是家庭情况的特殊,也可能是孩子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情况。再阅读了《关爱 特殊幼儿 》一文后,让我颇有感触,也...
关爱,心灵沟通是拉近师生间的桥梁关爱,心灵沟通是拉近师生间的桥梁(初入学幼儿教学心得) (作者:湖北省恩施市太阳民族小学附属幼儿园 许宏菊) 教幼儿工作已经是好几年了,在这几年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初入...
给特殊的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每个孩子的个性各不相同,他们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老师或多或少会接触到特殊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只有给予更多的关爱,才能让他们跟上同伴,溶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记得...
关爱残疾人从小做起【摘要】: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世界不能没有爱!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同情心、爱心是幼儿园社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生活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关爱多、照...
给单亲孩子一个温暖的家生活在健全的家庭的确是一种幸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福份。平时爱说爱笑的蓉儿最近在学校里变得少言寡语,上课经常走神,放学时再也不愿和大家在一起了。在好朋友的一再追问...
读后感《关爱特殊幼儿》参加工作以来,每接一个班,都不难发现总有几个比较特殊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中也常常被忽视,或者没有更好的教育理念而错失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也有因为家人的忙碌,孩子变得愈...
关爱残疾人朋友活动目标: 1、认识残疾人,体谅他们生活中的种种不便。 2、激发幼儿帮助残疾人的情感。 3、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活动准备: 1、 糖若干,眼罩若干。 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