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学龄前

母亲别溺爱男儿当自强

09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溺爱孩子的父母是可怜的]许多家长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宠爱有加,在孩子犯错误或者失败时恶语相向,这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父母爱的是他的成绩而不是他,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归属感。长此以往会引起孩子对父母的怨...+阅读

调查发现,个别家庭中儿子与母亲的关系过于亲密,“恋母情结”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母亲别溺爱 男儿当自强

“恋母情结” 指儿童在某一时期,会对母亲产生过多的依恋行为。

这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很多人或多或少有一些,但如果到了求偶阶段还深受母亲的影响,就易导致心理变异。

婆婆非要住在小两口的洞房里!市民王小姐不敢相信这种尴尬事情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到1年,她终于忍痛和心爱的丈夫分手,原因是丈夫有严重的“恋母情结”。

记者调查发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的当代社会,个别家庭中儿子与母亲的关系过于亲密。心理专家表示,“恋母情结”是错误家教和母亲对儿子过分溺爱的产物,不仅导致不正常的母子关系,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男孩的个性发展。

案例

1 婆婆什么事都做示范

2006年,王小姐和张先生登记结婚。当晚,小两口要睡觉时,婆婆却搬着铺盖卷来到两人中间,铺好后就躺下了。王小姐感到不可思议,悄悄问丈夫怎么回事。丈夫说:“父亲去世多年,一直是母亲辛辛苦苦把两个儿子带大。她不放心我这个小儿子,我们一直睡在一块。她习惯做主了,你就先体谅体谅吧,”[p9]

王小姐不好意思多说什么,只好回到婆婆身边睡下了。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婆婆丝毫没有要搬出去的意思。王小姐终于忍受不住,跟丈夫大吵了一架。后来在丈夫的劝说下,婆婆终于搬出去睡了。

虽然如此,王小姐还是觉得自己结婚后失去了自由:婆婆什么事情都要先给她做个示范,早餐时张先生喜欢喝什么牛奶、吃怎样的鸡蛋都有严格“规定”。

后来,王小姐逐渐了解到,自己的丈夫和婆婆感情很“深厚”,丈夫任何事都要请教母亲。王小姐喜欢聚会,有时回家晚了,婆婆就要数落她,丈夫也过来帮婆婆一起说她,有时孝顺的丈夫甚至会出手打她。

2007年年初,结婚不到一年,王小姐就离婚了。她跟朋友倾诉说:“他爱他妈远在爱我之上,我只是他的性发泄工具。不能和有‘恋母情结’的人结婚,他还没‘断奶’。”

2 儿子一直依恋着母亲

26岁的李强毕业后在一家合资企业上班。由于他各方面条件不错,很多女同事都对他有意思,可交往一段时间后,女孩就都离开他了。女孩们把李强形容为蜡像馆里的蜡人,看起来很冷漠,交往时又害怕跟女孩一起相处。

其实,李强心里的女性典范就是自己的妈妈。李强3岁才断奶。小时候,李强发脾气时,只有抚摸妈妈才会平静下来。

李强很怕父亲,但却喜欢模仿父亲的形象和行为来讨好妈妈。一开始,林女士还很高兴儿子对自己这样亲昵,但后来逐渐发觉儿子的行为很反常后,开始适当拉开与儿子的距离,不让他再这样。

尽管这样,李强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对母亲的强烈好感。

3 他要“能保护”自己的对象

32岁的周亮至今未婚,其实他交往的女朋友都有一个“加强连”了,可他的妈妈总看不中,每次相处一段时间,妈妈就给他们搅黄了,总说这个女孩打扮太随意,那个女孩不会过日子什么的。

在工作中,虽然周亮每次都把上司交代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但他却不愿跟同龄人在一起,甚至不愿意在同龄人中被最先升职,而是喜欢跟比他年长的人交往。

现在,周亮托人找对象时,总不忘加上一句“要一个能保护我的。”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案例中涉及的人物均为化名)

诊断“恋母”是父母教育方法失误

针对以上案例,大连市第四十六中学从事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张润文老师说,这都是“恋母情结”惹的祸。

张老师介绍,“恋母情结”指儿童在某一时期,会对母亲产生过多的依恋行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但如果不能顺利度过这段“恋母期”,到了求偶阶段还深受母亲的影响,就会导致他们出现婚恋心理不正常。”

张老师说,弗洛伊德曾说过“过分恋子易诱发‘恋母情结’”,孩子们出现“恋母情结”,根本原因在于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养育方式上。

具体说来,在学校里,有很多孩子和同学发生口角时就知道找妈妈;有的男孩子一直与父母同睡一床;还有的母亲喜欢让儿子抚摸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入睡,却往往没意识到这对孩子是一种非正常的心理诱惑。

张老师说,这些孩子往往有共同特征:喜欢依赖岁数比他们大的人,在同龄人中孤僻不合群,缺乏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等等。

而“恋母情结”往往导致以下几种后果:自卑,不敢和异性接触,没有能力像其他人一样成家立业;不会找对象,一直单身;不会面对婚姻生活,离婚几率大等。

处方父母应各负其责,分工育儿

张润文老师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父亲却因忙于养家糊口,忽视了老婆和孩子。十几年前开家长会时,老师还能见到很多男家长的身影,可如今一个有50个学生的班级,只有七八个男家长来开会。某中学共有76个老师,却只有6个男教师。这样,孩子在学校是女老师辅导、在家是妈妈说了算,他们是在母性权威下成长起来,往往习惯了那种婆婆妈妈、唠叨的氛围。

张老师建议,父爱与母爱在家教中同等重要。父亲应承担起教子的责任,母亲不能当“女强人”,什么都包揽。

以下为关联文档:

过分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许多父母、老师打来电话或登门面谈,哭诉孩子的无情。 一位妈妈说,平时我对儿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可儿子对我却非常冷淡。我过生日那天,朋友往家里打电话。恰巧我不在家,儿子接的电...

单亲不是溺爱孩子的理由单亲不应成为溺爱的理由 王世意教授分析说,离婚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影响深远,很多单亲家庭的家长认为孩子因为爸爸或妈妈不在身边很可怜,从而对孩子特别溺爱。不讲原则的爱,久而...

对BB来说,这些溺爱就是毒药!  在这个遍地独生子女的时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皇上,小公主们难免被宠溺的有些坏习惯,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有些溺爱行为爸爸妈妈们却习以为常,不能自知。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

不当早教和溺爱导致自闭症3岁就能背诵几十首唐诗宋词,还能用简单的英语对话,今年刚满7岁的小琳琳(化名)曾被亲戚朋友称为“小天才”。然而,这个聪明的孩子上小学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但课程听不懂,成绩也...

溺爱的四宗罪妈妈还要继续下去吗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跟周边的邻居或是同事抱怨:说自己家的孩子不知道是怎么了,一点也不懂得感恩,不珍惜身边的物品 ,还经常对着父母大呼小喝。感慨自己做父母的真的好失败,心里...

以孩子为中心时不要溺爱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溺爱子女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生活...

溺爱养出5类问题宝贝什么是溺爱综合征? 溺爱综合征是现代社会新生的一种疾病,常发生在2岁以上的独生宝宝中。因为大人对宝宝溺爱、备加保护或放纵,宝宝成了家里的“小太阳”,过度保护将导致宝宝出现...

幼儿多病是溺爱惹的祸饮食过精,营养不全营养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除了必须供给足够的热能与各种营养素之外,还要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多吃些蛋白质之类的食物,会长得快...

依赖性人格障碍家长溺爱孩子所至家长谨慎溺爱孩子,溺爱会让孩子染上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会严重妨碍孩子的发展与成长,请各位家长加以重视。 依赖性人格障碍-家长溺爱孩子所至。家长谨慎溺爱孩子,溺...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