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怎样培养幼儿品德教育

01月0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幼儿期是每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就很难形成。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使其健康成长是家庭教育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 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 1.萌发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爱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珍贵遗产,它也是成才的巨大推动力。 因此,要教育幼儿努力给母亲、父亲、祖父、祖母带来欢乐,分担忧愁和不幸,关心、体贴、照顾家人病痛,有好东西要懂得谦让给父母和亲人。

还可以通过游览,参观,旅行使宝宝领I略到祖国山水、江海、河川的美丽风光,知道祖国领土的辽阔,物资的丰富,悠久的文化,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熏陶,萌发对祖国的爱。 2.养成文明礼貌习惯:文明、礼貌的行为,是精神文明的标志。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开始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家庭教育应当要求幼儿从小不骂人,不讲脏话,待人和气,热情,有礼貌,别人讲话不插话,不打断别人说话;要尊老爱幼;在别人家做客时,不乱翻东西,吃饭要守规矩,等等。

3.培养诚实的品质:教育宝宝做诚实的人,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勇于改过。要使幼儿切实做到这些,最主要的是父母的教育态度。如果对宝宝的过错一味指责,很难培养宝宝这种品质。发现宝宝说谎时,应当分析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例如,宝宝要买彩色笔画画,遭到父母拒绝,结果会去私拿邻居家的;宝宝做错了事,怕挨骂挨打而说谎、为了虚荣心而说谎,等等。

若是父母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宝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父母应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宝宝的榜样。宝宝待人不真诚、私拿别人的东西、说谎,有可能受到过家人不良行为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宝宝形成根深蒂固的恶习,不可掉以轻心。 4.培养勤劳俭朴:幼儿勤劳俭朴的品质是通过劳动来培养的,幼儿劳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宝宝做自我服务的劳动,能自己做到的事自己做。

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床铺、玩具等。自我服务劳动行为,能培养幼儿生活的条理性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为宝宝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打下良好基础。 参与家务劳动,能使幼儿对家庭关心,爱护,成年以后知道主动关心别人,与各种人都保持良好的关系。通过劳动获得生存的能力,长大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

通过家务劳动,增强宝宝的参与意识和劳动观念。可以让宝宝洗碗筷,打扫居室卫生,捡菜,就近处买小物件等。通过劳动,培养幼儿爱惜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和节省、俭朴的好品质。家庭生活习惯养成要做到不浪费水、电、食品,不与人攀比衣着、玩具,女宝宝不浓妆艳抹,不戴首饰等。 5.与人友好相处:培养宝宝大方不自私,与人友好相处十分重要,要求宝宝事事处处不能只顾自己,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共同分享食品和玩具,能遵守游戏规则,收拾玩具。

通过多种活动让宝宝与别的宝宝友好相处。培养宝宝生活的规律性,按时起床,就寝,进餐,学习做游戏。 6.培养勇敢、坚强、活泼、开朗的性格:勇敢是指个人具有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的一种心理品质。这种品质与人的自信心和自觉克服恐惧心理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要教育宝宝敢于在陌生的集体面前说话、表演;鼓励宝宝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和各类游戏活动,培养宝宝的自信心;要求宝宝在黑暗中或听到大声音或遇到打雷、刮风、下雨的天气不惊慌、不害怕,能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当注意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鼓励和支持宝宝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不要随便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宝宝,以免形成幼儿遇事胆小畏缩的心理。 为培养宝宝的勇敢品质,父母要教给宝宝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宝宝产生足够的自信心。宝宝的胆怯行为,大多数是因为缺乏自信心产生的,而自信心又建立在必要的知识技能基础上。

例如:幼儿会对雷电、风暴感到恐怖,对待在黑暗中感到不安,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父母应当给宝宝讲解有关知识,教一些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宝宝的恐惧感就能减轻。 宝宝怕困难,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所致,如果宝宝确实能力较弱,天赋较差,父母对宝宝的要求应尽可能符合宝宝的实际水平,还应给宝宝以具体指导和帮助。

宝宝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后,要立即给予肯定,不管这事多么小、多么微不足道,鼓励和肯定教育,是令宝宝增强自信心的关键。 还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事、故事,电影、戏剧等文艺作品中富有勇敢精神的形象来影响和教育宝宝,帮助宝宝克服恐惧心理。 幼儿天性好动,在运动中发展动作,发展智力,发展品德个性。但无控制的动,过分的动,会影响服从规范能力和注意力的良好发展。

在多种活动中,应当正确诱导和培养宝宝自控力,使宝宝成为既活泼开朗,又善于控制自己性格的人。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