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如何搞好家园共育

01月06日 编辑 39baobao.com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并明确提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

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

能力。

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家园共育,协同教育,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往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形式很多,一般都通过家访、家长

会、接送孩子的短暂交谈、家园联系、家长学校等,向家长通报幼儿园的工作计划、要求,宣传科学保育和

教育幼儿的知识、经验,使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日常生活及幼儿在园的表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却

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幼儿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而教师面对的又是具有不

同文化层次的家长。让每一个家长了解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和让幼儿园发现家长的需求,从而进行指

导,促进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已经成为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只有灵活运用多种形

式,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方法开展家长工作,才能使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更好的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幼

儿成长。

一、从细处入手,取得家长信任,是开展家长工作的关键。

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的信任,是做好家长工作重要的一环,只有信任,才能有理解;只有理解,才会

有配合。因此,要做好家长工作,要从细处入手。

1

、家访,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第一步。

新生入园的家访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教师了解孩子的一些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父

母的教育观点、教养态度及对幼儿园的需求等,以便孩子入园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

另外,对孩子入园前

进行家访,让孩子在入园前认识老师,与老师建立初步的情感,可以减缓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使之能较快

的适应幼儿园生活。也使家长看到教师的细致工作态度,感觉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使之产生好感。

2

、充分利用接送孩子时间,灵活与家长沟通,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重要环节。

老师每天与家长接触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互通信息,使家长了解孩子当天在园的情况,对待

家长决不能仅用一句

挺好的

来应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小班新入园

的孩子,吃喝拉撒睡是新生家长尤为关注的问题,教师哪怕就一两句话,也会使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关注自己

的孩子,也会觉得满意。如:

馄馄今天吃了两碗饭,还在幼儿园大便了。

”“

玲玲午睡时,听着老师讲的故

事,很快就睡着了。

等等听了老师这样的话,家长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重视,也能从中感受

到教师工作的细心,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3

、细致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是家长了解、信任教师的有效途径。

幼儿的成长档案,是建立在教师细致观察基础上的。在幼儿成长档案中,教师随时记录孩子在园的表现、行

为、趣事,以及教师通过某件事对孩子的进一步的了解,或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帮助幼儿改进、克服自

身的缺点使之进步及提出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等,使家长通过幼儿成长档案,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及发展,

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从而在教育孩子上产生共鸣。请家长看了孩子的成长档案,从中家长看到了

教师耐心细致的照顾孩子的情节,

记录了孩子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及情绪的变化,

使家长感受到了教师的真诚

与耐心,对教师从此产生了信任。

4

、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赢得家长的信任。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