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以科研为抓手,促特教教学质量

10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特教老师很平凡与孩子们一起平凡而伟大着]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工作的艰辛和无私的奉献。特教...+阅读

融合教育 是目前特殊教育的趋势。在从前的观念中,总以为特教班的学生是和普通班不一样的孩子,所以必须将他们独立出来,并进行特别的教育方式,可是这样的教学结果,却常常使特教班的孩子 与世隔绝 ,也让普通班的孩子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

为了改正这样的教学方式,目前特殊教育已渐渐重视 融合教育 的这种教学方式,如此一来,可让特教班孩子很自然融入一般孩子的社交生活中,也可让普通班孩子能更接受特殊幼儿。为此,我园开展了以 普、特融合教育为主,加强个别训练为辅 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以促进特教教学质量。

A、普、特融合教育

一、融合教育的理念

融合(inclusion)教育

,系指身心障碍学生之安置方式,由特定的机构走入一般的社区;由特殊学生转至普通学校;由特殊班进到普通班也就是强调回归主流和正常化。

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幼儿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更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此外,透过 融合 培植互相关怀的校园文化,促进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把常规学校发展为兼容及进取的群体,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优质教学。

二、我园融合教育的目标

总目标:

根据特殊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融合教育,让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共同活动,能有效激发特殊幼儿的良好情感,增强自信心,提高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普通幼儿在帮助特殊幼儿的过程中,他们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也自然萌发。

1、对于特殊幼儿的辅导目标为:

(1)参与学校活动;

(2)和同学及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3)发展其自信心及信任他人的情意目标;

(4)适应幼儿园与社区环境。

2、对于普通幼儿的辅导目标为:

除了达到学前教育所应达成的目标外

,更希望在这样一个融合教育式的环境中能培养正确的社交观念及同情心,不会有歧视特殊幼儿的心理,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和特殊幼儿共同从事一些活动,互相合作。

三、我园融合教育采取的措施:

(一)队伍建设:

1、抓教师思想的融合。

(1)、让全体教职工明确我园的特殊教育是永丰幼儿园的特殊教

育。

(2)、每一位教师都有承担特殊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3)、只有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才有特殊教育、普通教育的双

赢。

2、抓教师专业知识的融合。 (1)、请幼教专家与特教专家来园开展专业知识的讲座。

(2)、让普、特班的教师共同参加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有关培

,提高每位教师的专业化知识。

3、抓教研活动的融合。

(1)、普、特教教研活动定期融合,不分界线。

(2)、调整普教教研活动的内容。

4、抓普特教师之间的交流融合。

(1)、普、特班教师进行结对,定期反馈,及时指导、分析,随

时调整对特殊幼儿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纽带是共同负责的同一个特殊儿童。

(2)、普、特班的几位班主任每周五定时分析一周的情况,共同

制订下周的周计划,统一目标,统一要求。

(二)融合形式:

1、整体活动:这类活动通常是全园幼儿共同参加的现实性的情

景活动,如 六一 、 毕业典礼 等其他庆祝活动。

目的:让特殊儿童感受现场热烈的气氛,体验参与这些整体活动的快乐。

2、教育活动:一方面,因人而异地进行,让有一定能力的孩子完全融入普班活动,另一方面,让部分特殊儿分不同时段,进入普班学习。

目的:适应学前普通教育的环境。

3、联合活动:这类活动着重组织健全儿童定期参与特殊班的活

,由健全儿童辅导特殊儿童。

目的:是融合双方情感。

4、游戏活动:(把特殊儿童分配到各班)这类活动是教师带领

特殊儿童参与普班的区域活动,角色游戏等。

目的:是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学会在群体中生活。

5、社会活动:开展这类活动,是让特殊儿童走出园门,跨入社会,了解我们身边的事和物。

目的:帮助特殊儿童认识社会,消除恐惧感,适应社会生活,融于社会,做一个 社会人 。

(三)融合方法:

1、师生结对:幼儿园每位教师自愿与一位特教班的幼儿结对,在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帮助、指导。

2、生生结对:普教班的孩子们自愿与一位特教班的幼儿结对,在孩子的学习、生活、运动、游戏等方面给予帮助、指导。

3、班班结对:特教班与一个普教班结对

,进行有主题的活动。

4、社区结对:利用周边环境中的有利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康复训练的场所及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为他们做一个 社会人 打下基础。

(四)资源共享:

1、在区残联的牵线下,区体委与我园康康班脑瘫儿童签订 体

育康复助残 合约,利用游泳这一运动,帮助我班幼儿进行康复训练,弥补了教育资源上的不足,充分利用了社区的有利资源,从而逐渐完善我们的教育、训练。

2、我园挖掘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来壮大自身的教育力量,通过幼儿园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会的联系,上外学院的团员青年成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定期到永丰幼儿园的特教部开展助残帮教工作,他们与特教部的幼儿结对开展各类活动,帮助残疾幼儿康复训练和回归主流。

3、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于这类孩子来说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作用甚至超过了幼儿园教育,如果家长能够协助老师一起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话,我想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精神上,家长的关爱是孩子心灵的支柱。只有在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基础上,孩子各方面的缺陷才会得到充分地补偿。而绝大多数家长缺乏教育这类孩子的专业知识及适于他们的教育方法,这时教师就要担负起指导的作用,和家长多联系、多沟通,最后达成共识,进行同步的教育。

四、融合教育的成果: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尝试、实践,我们发现利用融合教育的形式开展活动后,促进了幼儿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v对特教班幼儿

1、大部分幼儿能参与大型的活动;

1、

2、 大部分幼儿能和伙伴及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3、发展了部分幼儿的自信心及信任他人的情意目标;

4、大部分幼儿能适应幼儿园与社区环境。

v对普教班幼儿

1、与特殊幼儿共同从事一些活动

,互相合作,有初步的组织能力;

2、获得了一种自我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

3、萌发了责任心、同情心及爱心。

在融合教育活动中,幼儿能力发展最快的就体现在社会性上。伙伴是儿童介入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伙伴因素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龄儿童由于共同的年龄特征,容易形成共同游戏的倾向,有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能力相当的幼儿也比较容易发生争执,而混龄儿童在一起游戏,可以促进一些新的社会行为的发展,获得新的交往技能。对普通班的儿童来说,在与特教班幼儿的交往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交往技能、合作能力、学会了怎样共同来完成一项任务,形成责任心。同时

,在帮助特教班儿童时,正常儿童对残疾儿童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他们对弱者的一种爱心,也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而对特教班儿童来说,他们喜欢模仿年龄、能力和地位比自己高的同伴,于是,他们在活动中就会找机会接近普通班儿童,从社会经验比自己丰富的普通班儿童那里,学会与人相处交往的技能和经验。如果没有与普通班幼儿的交往,将减少游戏技能和经验的学习机会;如果没有与特教班幼儿的交往,使社会责任心、自主感和组织能力的补偿难以实现;如果没有与同龄伙伴的交往,共同的知识经验和共同的快乐体验就失去比较的机会和社会合作的可能。因此,我们采用融合教育的形式,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年龄、各种能力玩伴的机会。正是在这一系列伙伴的交往中,有效激发了特殊幼儿的良好情感,增强自信心,提高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普通幼儿在帮助特殊幼儿的过程中,他们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也自然萌发了。

(二)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v对特教班幼儿

1、大部分幼儿学会倾听同伴的意见;

2、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

3、大部分幼儿语言的对答、应答、协调能力得到了实际的练习;

4、在轻松的 儿童教儿童 的环境中主动地吸收、加工。

v对普教班幼儿

1、普通班儿童能及时的、不断的补充和修正,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语言的对答、应答、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游戏是幼儿快乐而自由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愉快地与同伴交往合作。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白始至终地伴随着游戏的进行。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完善语言的最佳手段。

幼儿与同伴共同游戏

,更是语言实践的好时机。在游戏中,对材料的选择、运用、创作,都需要幼儿陈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意见和同伴友好地合作,逐步地统一玩法和游戏的进程。在这些过程中,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实际的练习,实现了社会的交往,语言的对答、应答、协调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在融合教育活动中,特教班儿童的语言表达由于受到其认知水平和理解水下的影响,常会出现使用 错误 ,而这些错误,都会引起普通班儿童的积极反馈,得到普通班儿童及时的、不断的补充和修正,使普通班儿童积极地参与相互作用中去。而特教班儿童便在轻松的 儿童教儿童 的环境中主动地吸收、加工,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趋于完善。

B、加强个别化教育

人类对残疾儿童的态度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转变,特殊教育价值观也发生了转变

,经历了 人道主义 人的发展 人的平等发展 人的可持续发展 四个阶段。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国际上 人的可持续发展 观念的提出,要求特殊教育要注重残疾儿童自身素质结构的优化,加强对残疾儿童个性的培养、潜能的发掘。因而,尊重差异,适应差异,利用差异,促进幼儿主动而全面发展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如何使残疾儿童的个性和各方面才能都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我们现在教师的教学内容、取材、施教、评估等都以整班幼儿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强调统一要求,齐步走,难于适应幼儿的个别差异,不能充分照顾幼儿的兴趣、爱好、特长,也不宜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探索性。但是我们也感到,根据一定的智力能力来划分的同一类幼儿,依旧存在着缺陷差异的各不相同,而且随着轻度弱智儿童的随班就读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