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低自尊儿童的分类及表现——自尊心保护

10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保护幼儿的自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做到热爱幼儿,尊重和保护幼儿的人格和权利...+阅读

第四节:怎样唤回儿童的自尊心

自尊是儿童的内在需要,一般说来,儿童的自尊心是强烈的。只要不是经受严重的摧残和打击,儿童的自尊心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偶尔、局部、公正的否定性评价,不会导致儿童自尊心的丧失。所以,对儿童的自尊心,关键是保护,其次才是培养,培养是对保护不够的事后弥补。

如果出现儿童自尊心严重的丧失,必定是他人长期、全面、扭曲的否定性评价,对儿童的自尊心造成严重损害的结果。

如果儿童造成了自尊心严重丧失,导致了儿童自我意识中的低自尊,会使儿童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他们或者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或者我行我素, 破罐子破摔 。并且,这些行为问题很难自动修复。

帮助这样的孩子恢复自尊,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责任。

一、问题儿童的分类

自尊心受到损害的儿童,也称为低自尊儿童。

所谓低自尊儿童,是指已经习惯了他人对自己的低自尊评价,也形成了自己对自己的低自尊评价,并对获得正常的自尊失去了信心的儿童。

低自尊儿童可以分为消极的低自尊和积极的低自尊两类。

消极的低自尊儿童是指在能力上缺乏自信、已经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好事情,不再期待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去获得自信和他人尊重的儿童。

消极型低自尊是以能力不自信为主要标志的,具有自卑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是:

一是缺乏自信。有自卑感的儿童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别人,自我评价 很差 、 很笨 总是做不好 老出错 等。虽然他们渴望在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因此,他们大都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在活动中不敢主动提出要求与建议,不敢表现自己,只是听从别人的安排。表现的胆怯、内向、消极,缩手缩脚。

二是猜疑心重。由于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表现出过度的自我保护,对家长、教师、小伙伴的评论敏感,怀疑别人讨厌自己,担心自己不受欢迎,担心大家轻视、贬低、挑剔、歧视自己。过度胆怯怕羞,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或不愿接触陌生人,对结交朋友没有信心。

三是表述困难,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词汇贫乏,有点唯唯诺诺的感觉。因此,容易变得沉默寡言。其实,这不是儿童生理原因,而是心理原因――自卑感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积极的低自尊儿童是指在对自己的能力并不怀疑,但对获得他人信任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做,也不可能得到成人的赞赏和肯定,导致漠视成人评价和期望的儿童。

积极型低自尊儿童是以获得他人肯定的信心丧失为主要标志的。主要表现是:

一是对他人特别是成人的肯定失去信心。这些儿童认为,无论自己如何表现,也不会改变成人特别是对自己有决定意义成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这些看法都是否定性的。有时他们也试图改变自己而获得成人肯定性评价,但往往没有耐性。

二是希望用某些行为引起成人关注。这些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并不怀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事情。为此,他们往往会有意识地通过一些突出的行为去吸引成人的关注。遗憾地是,他们或者选错了行为的方式,导致成人更加否定他们;或者成人太不敏感、对他人的表现漠不关心、甚至曲解他们的表现,导致他们获得成人肯定性评价的愿望不能实现。这会进一步加剧他们对 获得他人肯定 的信心的丧失。

三是大胆、外向,无所顾忌,我行我素。这是他人对成人多次、过激否定性评价的反抗。当他们用委屈自己的姿态去获得他人肯定的愿望失败,特别是同时受到成人的又一次否定以后,他们会放纵自己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以上表现是我们经常看到的。

四是与某些非主流的同伴有较亲密的关系。由于这些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所以在某些方面,会得到许多同伴的赞赏,特别是非主流的同伴。他们也需要一些同伴的赞赏与肯定去满足自己的 自尊心 。所以,这些孩子与非主流的同伴中往往有一定地位,并与同伴保持较亲密的关系。

两类低自尊儿童的区别,消极低自尊儿童主要是对自己能力自信的丧失,积极低自尊儿童并不承认自己能力差,主要是对获得他人肯定性评价的信心丧失。

以下为关联文档:

消极型低自尊形成的原因——自尊心保护儿童消极低自尊的形成,往往是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因素都可能形成消极的低自尊,但是,单一的因素一般不会形成儿童的消极低自尊。 一是家庭成员的普遍低自尊。 无庸置疑...

帮助儿童正确认识他人的批评——自尊心保护儿童会经常遇到他人的否定性评价。此时,儿童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体验,也会向另外的成人诉苦,甚至抱怨和发牢骚,表达对否定性评价的不服气和对评价人的不满。例如,孩子在学校获得否定...

儿童为什么必须拥有自尊自尊心儿童拥有自尊的意义 (一)自尊是人的基本需要。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六个层次,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奖励儿童的勤奋和成就——自尊心保护这种形式应该应用于孩子通过一个阶段努力取得的重要进步,比表扬应该更正式。 成人对儿童的奖励,既有对孩子成绩的肯定,也有对孩子努力、勤奋等个性品质发展的肯定。对于极其个...

宣扬儿童的隐私,会影响他们的自尊感和自尊心我们常说 亲密无间 ,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会产生拥挤和不舒服的感觉,因为拥挤破坏了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所以,亲密 无间 是相对的,而亲密...

让儿童学会自我肯定-自信心自尊心保护让儿童学会自我肯定,重视自己的感受,是增进自信、防止儿童过分依赖外部评价的重要措施,也是帮助儿童发展兴趣、形成独立人格并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重要措施。 父母要经常和孩...

儿童拥有自尊自尊心的意义(一)自尊是人的基本需要。 作为自然社会中的生命,人必定希望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这个理想包括过程(目标),也包括过程――这就是在处理社会事务时顺利、心理愉快等现实的理想状态...

如果有人当面批评我的孩子,要尽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首先,我的孩子,我自己非常了解,我知道他是一个善良、纯真的孩子,我相信他不会故意做什么坏事,即使做错了什么,也是无心的,不是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能掌控的,这样的错,不是他本身的错...

尊重孩子个性,呵护孩子自尊每个人都有尊严,小孩子也不例外。小班的孩子年龄虽小,表面上看似乎不懂事,但是他们的自尊心更脆弱,更需要加以呵护,特别是对那些特别调皮或性格内向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尊重他们的个...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