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严防死守是防流脑的根本

09月2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大灾过后严防大疫]专家提醒:灾难过后最易出现人畜共患病和传染性疾病,学龄前儿童要警惕乙脑、甲肝 文/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刘东红、梅枚(署名除外)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张立伐主任...+阅读

彻底治疗流脑,病人终身免疫

早期、全程、足量地使用抗菌素是治疗流脑的关键。

流脑的几种治疗方法:

普通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

抗菌治疗方法

青霉素做静脉持续滴注,疗程5-7日;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氯霉素,口服、肌注或静点,疗程5-7日,也可用复方新诺明。

暴发型流脑的治疗

除抗生素治疗外,应积极抗休克,消除脑水肿,防止脑疝,防止呼吸衰竭。

流脑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一般死亡病例多为暴发型,短期内死于严重休克或脑疝。普通型病儿早期采用适应药物能够彻底治疗,并发症和后遗症很少见。对不典型病例或诊断不及时,又延误了正确治疗,易发生后遗症。因此小儿患流脑后,一定要彻底治疗。一旦患病后可获得巩固的免疫力,很少再感染此病。

让宝宝远离流脑,预防是关键

脑膜炎双球菌在一般环境中很容易死亡,利用冷、热、干燥、阳光和普通消毒剂的作用都可以将其杀灭;

冬春季节应勤换衣被,经常开窗通风;

在“流脑”流行期,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玩耍,更不要带孩子到发病的小孩家去串门,外出要戴口罩,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幼儿园、学校等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可用0。3%的呋喃西林或2-3%的黄链素溶液滴鼻、喷喉,每天2次,连用3天。中草药用藿香、佩兰、板蓝根、蒲公英各9克煎服,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一旦发现流脑病人要立即隔离治疗;

流脑菌苗保护率为80%以上,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预防接种,注射吸附流脑菌苗。菌苗应用于6个月—15岁儿童,初免年龄从6月龄开始,6—12月龄婴儿用30mg剂量,初免2针,间隔3个月,在2、4、7、10岁龄时用此剂量各复注射一针,初免及复种均于流脑流行季节前完成。

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是春季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4月达到发病高峰,此病多见于6个月—15岁的少年儿童。由于流脑对小儿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因此,在这个流行季节,父母应给予高度的警惕。

流脑患儿表现出的具体症状

在冬春季节,由于儿童的室内活动明显多于户外运动,因此,大人与之间接触更加频繁密切。同时受气候寒冷、干燥或忽冷忽热的影响,一些病原菌孳生,从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局部抵抗力减弱,从而形成了感染流脑的诱因。

流脑的感染起自鼻咽部,然后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脑膜或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炎性损害。因此经过2-3天的潜伏期后,会产生如下症状:

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多数小儿无明显症状,一部分病人有咽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可以表现为鼻炎、咽炎或扁桃体炎。随之病人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呕吐呈喷射状。

早期皮肤表现出的症状

可见出血点或瘀斑,起病之后有时唇周出现疱疹,亦可见于口腔内、耳、胸、四肢、生殖器及臀部等处。

实验室化验和脑膜炎症状

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增高,严重时出现脑膜刺激症,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这时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患儿烦躁不安,睡中尖声喊叫或嗜睡,神志恍惚,往往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另外,暴发流脑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又分为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如果抢救不及时,往往造成死亡。还有一种轻型流脑,较多见流行后期,起病较缓,病势亦轻,发热不高,神志清楚,亦无瘀斑,仅为鼻咽炎症状,有少量小的出血点。

亲密接触是流脑重要传播途径

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已具有传染性,因此应该早期隔离病人。带菌者分为恢复期带菌和健康带菌:

恢复期带菌者

大部分为病人,病后鼻咽部排菌不超过三周,约有10%一20%的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仍排菌,极少数病人排菌可达数月。

健康带菌者

他们是最重要的传染源,这部分人比病人约多10-20倍,因为无临床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咳嗽、喷嚏、说话等将飞沫进入空气传播。

另外,由于病原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来说,很容易被传染。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人口流动均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以下为关联文档:

春季小儿流脑的防护提案防护提案——流脑关键词导读:什么是流脑 流脑也就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通过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打喷嚏、咳嗽等形式,使病菌随飞沫进入...

防小儿流脑的4大措施名词解释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流脑双球菌也可以进入血液,引...

宝宝夏季需严防的七种疾病天气炎热的夏天,宝宝总会这里、那里出现问题,而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暑热症、厌食症、皮肤病等疾病是夏季最易得的几种疾病。夏天来临之际,爸爸妈妈们必须对这些疾病提高警...

三月严防呼吸道“五兄弟”进入三月,本市气温进入多变的早春季节。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3月疾病预报提示:早春季节,时寒时暖,这一季节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尤其需严防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五...

淡盐水漱口吃大蒜可防流脑春天,又到了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高峰期,有些家长一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回家翻孩子的计划免疫本,一看孩子去年没接种,就赶快领着孩子到医院接种流脑疫苗,可是失望而归,因为医...

勿把儿童的流脑当流感邻居家的宝宝妈妈告诉我,她的宝宝好像是感冒了,不怎么吃饭,精神也不好,让我过去帮忙看一下。我去了一看,宝宝不仅流鼻涕、咳嗽,而且在身上还有一些出血点。我告诉他们,宝宝可能是得...

初春孩子应警惕流感和流脑温暖的春天带来了生气,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传染病:如流感、水痘、麻疹、风疹、流脑、腮腺炎等。这些传染病的早期酷似感冒,极易被误诊。而且,这些传染病对孩子尤其是小宝宝的威胁最...

亲密接触是流脑的传播途径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是春季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4月达到发病高峰,此病多见于6个月—15岁的少年儿童。由于流脑对小儿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因此,在这个流行季节,父母应...

冬季要严防小儿急性喉炎天气逐渐变冷,王女士发现一岁大的儿子夜间出现咳嗽,起初以为是感冒,喂点药就好了,后来邻居提醒要当心急性喉炎,这下王女士急了。有必要如此担心吗?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五官科副主任...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