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初秋谨防小儿患上伤寒

10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伤寒的并发症]伤寒病可有多种并发症。虽然近些年来通过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并发症已有所减少,但仍应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的肠道并发症有肠出血和肠穿孔,多发生在发病后第二、三周时。...+阅读

卫生部最近公布了2007年7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其中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2662例,死亡1例。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到了夏末秋初,一过立秋,正是多种肠道传染病多发或高发的季节,近期尤其要防伤寒与副伤寒病。

伤寒、副伤寒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由伤寒沙门菌和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所引起的急性全身系统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伤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眼下的夏秋季最多。患者及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少数患者治疗不彻底或不正规,可能成为长期或终身的带菌者。

两种病的发病症状

伤寒、副伤寒发病特点明显:患者出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

感染伤寒菌后,人并不会马上发病,有3-60天的潜伏期(平均7—14天)。伤寒发病症状典型:一是发热,连续高烧(39—40℃以上)不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明显不同的是,脉速不快。

二是到发热的第6天,约一半患者会出现典型皮疹,呈淡红色丘疹(医学上称玫瑰疹),散布于患者的前胸、腹部,数量不多,一般是几个到十几个,大部分会在2—4日内消退。

该病的并发症较多,譬如恢复期里,可能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严重的还会出现神志不清。副伤寒发病症状相似,但病情较轻。

通过水、食物和苍蝇传播

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任何人都可能感染得病,但再次患病的可能性极小,能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副伤寒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与伤寒大致相同,不过以食物传播较为常见,副伤寒菌在食物中可存在较长时间。

要注意个人卫生

患者如果出现发热、腹泻等伤寒的相关症状后,千万不要擅自用药,要到有肠道门诊或发热门诊的医院正规治疗,并做好隔离消毒的工作。

平时预防中,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做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的管理,消灭苍蝇。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经常出差、经常在饮食摊点就餐以及经常接触伤寒病人的人,是伤寒或副伤寒的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提前预防,居住处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街道卫生院都有伤寒菌苗接种。

以下为关联文档:

伤寒病的表现首先要说明,这里提到的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中医所说的伤寒不同,后者是指受寒,指一般的感冒。儿童的伤寒病以学龄期儿童发病为多,周岁以下婴儿则少见。本病可见...

初秋儿童防啥病夏末秋初,感受凉爽之余,不要忘了饮食卫生和衣着保健。特别是儿童,由于抵抗力差,在这个季节就必须特别注意,其常见疾病有: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因为吃了被细菌及毒素所污染的...

患上伤寒会有哪些表现症状“上星期孩子发热,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现在热度越来越高,经过验血诊断为伤寒。这是怎么一回事”?家长向医生提出了疑问。伤寒起病时有发热、咳嗽、头痛、乏力,而小儿伤寒初期的临...

初秋,为宝宝全面防“燥”经过了一个热烘烘的夏天,时值初秋,宝宝终于可以呼吸凉爽的空气。但是秋天温度下降,湿度也在下降,空气中水分减少,逐渐变得干燥起来。而宝宝的皮肤很稚嫩,器官还不发达,很难适应空气...

伤寒的四期临床表现伤寒潜伏期为5~ 40天,一般为10 ~14天。临床表现轻重不同。典型病例可分为四期。①初期:一般为病程第一周。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日渐升高,一周内可达39~40℃。可伴有畏寒、头痛、...

初秋养生让杂粮粥助你一臂之力转眼秋天就要到了,天气渐冷,秋老虎很有可能伤了你的身体,所以秋季保养不可小觑,所以在立秋之际,吃一些祛湿的食物可以帮助你远离秋老虎的危害哦,其中杂粮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

如何愉快的与宝贝一起度过夏末初秋天气逐渐转凉,这意味着让人们饱受高温、曝晒折磨的“三伏天”也即将结束。不过,高温和炎热依然是这个时节的主旋律。尤其是中午,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可达30度以上,“秋老虎”的威力...

初秋换季时做好4点BB胃口好起来  夏秋换季时,受天高温闷热天气的影响,不少孩子都出现了不思饮食的症状。看着孩子们不吃东西,家长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面小编告诉你改善宝贝食欲不振的好法子。   1....

初秋防小儿呼吸道疾病初秋季节,天气渐凉。白天热,早晚凉,很容易引发小儿各种呼吸道疾病。日前,中医院儿科中医诊室内,前来就诊的不少都是10岁以下的婴幼儿。 孩子通常表现为容易感冒发烧、喉咙疼痛红...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