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探究与思考

09月1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先天性糖代谢异常病因探究]半乳糖血症 先天性的以血液中半乳糖浓度升高为特征的糖代谢异常,这是由半乳糖逐步转化成葡萄糖过程中基因缺陷所致。 半乳糖转化成葡萄糖的过程见图269-1。临床表现根据酶缺...+阅读

区域环境刺激和开发幼儿潜能,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分区活动也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明显的位置,然而区域环境、分区活动质量的好坏,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是具体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我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探索与思考”的课题进行了一些研究。 一 其关键问题所在 第一,环境布置很丰富,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却有许多的不足,显得杂乱无章不说,多数材料可操作性和后期教育性意义不大。

第二,人们对环境刺激幼儿潜能的作用探讨多限于外显的行为水平上,对其内在的主动性未予充分关注,因此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片面性,往往过分关注物质环境的丰富性而忽视了个体主动参与积极性的作用。第三,在处理一般的丰富环境刺激与专门的学习训练的关系上,往往也处理得偏颇。 二 探索的对象 探索的对象是中班33名4~5岁的孩子。 三 探索的方法 探索的方法是在班上进行区域环境的设置,在分区活动的同时进行小组活动(老师面对8个孩子)。

3位老师每天利用1个多小时的时间同时进班,分重点、分区域、分人而治之,分别管理,观察――研究――分析和反思,最后以班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分享、补充、调整。 1.环境的布置 我们班有33个孩子,于是就设置了大大小小10个区域,每个区域活动人数控制在4~5人。在设置各区域之前(巧手制作区、小小探究室、温馨书吧、生活区、蒙台梭利工作室、建构工地、娃娃家、拆拆装装区、益智区、操作间等),老师要先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创设开放和半开放的区域环境,提供的材料要是班级孩子数量的3~4倍,并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和选择环境。

如:“巧手制作室”,孩子们喜欢在这里自由地画画、做手工、捏泥、剪纸等。这个区域的摆放要开放些,便于幼儿取放材料;柜子最好没有门(夹板的层数多一些),里面的材料能使幼儿一看就明了。比较吵闹的区域应该与相对安静的区域分离得远一些。如:“小小建构工地”,应该设置成完全开放型,便于幼儿搭建活动。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将它设在走廊、阳台上,孩子们玩耍时不必因控制自己的声音而畏手畏脚,他们可以大胆地想象和发明创造。

在设置区域时,教师还要考虑哪些材料是需要和同伴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这些材料应该有相对固定的地方。如:“小小说吧”里的纸偶、故事讲述等材料,教师既要考虑孩子在相互操作时容易沟通,又要考虑不要影响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为了保证孩子更加有序地进行区域活动,老师可以在桌面、地面等地方做好与材料相匹配的标志,因为它是区域活动有序、顺利进行的保证。

影响师幼关系的客观环境:班级的规模、老师和幼儿之间的比例方面。老师与幼儿人数的比率越低,班级规模越小,老师和幼儿间形成安全依赖的可能性越大,小朋友和老师之间互动的机会就会更多。虽然我们不能改变班级的现实状况,但我们可以选择分组、分区的活动形式使幼儿人数比例降低,使孩子之间相互干扰的机会降低,让环境的设置使孩子们安静下来。 控制说话的音量。

孩子们在区域活动时放音乐(音像设备应放在课室的中间,令每个角落的孩子都可听到音乐),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容易使孩子们平静下来,使孩子们知道说话讨论的声音不要超出音乐的音量,以免打扰别人的工作,有需要时可以轻声走到老师面前,寻求帮助。 控制材料的声音。小朋友在操作材料时,有些材料会发出声音,并且倒塌、滚落的现象时有发生(除非是要求小朋友看到滚落的现象),我们可让每个孩子拿一块地毯,地毯有大有小,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拿取,同时也根据地毯的大小自己决定是在桌面上玩还是在地面上玩。

在区域活动时间里,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可控制的环境中,非常安静、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争吵、没有废话、没有孩子无所事事游荡的情况发生。 2.材料的投放 材料的投放相当关键,首先要求投放的材料具有实用性、安全性、丰富性、趣味性、可变性、牢固性,其次是从数量上来控制。 开始阶段。每种材料的投放,要在投放前交代相关的事宜,如何拿放,注意要点,每种材料的数量尽可能重复,使幼儿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学会这一材料的基本玩法和初步的熟悉,至少保证每个孩子能接触一次,现时也不会发生争吵的现象。

中间阶段。随着材料的种类增加,同一材料的数量就开始减少,这时区域的划分安排也不要太多,最好是4~5个,因为孩子们的常规还在初步形成,不能一下子就把摊子扩得太大,这时老师提供的环境也应极为宽松,只要遵守基本的规则就行了,幼儿可以参加区域活动,也可以不参加任何区域,可以闲逛、聊天、看书等,但是要遵守两个基本原则:(1)安全性:在游戏中注意安全,不安全的事情不做,不安全的地方不去,不要去打扰别人。

(2)材料归类原则:知道材料哪里来、哪里去,不乱放。 最后阶段。等小朋友的常规习惯慢慢养成后,对每个区域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划分,这时分区和小组活动便可以同时进行。 四 对比的结果与分析 丰富的环境刺激与个体的积极参与对开发潜能来说都是必要的,离开了个体的积极参与,环境刺激无论多丰富都难以发生作用。实验表明:在同样的环境中,活泼的婴儿的智商高于安静的婴儿,因为前者能主动地寻求刺激。

所以这个“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探索与思考”的评价标准就取决于孩子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没有明显的提高。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证明:其一尊重幼儿,发挥自主性;其二是发挥了孩子们的创造性。 1.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 老师把选择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充分体现了孩子的意愿。用各种各样新奇好玩的材料去吸引孩子的选择,不强加于孩子的意愿,用材料本身去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参与性。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己确定游戏的主题(要玩什么?),自己学会结伴(和谁一起玩?),自己决定游戏的场地(在什么地方玩?),自己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材料不够怎么办?不会玩的时候想什么办法玩出新的花样?),自己解决游戏中的人际纠纷(别人拿了这个玩具时,我该怎么办),自己决定使用材料(怎么玩?)。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现实中,常发现有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并不快乐,甚至有些痛苦的表情,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游戏,是老师让他玩这个游戏的。

在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还体现在幼儿可以选择不玩游戏,或者去玩声音很大的玩具,例:建构游戏、打仗游戏,这些都可安排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如果还是不喜欢的话,可以去盥洗室帮助老师洗涤东西。 小朋友在区域活动时,老师只做一名观察者,不对任何孩子指手画脚,除非他需要帮助的时候,这时你才是一名支持者,否则老师就是记录和观察者,对孩子投去的期盼目光,除了鼓励还是鼓励,除了肯定就是点头,让每个孩子相信自己,让他有信心把事情坚持到底,哪怕他在重复重复又重复,只要他不是坐在那里无所事事。

让幼儿自主游戏,首先是要更新老师的观念,有些老师总担心幼儿不会玩,喜欢手把手地教幼儿,这样不仅效果不好,也失去了游戏的价值。一个好的老师更多的时候是学会耐心地等待。教育者最应重视的是为孩子们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有良好的心理氛围,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才是开放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才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老师只是观察者、支持者而绝不是训斥者。

2.张扬个性、发挥创造性 幼儿的想象是既无边无际的,又是无意的。幼儿的创新思想并不是经过苦思冥想而得来的,往往是在轻松的环境中、游戏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它的价值在于敢想,而不在于想到什么。幼儿创造性地在自己已有认知的结构基础上去同化或顺应未知的知识经验、技能,所以幼儿理解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并非传递过程没有创造。所以在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就是老师的一种心态:耐心等待。

幼儿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希望不断有新的游戏材料可玩。其实每个人的创造就是:模仿+自己的主意=创造。小朋友学会玩材料后,老师就可鼓励幼儿自己创编新的游戏,可以是独立创编,也可以是合作创编。例:拼图游戏,第一环节小朋友先按图来拼,等每个图形拼好后,请小朋友自己创编拼,及时把结果画下来,或者是把图粘在纸上并写好名字,投放到区里,一是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也给同伴一个启示。

又例:小朋友玩大树妈妈的游戏时,开始是请小朋友把树叶插在树妈妈身上,看谁的树叶多,后来就在树叶上贴上图片,树叶插时按一定的方法来插,什么样的方法由小朋友自己来定。 3.在处理一般丰富环境刺激与专门学习训练的关系上,要分组和分区同时进行 丰富环境刺激能引发脑内普遍性的变化,而学习记忆训练只能影响脑内局部变化,由此可见,在日常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环境刺激与学习记忆训练虽然都能促进潜能的开发,但两者的作用是不同的。

丰富环境刺激引发了脑内普遍性的变化,因而它更有利于个体潜能的全面开发,但个别的专门学习训练也有利于个性某方面特殊才能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引导。所以,在早期开发幼儿潜能时,应提供以丰富的环境刺激为主。但个体脑部的刺激不能没有,或者是空白,在某些方面提供些针对性的刺激,更有利于其潜能的开发。所以适当地进行专门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思维训练中的求异思维、类比训练、分类训练、测量等等方面的训练,小朋友之间的合作关系,我们是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的。

在分区域活动开始时,我们会按人数把小朋友分成4个组,分别是太阳组、星星组、月亮组、彩虹组,每组人数是7人。每天会有一个组的小朋友进行分组活动,而其他的小朋友则进行区域活动。 例如:主题活动《鞋子》中,有一次排序活动训练,开始时请小朋友每人拿3只鞋子,请他们来排序,有的按大小来排,有的按高矮、还有的按左右来排,更有的按上下、前后来排,这时你会发现孩子们在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学习。

这时老师要求7个小朋友大家一起把手上的鞋,来排序。这时小朋友们自然而然地分成了3个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是因为人一般分的时候总是3~5个,孩子一般是四个人左右),一组是3个人,另一组也是3个人,只有一个叫子彬的小朋友对排序没兴趣,也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合作,他一个人拿着两只鞋子当车玩。老师观察到两个组里也有为首的和跟随的。两个组的排序也不同,一个组是按大小排的,另一个组是按高矮排的,在讲解后,两组小朋友被子彬的鞋子当车的玩法所吸引,于是老师及时调整思路,和孩子们一起说说鞋子有什么用?还可以怎样玩?这下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的把鞋子变成了船,有的变成了鳄鱼的嘴,还有的变成了升降机,有的2只鞋子变,有的3只鞋子变,更有的4只鞋子一起拼,当然是2个人合作,他们的设计比老师的设计意识还强。

下课了小朋友还不想结束。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幼儿的主体性表现在对老师教育活动的反作用。幼儿对老师所选择的教育内容,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包括情绪情感、语言和行为等对老师的教育活动进行反馈,从而在老师作用于他们的同时反作用于老师,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调节着教师对他们的教导。一个好的老师就应该随时根据幼儿表现出的专注、积极发言和积极运用各种参与性动作状态,来判断自己活动内容是否合适。

要知道,来自孩子们内心的积极情绪情感、语言和行为反应,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无形但又是实实在在的巨大动力,教师由这样的反作用中体验到了作为教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如果孩子表现出注意力分散、无关语言和动作增加,甚至捣乱或攻击他人等,这时老师就要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甚至有些内容还要删除。这就是所谓的随机教育。因为孩子对不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经验水平和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则不予配合,当幼儿的积极配合反作用于老师后,会进一步促进老师的教学愿望和积极性,推动着整个活动的有效化和最优化。

这个活动专门训练的是孩子们的排序,一般大人认为排序只有大小、前后、左右、上下,没想到孩子们在拼鞋子的过程中还有立体方位和整合的概念,也许他们不知道专业名词,但他们的创造不仅带给了他们自己惊喜,还带给了我,这位老师的惊喜。 区域活动体现的是一种自由想象和创造精神,一种平等精神,一种自主精神,一种过程本身就是结果的非功利性精神。由此可见,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平等意识、创造精神、交往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自律习惯、关心照顾他人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而这些正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高照〕

以下为关联文档:

激发中班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有效性策略——运用“教学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丰富社会经验,在促进幼儿发展中,激发幼儿学习、探索自然等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创造力的重要途...

根据幼儿的问题和兴趣引导幼儿逐步的探究伴随着春天的到来,紫藤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办公室往下看,能看到紫藤的上面已经有了一些花苞,这是我们幼儿园最有特色的地方。于是在户外探究的时候,我引导幼儿去观察紫藤,发现紫...

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小班幼儿愉快自主探究的尝试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型,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教育必须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培养出善于学习,善于质疑,具有自主探究精神,能独立提...

促进幼儿探究实践的渠道自然角是幼儿感兴趣的场所,只要一来幼儿园,孩子们都会去自然角 张望 。其实,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观察欲望,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等着我们去发掘。以往在创设自然角时,不...

论幼儿园音乐区域环境创设《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太仓艺术幼教中心 南园幼儿园 蒋婷, 音乐区域是幼儿自主发展艺术能力的空间,也是音乐集中教学活动有效延伸和拓展的平台。在阅读这本《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其中音...

主动反思、主动探究伴随着元宵佳节的万盛灯会,我们又将开启新的篇章。不禁感叹时光岁月匆匆流逝。回顾上学期共同走过的历程,忙碌中带着收获。无论是接待展示,还是幼儿园的任何任务,我们都保质保量...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个别探究材料提升方案“全科学与全艺术”课程个别探究材料提升方案 班级大一记录 活动名称制作心意卡 活动领域健康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通过制作心意卡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拓印以及剪的动作。 间接...

学会探究儿童的想法——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教师的谈话是为了促进儿童成长,培养其独立性和学习能力,拓宽儿童对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和理解,而不是为了考察儿童知识或是控制他们的思考和行为,那种只是为了找到一个正确答案...

大班额、小空间下的区域环境创设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 自由、自主、宽松、愉快 的活动形式深受幼儿的欢迎,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