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幼儿园的婚礼,因势利导or揠苗助长

09月1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因势利导培养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作为融保育和教育为一体的学前教育...+阅读

新闻链接 :前不久,郑州一家幼儿园为100多个孩子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婚礼完全按照大人结婚的程序举行,园长在接受采访时说,3~6岁的孩子中,不少进入“婚姻敏感期”,这么做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此消息一出,有不少人拍砖,觉得荒唐,那么家长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观点1:树立健康的婚姻观,倒不妨从父母自身言传身教做起 发言人:彤彤妈(家有3岁半的女儿) “爸爸王子,舅舅王子,快来跟我结婚呀!”客厅里响起稚嫩的童音,一听就知道, “彤彤公主”又在“逼婚”了。

自从几个月前彤彤看了白雪公主、睡美人等动画片,“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的结局深深地影响了她, “我们结婚吧”也成了彤彤常挂在嘴边的词。 3岁半的孩子对于“结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但能感觉到,只有对发自心底喜欢的人,她才会想要与之“结婚”。所以,对于孩子这种天真无邪的情感流露,家里人也都很自然地接受着,并未过多干涉。可是,当看到郑州这所幼儿园为孩子举办“集体婚礼”后,我对幼儿园这种做法是否能够取得正面的教育意义,还是画上了大大的问号。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充满童趣的,虽然嘴上会说“喜欢你”、“和你结婚”这样的词语,但还是把这当作一种游戏的方式。“婚礼”这种属于成人的仪式和场景离孩子们还是远了一些。 树立健康的婚姻观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绝不可能在一次人为的仪式中收到效果。难道要那些参加了婚礼的孩子们从此就对自己的“另一半”负责一生?无非是一场表演给家长们看的闹剧罢了。

如果真希望在“婚姻敏感期”为孩子树立健康的婚姻观,倒不妨从父母的言传身教入手,家庭的和谐美满,父母间相亲相爱、相敬如宾,才是给孩子最大的财富,为孩子带来的正面影响才是终身的。 观点2:孩子的早熟是成人造成的 发言人:果果妈(家有3岁半的儿子) 在表明我的态度之前,先说一个果果的故事。那天我在妈妈群里聊天,一位妈妈说起自己跟女儿开玩笑,对孩子说:“如果我跟你爸爸离婚,你跟谁?”没想到孩子当时愣住了,继而抱住妈妈大哭,哽咽着说:“我不要你们离婚!我要你们在一起!”晚饭后,我一时兴起也问了果果同样的问题。

果果抬起头自然而然地回答我:“我跟你在一起。”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我再次确认了一下:“你跟妈妈在一起,那爸爸呢?”果果仍轻描淡写地回答:“爸爸也跟妈妈在一起啊!”哦,至此我明白了,在果果的心里,他不知道离婚这个概念,更不明白爸爸妈妈离婚会给他带来怎么样的变化,所以他不会有过激的反应。 再后来,我跟那位妈妈沟通了一番,得知她的女儿平常是老人带的,老人曾跟她说过爸爸妈妈吵架你跟谁啊?爸爸妈妈离婚你跟谁啊?结果孩子渐渐明白了离婚的涵义,才会表现得很激动和害怕。

由此联想到幼儿园的“集体婚礼”,作为适龄小朋友的妈妈,我的感觉只有诧异和愤怒。没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对任何事情好奇,包括小朋友间的喜爱,对婚姻家庭的认知。但这种喜爱和认知是自然状态的,不带有任何成人色彩的。他们对伙伴间的喜爱更多出于兴趣和性格的一致,而非性别特征,比如,果果在幼儿园的好朋友就很多,有男有女,他都喜欢,跟他玩得来的、兴趣相投的都是他的好朋友。

我不知道,如果我告诉他何为婚姻、何为男女之间的喜爱,他会有怎样的想法。我也不想这样过早地干预他的思想,随着年龄的增大,随着认知能力的增强,孩子们会渐渐了解这些,何必打乱这种自然的节奏呢? 如果按照新闻中这个园长的说法和做法,给孩子们举办了“集体婚礼”,是不是还要给感情不和谐的孩子们办理“离婚手续”呢?我真担心这100多个孩子的“婚后”生活啊…… #孙莉莉月眉:游戏,请保持对幼儿意图的尊重。

有部分孩子在对成人世界观察后会做模仿约会、结婚,以及日常家庭生活片段的扮演游戏,这是幼儿已有经验的展现。但园方组织“集体婚礼”是对幼儿自发游戏的过度放大和干预。 #中青报:莫让孩子成了取悦大人的“宠物”。从武汉车展上的儿童车模到郑州幼儿园为孩子举办的“ 集体婚礼”,在幼教专业人士看来,都在摧毁童真,违背儿童成长规律。 #彭晓辉: 孩子有玩“结婚游戏”确乎不假,这只是自得其乐、满足性好奇的嬉戏。

但是,由教育者组织,完全按照婚礼的议程完成仪式,这个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与组织孩子扮演“医生病人的游戏”是完全不同的。这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了婚姻可以做游戏的观念。 #某网友:这难道是想证明一个真理,婚姻是场儿戏? #盒子世界:孩子需要进行性教育,但性教育需要良好的载体,更需要循序渐进。

以下为关联文档:

揠苗助长的新式幼儿园The New Preschool Is Crushing Kids1 如今,“让孩子们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越来越为人所诟病,看看现在幼儿园和学前班里的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背负沉重的学业负担,恨不得十八般武...

因势利导培养幼儿音乐素养音乐是生命的旋律。有了音乐,生命才如此丰富、厚重;有了音乐,生命才如此美妙动人。人的音乐细胞应该在婴幼儿时期就得到培养。在婴儿时期的孩子通过《摇篮曲》以及一些优美的、...

对孩子揠苗助长后患无穷有一名大一的学生,为了进入士官学校,休学在家准备考试。但是在今后的人生道路规划方面和父母有了分歧,于是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在接受治疗期间,这位学生到我这里来倾诉。 “尽...

“精力过剩”需因势利导在学龄前幼儿中,精力过剩所占比例不小于10%。精力过剩的孩子大多聪明好动、反应灵敏、好奇心强、感情丰富,但往往比一般同龄孩子更为顽皮。此外,过剩的精力由于找不到正常、足...

孩子精力过剩需因势利导给他一些“障碍” 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爸爸妈妈或老师可以让他们参与比同龄人更需要体力、智慧的活动和游戏,或向他提出较难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他的精力得到良好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