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幼儿园美术作品赏析过程分析

09月16日 编辑 39baobao.com

[赏析中班幼儿绘画作品《蜗牛赛跑》]该幼儿开始会一个或两个图形组合与线条组合,分辨它们的大小和它们之间上下左右的位置,表现的图像处于水平或垂直的状态。会有意识的调换颜色,并已开始注意与客观事物的固有色相...+阅读

【摘要】:绘画是幼儿的第二语言,而对其作品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孩子审美能力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以往的鉴定式、总结式的评价不能适应现代幼儿发展的需要,我在教学中根据幼儿园现状积极探索美术作品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确立了多元化评价幼儿美术的方法。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有效地组织美术欣赏教育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作灵感,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化 评价 理解 鼓励

(一)、幼儿美术欣赏艺术教育内容的选择 美术欣赏涉及到对美术作品形式的感受,意义的领会等方面的内容。三至六岁的幼儿,喜欢画面上所描绘的物象完整,环境单纯而不杂乱。在表现技法上,他们喜欢用笔简练、形象突出的作品。对于造型奇特、形象美观的图案、色彩鲜明的动物、人物尤其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欣赏活动中,必须遵循高度艺术性与幼儿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了解他们的欣赏习惯和心理要求,结合他们的实际,选择他们能理解的美术作品。 第一,选择作品要注意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

1、抽象性作品的选择,抽象画虽然既没有真实的物体,也没有具体的人物,有的只是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的不同组合,但这些 “有意味的形式”的东西恰恰最容易为儿童所理解、欣赏和接受。如米罗的《人反鸟一石子》;蒙德里安的《棋盘》等抽象作品是一大内容。在欣赏过程中,幼儿对抽象作品所作出热烈反应,他们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他们就作品所表达的意象和情感表现所展开的丰富想象,让人惊叹!

2、具象性作品的选择。教师选择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把握的作品。如米勒的《伏乐加河上的纤夫》等一些作品,一方面儿童可以通过这些人物的神态和身体动作来感知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及整个画面的色调、构图等方面来感受作品的意韵。教师在欣赏过程中不必苛求完全按照作者的原意来理解,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作品进行解释。

3、选择作品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美术作品多如繁星,难以计数,教师必须对众多的作品进行认真的比较,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作品。这些作品必须能为幼儿理解和接受,其色彩和形象必须受幼儿欢迎和喜爱,其艺术境界必须能够对幼儿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这样的欣赏作品才能够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如欣赏同伴成功的画,幼儿在欣赏同伴的作品时,对反映他们自己生活内容的图画感到特别亲切。可以拿大班幼儿的画,给小、中班幼儿欣赏,从幼儿最敏感的色彩开始,激起幼儿自己创造的欲望。

(二)、教育活动模式的实施

1、集体欣赏活动形式 这是欣赏活动最主要的组成。即教师预设、教师组织的集中的全班或小组的活动。 ①教师:作为教师本身,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先理解美术作品各部分的意义,再根据各部分进行整体意义的解释,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合理的解释。这种对整体的理解又反过来加强儿童对作品各个部分的理解。 ③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因对象而异。幼儿园大、中、小都可以开展美术欣赏教学,但由于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各年级的欣赏教学形式与内容深度可以有所不同,小班欣赏重在感受和理解,以激发其对美术兴趣为主。中、大班幼儿则应在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现和创造。可以按观览欣赏―理解和感受―绘画或操作―展现作品的模式进行教学。

2、个体欣赏活动形式 教师创设欣赏或操作的环境,幼儿个体自选的或自发生成的欣赏或操作活动。包括活动角的活动,户外的参观活动,绘画日记等。绘画日记,是幼儿独特的一种形象语言,可以通过它来记录生活,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进行记录。记录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美的体验。

(三)、活动的指导方法

1、对话法: 在美术欣赏教学实施过程中,最主要运用对话法。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平等的对话关系是对话能够进行的条件,也是儿童乐于对话的前提。教师必须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幼儿在美术欣赏中常常会感受到教师意想不到的东西。

2、多媒体辅助法: 在对作品某些特色作感受和体验时,往往受固定画面的限制,不能比较。多媒体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作品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互动性,把作品中大量的黄色改成其他的各种色彩,让幼儿强烈感受到在作品中,橘黄色体现了盛开的向日葵,黄黑色体现了凋谢的向日葵…等等。

四、效果

1、美术欣赏艺术教育的实施,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首先这丰富了幼儿的感受美。教师带领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如,带领幼儿嬉戏于自然美景中,引导他们欣赏鸟飞蝶舞、小桥流水、蓝天和彩虹、鸟语蛙鸣,使他们领略大自然的万千气象,无限风光;带领幼儿徜徉于优美的生活环境中,引导他们观赏整洁美观的室内布置、丰富多彩的节日装饰、色彩艳丽的绘画、造型优美的雕塑、生动有趣的玩具各具特色的亭台楼阁,这些都能唤起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神住,丰富他们对自然与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2、美术欣赏艺术教育,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之后,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而且,绘画日记、操作表现等活动都有助于幼儿语言的表达。给予幼儿在做中说、做后说的机会,符合幼儿思维的特征,让说话变得简单,变得容易,从而增强了幼儿说的兴趣,满足了幼儿说的需求,提高幼儿说的能力。 结语: 总之,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活动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学,它需要连续的不间断的坚持,每一个活动都不可能是最完美的过程,教师要勇于面对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共同探讨、总结反思,才能在实践研究中成长,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也不断的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晋.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画法(M).西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2] 鲍诗度.西方现代美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3] 毛岱宗等.中国高等院校美术.设计教材.油画(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4] 卢浮尔博物馆藏画(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5] 刘秉江.丁绍光现代重彩画集(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 [6] 贾德江.高润喜现代重彩(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 [7] 本社.油画家工作室报告 解读当代.(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8] 李守真等.凡高画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9] 罗锦铨等.米罗画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10] 罗锦铨等.毕加索画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中班阅读活动《在一起真好》观摩赏析观摩赏析浦南幼儿园沈老师老师来我园上的中班阅读活动 《在一起真好》活动目标:1、 结合课例感受活动的创新,拓宽教师教学设计的思路。2、 提高教师围绕教研目标进行评析的...

幼儿园美术赏析活动的选材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但是,在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活动中,存在...

儿童线描画赏析绘画是幼儿喜爱的一种艺术活动,其源于图画是由色彩的线条和色块组成,孩子们热衷于用五颜六色的彩笔涂涂画画来渲泄内心的情愫和对美的表现,然而线描画的清秀、隽美和含蓄夸张被...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