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这六件事不要指望老师教给孩子,而是应该由家长来教

08月28日 编辑 39baobao.com

[父母必须教给孩子的三个道理]◆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即是说不必为过去的事情的而感到烦恼。当然,犯过的错和疏忽都是我们的不对,可是谁不曾犯过错呢?就算是拿破仑在他所有重要的战役中他也输过三分之一...+阅读

不少家长在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总是会习惯性地对老师说,我们家孩子就交给您了啊,拜托了!似乎在他们看来,把孩子交给老师就可以了,做家长的只要站在身后,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支持就行了。

然而,涵妈对此不以为然。完全将孩子托付给老师,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家长的责任,最后却大大加大了孩子成为问题少年的几率。

毕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校,老师要管很多学生,不可能每个都顾得到。况且,老师能教的顶多是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以外的才是生活,而这必须要靠家长自己。

1、温馨的成长环境

我们都知道,孩子上学以后,在学校呆的时间有时候可能比在家还多。虽然,好的学习环境可以由学校提供,但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却只有家庭才能做得到。

我有一个朋友,她女儿今年才12岁,就已经嚷嚷着不想上学了。爸爸跑到学校去咨询,以为是哪个老师管教太过,让孩子讨厌学习。后来,在跟女儿的多次交谈中,才慢慢了解到,原来女儿不想上学是因为爸妈总是吵架,让她没法专心学习。而一考差了,就要接受各种盘问和训斥。

生活中这种事虽然不多,但常见的是,很多孩子到了学校就想逃学,或是厌学,甚至轻生,做出种种不可思议的事。

看似是老师没管教好学生,实质上却是家长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倘若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孩子也不会厌世轻生;倘若父母生活作风良好,积极上进,孩子也不会自甘堕落;倘若家庭氛围温暖,轻松有爱,孩子也不会心生怨怼。

2、读书的兴趣

在学校,老师可能会给孩子罗列很多读书清单,不时告诉孩子要好好读书,多看点书,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

然而,给孩子再多的书都不如让孩子培养起喜欢读书的兴趣。这点,我相信家长往往比老师更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著名的作家和学者,往往都是出自书香门第。比如,周恩来,陈道明,林徽因等等。由于从小就饱读诗书,将读书发展成了一项乐趣和爱好,甚至是专长。长大后的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还依靠这个专长发展成了事业。

不难发现,之所以他们能够在读书上有所成就,归根结底还是得益于父母发挥了功力。

毕竟,读书的乐趣是可以慢慢发现的,读书的习惯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在一个家庭里,倘若父母都是手不释卷,笔耕不辍,难保孩子不会效仿多读些有益的书。

3、良好的生活方式

我们都知道,在学校很多时间都是一致的,固定的。到饭点了,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去食堂吃饭;上课铃声响了,所有的学生都得坐好准备上课;而熄灯了,所有的学生又得按照时间睡觉。

虽然学校的统一作息时间能在短期内帮助孩子养成一个早睡早起、按时做事的好习惯,但是要让孩子养成一个受益终生的生活习惯还是必须要依赖家长的督促和引导。

比如,之前我就见过不少孩子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状态:在学校,按照规定起床睡觉学习,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床铺自己铺;而一回到家,立马就大变样了。不仅熬夜赖床,不学习,而且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了。

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还是在于家长的包办与纵容。

其实,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首先家长自己要做到以身作则。其次,多对孩子加以管束,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尽量不代替。

4、强烈的安全意识

几乎所有的老师在孩子进出学校前,都会嘱咐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然而,即使老师说的再多,如果家长仍旧带着孩子闯红灯那也是白搭。

毕竟,老师只负责孩子在学校内的安全,而管不了校门外的情况。更何况,即使是在校内,老师也做不到24小时全方位监督。

因而,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还是要靠家长来做到。

比如,从小就对孩子进行一些生命安全规则的教育。在带孩子过马路时,坚决不去闯红灯、逆行。并且,告诉孩子要学会分辨,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求助和东西,更不要跟着陌生人走。

同时,多给孩子上一些生理安全教育课。告诉孩子自己的身体不可以随意外露,更不可以让别人触摸侵犯等等。只有从小就对孩子树立各个方面的安全意识,孩子的生命及身体安全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5、优秀的学习习惯

很多在考场上能多次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有学习的天赋,而是有一个优秀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老师能教给学生这道题的解题方法,那道题的学习技巧,但却教不了孩子怎么去养成一个优秀的学习习惯。

可以预见的是,在一个家庭里,习惯是会相互传染的。通常来说,父母有着怎么样的学习习惯,孩子往往也会发展的相似或雷同。

父母做事磨蹭,孩子多半做作业也没时间观念;父母写字潦草,孩子多半写字也不会端正;父母喜欢做笔记,孩子多半也会喜欢整理和记录。

6、待人接物的能力

身处学校,孩子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多是书本知识。然而,只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比起一个书呆子,会妥善地待人接物的人才显然更受社会欢迎。

毫无疑问,家庭是孩子最先开始接触其他人的地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生活向导。

比如说,来客人了,教会孩子怎么去招呼,怎么去泡茶;带孩子坐公交车,教会孩子怎么礼让老人;带孩子去儿童乐园玩,告诉孩子怎么和小朋友和平相处,互相分享。

如此,不难发现,孩子这些基本的待人接物的能力其实是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可以有意培养的。

当你不断提升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时,她也会变得更容易与人相处,性格也会变得更加活泼大胆。

孩子的学习虽离不开老师,但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父母。作为家长,与其等着老师对孩子负责任,不如自己先对孩子尽责。

毕竟,老师只是老师,永远替代不了父母的作用。有些事,父母必须要亲自来。

以下为关联文档:

5件事情,你必须教给孩子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周围交往的人、生存条件可能会变,但一个好的习惯却不容易改变。所以父母能给孩子的不一定是优越的物质环境,也可以给孩子培养和熏陶一些好的习惯,这些好的习...

教给孩子8种交际方法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与其他小朋友好地相处,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下面我们为家长介绍8种方法,你不妨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人际关系方...

指望这些方法提高孩子抵抗力,方法正确事半功倍!宝宝生病是最让全家人揪心的一件事,为了让宝宝少生病,爸爸妈妈们总是想方设法的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但一些看似稳妥的方法,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归根究底,只有采取科学的措施,才...

娃娃偏食成性整治法宝教给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食物,有的人喜欢吃辣,有些人喜欢吃甜。幼儿也是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那么,当幼儿出现偏食,当均衡饮食成为难题的时候,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幼儿出现...

新生BB耳朵怪重塑方法教给在孩子们刚刚出生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睡眠姿势,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导致了孩子们的耳朵形状不好的情况。在这个时候,很多的父母都希望有一种方法,能够有效的重塑孩子们的耳朵。那...

父母应该教给宝贝哪些原则4、以恰当的方式让宝贝了解男女的区别 一般从1-2岁开始,宝贝就会注意到男、女身体上的区别。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2、3岁的宝贝开始询问与性别相关的词汇。当宝贝询问:“妹妹为...

小动物,教给宝宝好本领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跟孩子大讲道理的时候,他往往一句也听不进去。当孩子听不进道理时,父母不妨换个说教方式,利用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跟他讲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物故事...

宝贝学走路别指望学步车俗话说:“七滚八爬周会走”(孩子7个月会滚,8个月能爬,一周岁就可以走路了)。而教宝宝学走路可不是件轻松事儿,常常累得父母腰酸背疼。于是,很多妈妈早早准备好学步车,孩子才刚能坐...

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往方式今天在空间里看见了两段留言:家长:我爱小天使456空间宜香儿给她的一段留言 赵老师,杨老师,今天我家天宇宝贝的脸又被别的小朋友挠了,这次挠的更厉害,三个地方(在幼儿园我没仔细看)也...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