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孩子的父母是可怜的]许多家长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宠爱有加,在孩子犯错误或者失败时恶语相向,这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父母爱的是他的成绩而不是他,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归属感。长此以往会引起孩子对父母的怨...+阅读
中国古文有一句话,“恩里生害”。即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恩情,可是爱孩子爱得太过了,反而却害得孩子不能自立了。爱的本质是给孩子自由、宽容和欣赏,而溺爱带给孩子更多的则是限制,它妨碍了孩子试图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
你真的能分清爱与溺爱之间的界限吗?
“无条件的爱”,这个词,
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不陌生了吧。
现在随便翻开一本育儿书籍,基本都会提到这个词的。
但我相信,很多父母和我当初一样有个困惑,
无条件的爱和溺爱有什么区别啊?
孩子还是需要管教的,不能一味无条件的爱吧?
我当初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在养育小D,
这个答案也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年的认识吧。
溺爱:“取悦型”家长的误区
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孩子快乐,
但当我们把希望孩子时刻快乐作为养育的终极目标时,
这就是“溺爱”的温床。
我们这代的情感教育是缺失的,
从小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孩子不哭”,
所以我一直以来对情感是有偏见的,
认为开心愉快是好的,难过愤怒是不好的。
其实这样的潜意识很容易造就 “取悦型”家长,
他们不希望孩子哭,更见不得孩子哭。
于是,只要孩子一哭,马上就缴械投降,
把之前学到的所有育儿知识都抛在脑后,
第一反应就是:如何让孩子不哭。
这个应激反应是很危险的,它只是一直在掩盖问题:
孩子得不到玩具哭了,马上买一个;
吃饭时想要看电视,一哭马上打开电视机。
它没有教会孩子怎样与他人、与世界有效地互动。
长久下来,会给孩子一个错觉:
外面的世界是围绕着我的,
而且是围绕着我的哭声建立的,这就是自我中心,
这就是溺爱造成的结果。
有条件的爱:
将爱作为教育孩子的交换条件
我小时候有段时间是外婆带的,
外婆最习惯说的话就是:
“外婆带你很辛苦的,你一定要懂事、成绩好,
不然外婆就不喜欢你了”。
这其实就是最典型的“有条件的爱”,
这让我很小就明白,
外婆对我的爱是要基于我乖、我成绩好。
我那时的确是很乖,成绩也很好,
但现在回想起来,
我其实是缺少爱的滋养的,我更多的是害怕。
另外一种更加极端的就是威胁,
比如,“你这样,父母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你这样要气死我啊!”。
要知道,再顽劣的孩子他们都是爱我们的,
对孩子最大的惩罚莫过于说这样的话,
这是用爱在绑架孩子,给孩子深深的愧疚感。
有条件的爱,根源其实是界限感模糊,
分不清“对事”和“对人”的区别。
孩子一定会犯错,但我们需要时刻让孩子明白:
“妈妈仍然爱你,但我不喜欢你这个行为”,
而不是因为孩子的一个行为,全盘否定孩子这个人,
更加不应该把爱变成让孩子听话的筹码。
说个题外话,
在生活中,学会区分“对人”还是“对事”,
真的可以减少很多无谓的争吵或者生闷气。
多少夫妻间一吵架就开始人身攻击,
其实就是气头上把“对事”变成了“对人”。
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关系互动模式,
即以交换和威胁为条件的互动。
比如我们总能听到有些人喜欢把“分手离婚”挂嘴边,
“你再XX,我们就分手”,但其实他并不是真的想分手。
有条件的爱更容易让孩子的自信心受损,
就像我自己童年的这段经历,
当我尽了最大努力却没有达到外婆的要求时,
我其实是感到自卑的。
这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从骨子里认为自己不够好,
“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无条件的爱:情感上温柔,执行时坚定
谈到无条件的爱,想必大家都知道,
今天就不再多谈这个概念。
我想和大家谈一下,在管教孩子时,
怎么做才是真正地践行“无条件的爱”。
我以前写过很多管教孩子的文章,
里面提到过无数次“温柔而坚定”这个词,
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注释了。
比如,我家给小D执行的零食规则有一条是:
零食只能在零食时间吃
(一般是上下午两次),
而且必须坐在餐椅上吃。
小D有段时间在吃正餐的时候会要吃零食,
我就会重申我们的零食规则:
“现在在吃午饭,零食只能在零食时间吃,
午饭时间没有零食。”
她肯定会反抗啊,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碗和食物全部扔在地上,
然后自己大哭大叫起来。
这时,我会温柔地接纳她的情绪反馈:
“嗯,我知道你很生气,
因为你很想很想吃零食,最好马上吃到。”
但同时也很坚定地执行规则:
“可是妈妈告诉过你,零食只能在零食时间吃。
我们需要先吃完午饭,然后去午睡,
睡醒了我们就可以吃零食了。”
这些说完,小D还是会很难过,
拼命地哭大声叫,我会继续温柔平静地告诉她:
“我知道吃不到零食,你很难过。
你可以哭一会,妈妈陪着你,直到你平静下来。”
然后我会观察她的哭声,
如果发现她的哭声有转弱的趋势,
我会及时说:“我们需要让身体平静下来,
深呼吸,吸气——吐气——,
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平静下来。”
这整个过程,我接纳了小D的情绪,
而不是去制止她不许哭。
但我是用爱陪伴着她,去度过这段不好受的情绪,
并且告诉她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对情绪控制,
以及温柔的语气本身都是在向她演示如何控制情绪)。
同时,我并没有因为她的哭而妥协,
或是放弃规则的执行。
在整个过程中,小D能感受到我的爱,
以及我对她的接纳,
即使是她的坏脾气我也是接纳和理解的。
更重要的是,她也开始明白,
世界真的不是围绕着她转的,
有些规则尽管不让人开心,但却需要遵守。
而这点上,很多父母却常常容易弄反了。
孩子一哭,他们情感上是粗暴的,
“不许哭,怎么这么不听话?再哭,妈妈打你了”。
但执行上却是软弱的,当孩子继续哭,
哭到最后他们没招了,就会说,
“好好好,那你不要哭了,妈妈去给你拿零食。
这次吃完,下次不吃了哦”。
或者运用哄骗,
“你现在把饭吃了,回头我给你买汽车模型”。
但我们都知道,孩子这次吃完,一定还有下次。慢慢地,你觉得自己管教不好孩子,而孩子也开始知道自己哭声的威力。最关键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孩子并没有得到爱的滋养,他接受到的是:妈妈在威胁我不哭,我可以进一步用哭来威胁她。
无条件的爱,爱本身是没有条件的,
但对孩子的行为是有要求、有约束、有规则的。
无条件的爱,是不能拿爱当作交换条件的,
而应是父母出于爱、带着爱去教育和引导孩子。
爱的态度应该无条件,但爱的方法却需要有策略的。
温柔而坚定,情感上温柔,执行时坚定!
以下为关联文档:
过分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许多父母、老师打来电话或登门面谈,哭诉孩子的无情。 一位妈妈说,平时我对儿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可儿子对我却非常冷淡。我过生日那天,朋友往家里打电话。恰巧我不在家,儿子接的电...
单亲不是溺爱孩子的理由单亲不应成为溺爱的理由 王世意教授分析说,离婚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影响深远,很多单亲家庭的家长认为孩子因为爸爸或妈妈不在身边很可怜,从而对孩子特别溺爱。不讲原则的爱,久而...
母亲别溺爱男儿当自强调查发现,个别家庭中儿子与母亲的关系过于亲密,“恋母情结”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母亲别溺爱 男儿当自强 “恋母情结” 指儿童在某一时期,会对母亲产生过多的依恋行为。 这...
以孩子为中心时不要溺爱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溺爱子女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生活...
溺爱养出5类问题宝贝什么是溺爱综合征? 溺爱综合征是现代社会新生的一种疾病,常发生在2岁以上的独生宝宝中。因为大人对宝宝溺爱、备加保护或放纵,宝宝成了家里的“小太阳”,过度保护将导致宝宝出现...
鼓励不等于称赞,如何把握很多人会以为称赞就是鼓励,鼓励就是称赞,其实不然。当孩子表现好,我们很容易就会表扬或奖励他们,但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或自我感觉不好时,我们该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要知道,那正是他们...
如何把握孩子的培育时机团团爸爸,一身学者气,在我们和团团妈妈沟通的过程中,他只是安静的听着,很少插话。团团妈妈对团团爸爸的评价就是:团团爸爸很聪明,很有工作能力和想法,但是不会生活、不懂生活,和他在...
幼儿多病是溺爱惹的祸饮食过精,营养不全营养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除了必须供给足够的热能与各种营养素之外,还要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多吃些蛋白质之类的食物,会长得快...
依赖性人格障碍家长溺爱孩子所至家长谨慎溺爱孩子,溺爱会让孩子染上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会严重妨碍孩子的发展与成长,请各位家长加以重视。 依赖性人格障碍-家长溺爱孩子所至。家长谨慎溺爱孩子,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