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镇潜、熄风药和方剂

12月19日 编辑 39baobao.com

[中药方剂泻下剂十枣汤]〖方源〗《伤寒论》:“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释名〗仲景以十枣命...+阅读

凡具有镇静安神或平肝熄风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镇潜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统称为镇潜剂。镇潜法就是运用具有镇静潜降作用的方药治疗心神不宁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症的一种治法。

凡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等作用的药物称熄风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称熄风剂。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中风、头晕目眩、惊风、癫痫和破伤内,以及热性病热极生风和子痫等病证。

临床应用本类药物时,还应根据病因适当配伍有关药物如因热引起的,配清热泻火药;因痰引起的,配化痰药;因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引起的,配滋补肾阴药。还应注意脾虚慢惊病人,羚羊角、玳瑁等寒凉药当忌用;血虚阴亏病人,又当慎用偏于温燥的全蝎、蜈蚣等。

前人有“诸风掉眩、毕属于肝”之说,故镇潜熄风药多入肝经。本类药物药性多属寒凉而主沉降。

一、镇潜、熄风药:

一)镇潜药

(一)龙骨《本经》

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骨骼的化石(龙骨)和齿和化石(龙齿)。主产于河南、河北、山西、内蒙等地,入药打碎生用或煅用。

处方用名:龙骨、煅龙骨、生龙骨。

药用部分;骨骼化石。

性味:甘、涩、微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等证,多与白芍、牡蛎、代赭石配伍,如镇肝熄风汤。

2.能镇静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健忘、惊悸、多梦等证。多与远志、朱砂、牡蛎等配用。

3.煅用长于收敛固涩,用于遗精、盗汗、崩漏、带下、久泻不止等证,常与牡蛎、山药、沙苑蒺藜、芡实等配伍;治带下赤白及月经过多,可与牡蛎、海螵蛸、山药等配用;治虚汗,常与牡蛎、五味子等配伍。

此外,煅龙骨研末外用,有吸湿敛疮作用,可用于湿疮痒疹及疮疡溃后久不愈合。

用量用法:15-30克。入煎剂宜先煎。外用适量。收敛固涩煅用,其他生用。

参考资料:

主含碳酸钙。另含少量的铁、镁、铝、钾钠及氯、硫酸根离子,所含钙盐吸收后有促进血液凝固,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的兴奋等作用。

附药:龙齿

与龙骨来源相同,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牙齿骨骼化石。采掘龙骨时即可收集龙齿。碾碎生用或火煅用。

性味:涩凉,功能与龙骨相似,重镇安神作用较强,而收涩作用较弱,用量同龙骨。

(二)牡蛎《本经》

为牡蛎科海产动物牡蛎的贝壳。产于沿海地区。入药粉碎生用或煅用。

处方用名:贝壳。

性味:咸、微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软坚散结。

主治与应用:

1.平肝潜阳:治肝阳上亢所致的惊悸不安、烦燥失眠、头昏目眩及惊痫发狂诸证,常与龙骨、龟板、石决明、代赭石等配伍,如镇肝熄风汤。

2.收敛固涩:煅用治虚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吐血、吐酸。如牡蛎散治虚汗。

3.软坚散结:可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等证,常与浙贝母、玄参配伍、如消瘰丸。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以治肝脾肿大,常与丹参、泽兰、鳖甲等配药使用。

此外,本品有制酸作用,可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等。

用量:15-30克。

参考资料:

1.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钾及氧化铁等。

2.含有大量钙,有制酸作用,可用治胃酸过多证。牡蛎与苍术同用治小儿钙质缺乏而引的佝偻病效果良好。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中药方剂清热剂犀角地黄汤〖方源〗《千金方·卷十二·呕血第六》 “犀角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淤血,面黄,大便黑,消淤血方”。〖组成〗 水牛角 [30g] 生地黄 八...

中药方剂泻下剂舟车丸〖方源〗刘河间方录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原书立方者的意图:“河间舟车丸治一切水湿盅腹,痰饮癖积,气血壅满,不得宣通,风热郁痹,走注疼痛及妇人血逆气滞等证。”〖释名〗方名...

中药方剂理血剂复元活血汤〖方源〗 《医学发明·中风同堕坠论》治从高坠下,恶血留于胁下,及疼痛不可忍者。被过滤广告 黄帝针经云: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行下于胁,则伤肝。肝胆之经,俱行...

中药方剂治风剂小活络丹〖方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治诸风》〖组成〗 川乌 炮,去皮脐 草乌 炮,去皮脐 地龙 去土 天南星 炮 各六两 [各6g]乳香 研 没药 研 各二两二钱 [各5g]〖用法〗 为细...

中医纯中药方剂作为螯合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等痿症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症;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及药物。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症,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

中药方剂和解剂防风通圣散〖方源〗《宣明论方》共15卷,首载《内经》所记各病,次列诸风热杂病17门,每门各有总论,治法多用凉剂。 〖组成〗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硝 各半两 [各6g]...

中医方剂趣味记忆第一章第一章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干妈贵姓? 桂枝汤《伤寒论》:大芍炒姜汁。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小青...

中医方剂趣味记忆第四章第四章 清热剂 一、清气分热 白虎汤《伤寒论》:师母干净。/白虎精食母肝。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草人半夜卖米糕。 二、清营凉血 清营汤《温病条辨》:乔皇帝住西单卖银元。/乔...

中医方剂趣味记忆第八章第八章 补益剂 一、补气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夫人赶猪。/白老夫人。 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四君子加陈皮。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任夫人一早要接编百草...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