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急需处理]下列颅脑损伤急需处理的是EA.脑震荡B.顶部的凹陷骨折,深度达1.5cmC.颅底骨折引起外耳道出血D.开放性颅脑损伤,脑组织外溢E.颅内血肿并脑疝形成脑震荡治疗原则:1.脑震荡...+阅读
1. 解释逆行遗忘(近事遗忘)和脑震荡后综合征。
逆行性遗忘:外力作用于头部后,立即发生意识障碍,表现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持续数秒、数分钟、十数分钟或更久,但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清醒后不能回亿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股时间内的情况,这种记忆缺失称为逆行性遗忘。
脑震荡后综合症:有些伤者被诊断为"脑震荡".从此便长期自述头痛、头昏、失眠、记亿力减退、思想不能集中等一系列症状,有时症状可以一度消失后又复发,甚至还可增添许多新的症状,但神经系统检查和神经系统特殊检查均属正常。此类病例的症状与一般的神经官能症无异,故又称为"脑震荡后神经官能症".
2. 简述脑震荡的损伤机制和病理。
脑震荡的主要症状是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证明广泛的大脑皮质损伤,间脑和脑干某些特定部位的损伤均可引起意识障碍,但据动物实验观察,说明脑干网状结构损伤,能更好地解释脑震荡时的这一现象。因为正常时,脑干网状结构的非特异性上行激动系统,是通过它对丘脑内侧、下丘脑和大脑皮质的激动作用,使大脑皮质处于清醒或兴奋状态的,当此系统遭受损伤时,则转为睡眠和昏迷状态。
病理:脑部无肉眼可见的病理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某些神经组织形态异常。
也可没有病理改变。
3. 何谓复合型硬脑膜下血肿及单纯型硬脑膜下血肿?简述其临床特点。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根据其是否伴有脑挫裂伤而分为复合性血肿和单纯性血肿。复合性血肿的出血来源可为脑挫裂伤所致的皮层动脉或静脉破裂,也可由脑内血肿穿破皮层流到硬脑膜下腔。此类血肿大多由对冲性脑挫裂伤所致,好发于额极、颞极及其底面。单纯性血肿较少见,为桥静脉损伤所致,此类血肿可不伴有脑挫裂伤,血肿较广泛地覆盖于大脑半球表面。
4. 结合本病例简述脑挫裂伤的形成机制与好发部位。
通常脑表面的挫裂伤多在暴力打击的部位和对冲的部位,尤其是后者,本病例即为对冲部位损伤。总是较为严重并常以额、颞前端和底部为多,这是由于脑组织在颅腔内的滑动及碰撞所引起的。脑实质内的挫裂伤,则常因脑组织的变形和剪性应力引起损伤,往往见于不同介质的结构之间,并以挫伤及点状出血为主。
闭合性脑损伤的机理比较复杂,其主要致伤因素有二:(1)由于颅骨变形,骨折造成脑损伤;(2)由于脑组织在颅腔内呈直线或旋转运动造成的脑损伤。
1.颅骨变形,骨折的作用:在外力直接作用于头部的瞬间,除了外力可引起凹陷骨折并同时引起脑损伤外还可导致颅骨变形即颅骨局部急速内凹和立即弹回的变化过程,使颅内压相应地急骤升高和降低,在颅骨内凹,外力冲击和颅内压增高的共同作用下造成脑损伤;当内凹的颅骨弹回时,由于颅内压突然下降而产生一种负压吸引力,使脑再次受到损伤。
2.脑组织在颅腔内运动的作用:常见有直线和旋转运动两种。(1)直线运动:在加速和减速运动时,由于脑和颅骨运动的速度不一致,脑的运动常落后于颅骨的运动,产生了局限性颅内压骤升和骤降,使脑被高压冲击到受力点对侧的颅壁,接着又被负压吸引到受力点的同侧并与颅壁相撞,于是在两侧都发生脑损伤(图4~10)。发生在受力侧者称为冲击伤,对侧者称为对冲伤。任何方向外力作用引起的脑损伤,总易伤及额极额底、颞极和颞叶底面,这是因为脑组织移位时与凹凸不平的前颅凹、中颅凹壁、底面相撞击和磨擦所致。而对冲伤很少发生在枕极和枕叶底面。此乃枕部颅壁光滑,小脑幕既光滑且有弹性之故。冲击伤与对冲伤的严重程度不一,两侧可一轻一重或同样严重,或只有冲击伤而无对冲伤,或者相反。这与外力作用的强弱、方向、方式与受力部位等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加速性损伤多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分,极少对冲性损伤。减速性损伤既可发生冲击伤,又可发生对冲伤,且较加速性损伤更为广泛和严重。(2)旋转运动:当外力作用的方向不通过"头的圆心",头部则沿某一轴线作旋转运动。此时除了上述因素外,高低不平的颅底,具有锐利游离缘的大脑镰幕和小脑镰幕,将会对脑在颅腔内作旋转运动时起阻碍作用并产生应切力。使脑的有关部分受磨擦、牵扯、扭曲、碰撞、切割等缘故而损伤。
绝大多数颅脑损伤不是单一的损伤机理造成的。而常常是由几种机理和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机理和因素,在开放性颅脑损伤时的情况也是一样。
5. 简述硬膜外血肿的典型意识变化过程及其发生机制。
由于硬脑膜外血肿可以继发于各种类型的颅脑损伤之后,血肿又可以出现于许多不同的部位,故其临床表现常不相同。所以,只有从较典型的病例中,才能比较清楚地见到这类病例的病程特征和症状。所谓"典型"病例,是指在轻度脑损伤基础上出现:昏迷——轻醒——昏迷 这一意识变化过程。
在受伤当时曾有短暂的意识障碍,意识好转后,因颅内出血使颅内压迅速上升,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的一般性症状。常见为进行性加剧的头痛头昏,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等;并有轻度的呼吸加速加深,脉搏增快,血压及体温上升。此时在有伤痕的颞部对侧,出现锥体束征、轻偏瘫等同灶性症状,并逐渐加重。同时又逐渐转入昏迷。在伤后立即昏迷和这次再昏迷之间的时间称为"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其短者为2-3小时或更短,大多为6一12小时或稍长,24小时或更长者则较少见。中间清醒期短,表明血肿形成迅速,反之则缓慢。还有部分病人原发性脑损伤很轻,伤后无明显意识障碍,到血肿形成后才陷入昏迷,所以只有迟发性昏迷而无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
6. 急性硬膜外血肿常见的出血来源有哪些?在此病例中最可能的出血来源是什么?
出血来源多为硬脑膜中动脉和静脉,板障碍血管、静脉窦等损伤。因此血肿多位于颞部、额顶部和颞顶部。随着血肿扩大,可使硬脑膜自颅骨内板剥离,又撕破一些小血管,出血越来越多,结果形成更大血肿。本患者为颞顶部血肿,出血来源最可能为为脑膜中动、静脉。
7. 何谓脑疝?你所了解的可以形成脑疝的常见病变有哪些?
脑疝: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幕上的脑组织(顺叶的海马回、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挤向幕下,称为小脑幕切迹疝或颞叶疝。幕下的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向推管内,称为枕骨大孔疝或小脑扁桃体疝。一侧大脑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分腔,称为大脑镰下疝或扣带回疝。
以下为关联文档:
颅脑、胸部及腹部的创伤——腹部创伤——临床表现1. 实质性器官(肝、脾、胰、肾或大血管)创伤主要表现为腹内(或腹膜后)出血。病人出现贫血和休克症状。腹痛呈持续性,腹痛时可伴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但不如空腔脏器破裂时严重,体...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之GCS在颅脑损伤观察中的应用意识状态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护士在观察病人意识状态时,只能用清醒、模糊、半昏迷、昏迷等比较笼统的词来描述,没有比较客观的量化指标。近两年,我们把...
颅脑、胸部及腹部的创伤——胸部创伤——创伤性气胸1. 临床特点临床按气胸的特点将创伤性气胸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1)闭合性气胸小量气胸,肺萎陷在30%以下者,对循环及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多无明显症状。大量...
颅脑、胸部及腹部的创伤——胸部创伤——紧急救护原则1.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病人有窒息,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甚至口对口吸痰。氧气吸入,改善通气功能。如病人心跳停止,应即刻进行心肺复苏术。 2. 气胸的急救:发现有张力性气...
颅脑、胸部及腹部的创伤——腹部创伤——常见腹部创伤1. 肝脏外伤 占各种腹部损伤的15%~20%。有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时发生率较高。肝外伤破裂后临床以内出血征象为主,因胆汁外溢,腹膜刺激征较脾破裂明显,有时血液由于通过胆道进入十二指...
颅脑、胸部及腹部的创伤——胸部创伤——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最为常见。单纯肋骨骨折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与累及范围和胸内合并伤的严重程度有关。一根肋骨同时有二处或二处以上骨折称为多处肋骨骨折。如二根以上相邻...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重型颅脑损伤后因肺实质多有淤血、水肿、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致误吸、气道内分泌物不能排除,加上侵入性操作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极易并发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严...
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一)意识障碍 由于受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可有多种表现。由轻至重可分为:(1)嗜睡:能唤醒,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问题,反应迟钝,停止刺激后入睡;(2)朦胧:给予较强的痛刺激或语言刺激方可唤醒,只...
牢记五种颅脑损伤处理一 骨膜下血肿处理原则 1、早期冷敷,忌强力加压包扎,以防血液经骨折线流向颅内,引起硬膜外血肿。 2、小的头皮(下)血肿无需处理。 3、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血肿巨大,宜在严格皮肤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