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科学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03月03日 编辑 39baobao.com

[我要八年级数学上册的期末复习提纲]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 一、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全等三...+阅读

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④电荷的多少称为电量。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又如常态下,气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极少,因此气体是很好的绝缘体,但在很强的电场力作用下,或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气体的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这时气体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所以,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电路 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断路也叫开路,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4、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5、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 十五、电流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

1、电流的产生:由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①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理解: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的电流是带电的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因此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而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的电流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定向移动所形成的,因此导电溶液中的电流方向跟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而跟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②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流回电源的负极的。 电流的三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其中热效应和磁效应必然发生。

2、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简称电流。 ①定义: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I=Q/t ②单位:安(A)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 它们之间的换算:1A=103 mA=106μA ③测量:电流表 要测量某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必须把安培表串联在这部分电路里。在把安培表串联到电路里的时候,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安培表,并且从“-”接线柱流出来。 在测量前后先估算一下电流强度的大小,然后再将量程合适的安培表接入电路。在闭合电键时,先必须试着触接电键,若安培表的指针急骤摆动并超过满刻度,则必须换用更大量程的安培表。 使用安培表时,绝对不允许经过用电器而将安培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以防过大电流通过安培表将表烧坏。因为安培表的电阻很小,所以千万不能把安培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或电源两极上,否则将造成短路烧毁安培表。 读数时,一定要先看清相应的量程及该量程的最小刻度值,再读出指针所示数值。

3、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I1=I2 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

4、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5、①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兆伏(M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1MV=103KV 1KV=103V 1V=103 mV 1mV=103μV ②一些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1.5伏 一节铅蓄电池 2伏 人体的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照明电路的电压 220伏 动力电路的电压 380伏 ③测量:电压表 要测量某部分电路或用电器两端电压时,必须把伏特表跟这部分电路或用电器并联,并且必须把伏特表的“+”接线柱接在电路流入电流的那端。 每个伏特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即量程,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电压不得超出伏特表的量程。如若被测的那部分电路或用电器的电压数值估计的不够准,可在闭合电键时采取试触的方法,如果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很快地摆动并超出最大量程范围,则必须选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才能进行测量。在用伏特表测量电压之前,先要仔细观察所用的伏特表,看看它有几个量程,各是多少,并弄清刻度盘上每一个格的数值。

6、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1+U2 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

7、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 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代表符号Ω。 常用单位有:兆欧(MΩ) 千欧(KΩ) 它们的换算:1MΩ=106Ω 1KΩ=103Ω

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跟...

八上科学复习提纲

展开全部科学第三册第一章提纲

1、 海洋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其中冰川占陆地淡水的68.69%)。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占0.94%。地球上的水,可以液态,固态,气态的形式存在。

2、 成人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重量的4/5是水分。生物体含水量(质量分数):水母 98%、黄瓜95%、草本植物 70%~85%、一动物 70%~80%、物风干的种子 15%以下。

3、 3种循环方式:

1、海上内循环

2、海陆间循环

3、内陆循环。环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径流)

4、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5、 水的重要性质无色、无味、常温下液态。在4℃的时候密度最大。沸点:100℃ 凝固点:0℃。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6、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ρ=m/V (单位:克/厘米3或千克/米3)1克/厘3=1000千克/米3。水的密度是1克/厘米3或1000千克/米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一般密度不同。(也有相同的)

7、 压力是物体之间由于相互积压而产生的。压力特点:

1、与物体表面接触

2、与物体表面垂直。方向:与受力物体表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

1、压力的大小

2、接触面积。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压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单位:帕斯卡(Pa)。1帕=1牛/米2还有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帕)。增大压强方法:

1、减小受力面积

2、增大压力。减小压强方法:

1、增大受力面积

2、减小压力。水和其他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深度越大,压强越大。跟水一样,一切液体的内部都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8、 阿基米德原理(也可用于气体浮力计算):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9、 F浮=G排液=ρ液g V排液。下沉:F浮G 漂浮:F浮=G

10、 溶液: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溶液。溶液:某一种或某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发一种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为分子或离子。溶液:1.均一:溶液的各个部分完全一样。2.稳定:当条件(温度、水不蒸发等)不变时,自身也不变。)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悬浊液(或悬浮液)。分散质为固体小颗粒。小液滴分散到液体形成的物质叫乳浊液(或乳状液)。分散质为液体小液滴。悬浊液、乳浊液中含有多种物质,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它们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11、 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的溶剂里,不能继续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温度下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影响溶解度因素: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室温(20℃)时物质的溶解度在10克以上,我们一般称它为易溶物质;1~10克为可溶物质;0.01~1克为微溶物质;小于0.01克为难溶物质。特殊:氢氧化钙(熟石灰)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12、 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100%

13、 溶液在稀释和浓缩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m浓*A浓%=(m浓+m水)* A稀%。(说明:m浓—浓溶液的质量 m水—水的质量 A浓%—浓溶液的质量分数 A稀%—稀溶液的质量分数)。m质=m液-m剂 m质=m液* C% (m=ρV)。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根据稀释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即:m质前=m质后

14、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固体)。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溶质的过程。析出晶体方法:

1、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时用)

2、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时用)

15、 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并不多。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淡水。这些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约占淡水总量的0.3%左右。一个地区水循环十分活跃,水资源就比较丰富。全球大约有60%的地区正面临着缺水的煎熬。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16、 水的净化方法: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活性炭常用作凝聚剂。混合物分离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过滤法、沉淀法及蒸馏法。科学第三册第二章提纲1.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范围之内,起保护作用,也带来各种天气。大气温度的变化在-84℃~2500℃之间。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物质组成可把大气层分为5层,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大...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的复习要点

是这个么 第一章 机械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物体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2、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该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是静止的) 注意: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为参照物。

3、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速度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即v=s\t

5、速度单位:m\s ,km/h,1 m\s=3.6 km/h

6、平均速度:用来描述一个物体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路程上运动快慢程度。可用公式 v=s\t算出平均速度。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7、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二.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力都联系着两个物体,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叫受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肯定也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既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我们把这两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方向与速度)

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5、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或称弹簧秤。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有标度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三、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若指针未指在零刻度线上,要先调零。

(2)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同时应使被测的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作用,避免弹簧挂钩和指针与外壳摩擦,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垂直,与指针相平。

1、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既G=mg, g=9.8N\Kg(表示在地球上,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方向:竖直向下(利用这一原理制成重垂线或简易水平仪); 作用点:重心(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外形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可用悬挂法或寻找平衡点的方法确定重心。

2、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作用力。 注意: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非阻碍物体运动。对于运动的物体,摩擦力也可能是动力。如人向前行走时,摩擦力向前。 产生条件:

(1)物体间相互接触,相互挤压;

(2)物体间接触面粗糙;

(3)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 方向:与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分类:静摩擦(有运动趋势,没有相对运动); 滑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滑动); 滚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滚动);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上加润滑油或利用气垫)、变滑动为滚动;

3、弹力: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作用在使它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上的力。 方向:指向使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它们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包括速度为零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得出的。 2.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 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比较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相同点 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受力物体 二个 一个 依存关系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有依存关系 没有依附关系 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互相抵消 4.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力 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变速运动或曲线运动) 5.人和动物的运动状态的改变 人行走时要改变运动状态,必须依靠脚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以及弹力获得向前的动力。 动物的起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身体结构、及生活习性有关。

以下为关联文档:

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

八年级上和下科学期末复习提纲初一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 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 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

科学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50分展开全部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提纲§1.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五单元61. 水生动物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62.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

七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

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锐角三角函数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在Rt△ABC中 (1)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的正弦,记作sinA= ∠A的对边斜边 ; (2)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的余弦,记作cosA= ∠A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 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提纲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和碱 酸:H2SO 4、HNO 3、HCL(胃酸)、H2CO 3、H2S(氢硫酸)、H3PO 4、CH3COOH(HAc,乙酸、醋酸) :工业三大强酸 碱:Ca(OH) 2、NaOH、KOH、NH3.H2O(易分...

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八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一般地,用符号“”(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