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给医生的感谢信模板大全2020]病人给医生的感谢信模板1 第一人民医院领导: 您们好! 我是眼科三楼32床病人某的家属,20某年12曰11日由于工作事故在贵院贵科治疗,治疗期间,贵科的医生、护士们在我心里留下了深...+阅读
OK比较小的时候,我经常和邻居Cici一起“溜娃”。Cici的女儿属于那种特别“难带”的宝宝,比如开车一起出门玩,同样都是坐在后排坐位上,OK可以坐着看看窗外,烦燥了丢给他一个小玩具,他可以再玩上一会;但Cici女儿却是各种不满意,坐着不舒服、抱着也不肯,时时刻刻会发出点尖叫声;再比如同样是坐在推车里,只要妈妈离开她的婴儿车超过1米她就开始狂叫不止,想方设法不让妈妈离开。
Cici那会儿被折磨得串苦不堪言,老问我为什么她的女儿比OK难缠多了,是不是因为刚出生的时候外婆抱得太多了,宠坏了?我说这和抱得太多完全没有关系,她的女儿不是被宠坏,天生就是一个“高需求”宝宝。“高需求”宝宝意味着她们未来会有更加丰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Cici的心结就此打开,她开始放松下来,娃要黏她,她也不再焦躁,后来反倒觉得轻松了……
所以今天特别想和大家说说“高需求宝宝”,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生了个高需求宝宝?对待这些用常规方法搞不定的特殊宝宝,要怎么做才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性格发展呢?
◆ ◆ ◆
“高需求宝宝”和难缠宝宝不一样,怎么来界定
“高需求宝宝"这个词是著名的西尔斯医生发明的。当他和太太在生了第四个宝宝后,他们发现对之前三个孩子起作用的方法对这个宝宝完全没用。一放下她,她就嚎啕大哭,于是得一直靠在大人的怀里,吃奶和睡觉的时间完全没有规律可言,激烈地拒绝小床,只喜欢睡在大人的床上。用西尔斯医生的话说:这个孩子唯一不变的地方就是她每天都在变,今天还起作用的方法到了明天就没用了,“需求无度”是这个孩子的写照。
西尔斯夫妇不希望用“难带”、“爱哭闹”这样的负面标签去贴在孩子身上,因为这会暗示给他们和宝宝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失败,所以他们用了“高需求宝宝”来描述这种孩子的特质,这意味着孩子的表现和大人的育儿方式都没有错,而他们也因此开始接纳和欣赏这个“高需求宝宝”了。
高需求宝宝 VS. 难缠宝宝
并不是难缠的宝宝就是高需求宝宝,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难缠宝宝主要指那些老是哭着闹着要大人抱,但只要抱起来就很容易满足的宝宝。这些宝宝在头几周会因为各种原因哭闹,但随着对环境的逐渐适应,会慢慢变得安静下来。
高需求宝宝相对于难缠宝宝来说他们的需要层次更加丰富、行为更加古怪。这些宝宝渴望身体接触,他们喜欢一直被抱着,一放下来就大声抗议。他们超级敏感、紧张、不会自我安慰,对爸妈的要求非常多。不过这种喜欢牢牢黏在爸妈身上的宝宝往往有着坚持不懈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时也会特别开心。
高需求宝宝的特质
感情强烈。在每件事里都动用的更多的能量,比如哭得特别响、笑起来又格外带劲。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话脾气可以大得炸毛。当感情强烈的宝宝变成了同样感情强烈的学步期儿童,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的特征:兴奋。他们始终处在兴奋的状态,努力地探索任何触手可及的东西,所以能让大人精疲力尽。
超级好动。高需求宝宝的另一个特点,他们的肌肉和头脑很少是放松或安静的,对他们来说“没有安静这回事”。所以高需求宝宝的这种特点会让爸妈和周围的人很累,但他的高创造性也会给爸妈带来乐趣。
没玩没了的抱、喂奶和抚慰。如果是新手爸妈碰上一个高需求宝宝,很可能会被打击到毫无信心。比如尝试了所有方法都不能让他停止哭泣,无论怎么喂奶、摇晃、抱都无济于事,别人说的方法都不管用。
超级敏感,对他人疏远。高需求宝宝对周围的环境十分敏感,比如睡觉时拉个窗帘都会把他们惊醒,所以爸妈“就像走在鸡蛋壳上”,得总是小心翼翼的。因为高需求宝宝需要一个安全、熟悉的环境,所以大到换地方睡觉、小到换套餐具,他们都能抗议。
对分离和陌生人焦虑。他们不接受替代者的照顾,对陌生人更是出了名的慢热。
他们通常不喜欢去陌生的地方,陌生人的出现也接受不了,这时候通常需要妈妈抱或者大哭、尖叫。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所有宝宝都是“高需求宝宝”,大多数宝宝至少在他们生命的某个方面是有着较高需求的,比如在“抱”和“安抚”方面要求的都会很高,只是有些宝宝高需求的方面比别人多,表达需求的情绪也更为强烈。所有的宝宝都需要亲密的抚育,只是高需求宝宝不放弃表达他们的意见。
◆ ◆ ◆
高需求宝宝很可能在未来是块料
虽然高需求宝宝的各种特质会让妈妈筋疲力尽,但是宝宝婴儿期的这些特质会随着年龄增大而不断出现调整,就像老天给了你痛苦,也会给你希望一样,高需求宝宝在婴儿期那么暴躁难搞,其实这些性格上的特质也会让他们在未来闪亮呢。如果爸妈在宝宝的成长中不离不弃,包容和照顾,最后会换来拥有众多美好品质的孩子。
正如西尔斯夫妇的第四个高需求宝宝,在24年后成为了一个富有创造性、非常敏感、情感丰富的姑娘,他家人和其它人都充满了爱心,懂得付出。
高需求宝宝的特质在向各个阶段转变时,会有不同的体现。
婴儿期
非常黏人警觉
情感强烈
耗费精力
要求苛刻
哭得很凶
哭得响亮
无法安慰
超级敏感
学步期
儿童期
精力充沛忙碌
高度紧张
让人筋疲力尽
精神十足
急迫
顽固
没耐心
意愿强烈
固执
富有挑战性
话多
容易发脾气
脆弱怕疼
总想让人抱
青少年
成人期
开始有魅力充满活力
深沉
富有激情
机智
有领导作风
坚持自我
有主见
坚韧
富有洞察力
有见识
公正
善于与人交往
热情
有同情心
会照顾人
温柔亲切
◆ ◆ ◆
怎么应对高需求宝宝
作为高需求宝宝的标准配备,每个高需求宝宝身边都会围绕着一个甚至几个筋疲力尽的大人,尤其是妈妈,常常要花几倍于别人的精力来让宝宝平息下来。别的宝宝在安静吃东西时,你的高需求宝宝在捏碎手里的食物;别的宝宝睡个午觉,高需求宝宝可能要睡好几次,要么接觉、要么等待无穷的烦躁。
其实作为高需求宝宝的爸妈,最最需要的是自我情绪安抚,并且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烦躁、要耐心(听起来很无奈,委屈脸...),但处在婴幼儿期的宝宝就是认这些,他们需要持续的哄抱、喂奶、安抚。
从理论层面说,我们需要给到宝宝这些:
- 照顾他的人会回应他的需要;
- 他是有价值的
- 她的世界是温暖的、值得信赖的。
从操作层面说,我们可以去这样做:
- 先分清宝宝的需求再去回应。及时回应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效。宝宝一哭就以为是饿了,不停给孩子灌奶粉也是无济于事。先是冷了、热了、尿布湿了,还是只是需要抱起来安慰。
- 母乳喂养是成本比较低又效果特别好的满足高需求宝宝的方式。贴近妈妈的肌肤、听着在子宫里就熟悉的心跳,吃着奶,会让宝宝很快安静下来。
- 多带宝宝到外面去。西尔斯有个理论叫把宝宝“穿”在身上,用背带、背巾把宝宝绑在身上,无论是在家里做家务一,还是去超市、散步都可以带着宝宝,既可以增加母子相处时间、增进亲子依恋关系,又可以开阔宝宝视野,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旺盛的精力。
- 多做游戏、多读绘本。高需求宝宝其实就是喜欢赖着妈妈,那么既然也赖不掉,那就好好地安心陪他吧,《蒙氏教育在家里》这书本里有很多小游戏都可以做起来,多读绘本宝宝也不会抗议。
对于怎么把握对宝宝的回应度这个问题,西尔斯特别提醒爸妈们,18个月的小宝宝,是不会有无理需求的;但到了两岁左右,有了自我意识的孩子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这时候即便他是高需求宝宝,我们也该设定规则,该有规矩的时候还得有。
以下为关联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