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天生不如别人家,只是你缺少了远见而已]前几天在肯德基排队买早餐的时候,后边的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小男孩大概4、5岁的样子。妈妈一直在抱怨儿子说:“如果你刚刚走快点的话,我们早就到了,就不用像现在这样被雨困在这...+阅读
每年9月,都有一批小朋友要开始全新的人生体验——上幼儿园。
你可能会疑惑:现在才5月份(虽然是5月的最后一天),已经需要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吗?我家宝宝才几个月大,也要着手准备吗?
关于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可不是只有挑幼儿园、买室内鞋、准备被褥这么简单哦!很多孩子之所以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正是因为家长——
过度保护!不愿放手!没有远见!
他们没有意识到:上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的重要转折!
幼儿园不可能像家里一样,几个家长围绕着一个孩子转,老师并不能非常细致、及时地照顾到每个孩子的需求,孩子可能会有失落感;
一些孩子生活不能自理,比如吃饭特别慢、不会穿衣、不能独立入睡,和别的小朋友比较之下,会有挫败感;
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社交水平不足,不能迅速融入集体生活,感觉很孤单;
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家人,孩子有分离焦虑……
由此可见,家长越早替孩子规划,孩子未来在幼儿园的适应能力就越好!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讲一讲:孩子入园前,必须要解锁的技能包!
生活自理能力. rar
即使是收费最高昂的幼儿园,也不可能像家里一样:若干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因此,如果孩子平时被家长照顾得太周全,一下子到了幼儿园,会非常不适应。
(最新一集《妈妈是超人》中,马雅舒对女儿米雅的“入园”生活充满担忧)
建议家长抓住孩子相应的敏感期,围绕衣食住行,引导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自己吃饭:
在幼儿园,老师是不可能逐个喂孩子吃饭的。当孩子发现,别的小朋友都能自己吃饭,但他就不行,甚至总是吃不饱。影响的不仅是身体发育,还有心理上的自卑。
(马雅舒对米雅无微不至的关爱,反而引发争议)
其实,孩子六个月以后,就可以让他参与到自己吃饭这件事情中来。
崔玉涛医生把六个月到一岁半孩子的食物分成两类:
一类叫营养食物(家长给孩子喂的母乳、米粉等),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
一类叫功能食物(家长为孩子准备的,符合孩子咀嚼和吞咽能力的、不同性状的手指事物),这部分食物孩子可能并不会吃进去多少,但是他会通过自己动手参与到吃饭中来。
很多孩子自己吃饭进展不顺利的最大障碍在于:家长因为“怕脏”,过多地干预孩子功能食物的摄入!其实,小手脏了可以洗,衣服脏了可以换,地板脏了可以擦,孩子练习吃饭的权利被剥夺,影响的不仅是对吃饭的兴趣,更是自主的能力。
如果家长真心想让孩子早日学会自己吃饭,一不要盯着孩子吃,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二不要一直追着喂孩子,养成不良进食习惯。
自己喝水:
小编听一位幼师说过:不少孩子平时养成了被家长追着喂水的坏习惯,因此,上了幼儿园,他们很难有意识自己主动喝水。
孩子3月龄以后,就可以尝试自己抱着奶瓶喝奶了!很多孩子在8、9个月龄时,就已经能熟练使用吸管杯了。不少儿科专家还建议:孩子在1岁左右就可以学习使用敞口水杯喝水。
通过选择颜色鲜明、图案可爱的水杯,让孩子建立起对喝水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明白:喝水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应该是被督促完成的。
嗯嗯和嘘嘘:
也就是如厕训练,不等同于以前常说的“把尿把便”,如厕训练是以“孩子为主导,自主完成排尿排便的过程”为目标的训练。
家长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如果出现了下面的“信号”,那就是告诉我们,孩子已经准备好啦:
孩子在排尿排便后,会因为感觉到不舒服而向家长寻求帮助。可能是用小手撕扯纸尿裤,也可能是对家长表达要“嗯嗯”或“嘘嘘”。
孩子开始对家庭成员的如厕过程表现出兴趣。
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便盆,可以在上厕所前迅速脱掉纸尿裤。
(米雅还不会自己上厕所,爸爸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如厕训练”)
家长不必太纠结开始如厕训练的年龄,要知道:孩子的年龄相对稍大,如厕训练的成功率也相对稍高。
研究表明,在18月龄之前就学习上厕所的孩子,通常到4岁之后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相反,那些2岁左右才开始训练的孩子,只需要半年时间就可以掌握了。孩子完成如厕训练的平均年龄为2岁半左右。
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一般是3岁),他们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如厕的基本方法,也就几乎不会在小朋友面前尿裤子,引发嘲笑了。
独立入睡: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能会面临着奶睡、落地醒、频繁醒等各种困扰。不过,随着孩子月龄增大,这些困扰慢慢就变成了孩子自主入睡困难。
众所周知,幼儿园中午是有午休时间的,小朋友们需要自己安静地入睡。
因此,在孩子2岁前,家长最好能培养他自己入睡和安睡一整夜的睡眠习惯,既有利于保证家长和孩子双方的睡眠质量,也能为孩子单独睡做些心理建设。
不过,要培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己入睡的习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可以借鉴的做法是,在孩子虽然醒着但感觉很困倦的时候就把他放到睡床上,让他不借助任何外在因素(家长轻拍、哼歌)自然地入睡。
帮孩子形成规律的睡前程序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盖上他喜欢的被褥,孩子现在的理解能力已经足以接受睡前程序的暗示。
这一点也是小编目前正在努力的:2岁的女儿睡前不听一遍“小星星”,是不甘心自己入睡的,上了幼儿园,可没老师给她唱啊!唉,我们一起努力吧!
(小编还是很认同马雅舒先生的观点哒!)
自己穿脱衣物:
幼儿园午休时,或者不小心尿湿、弄脏衣物时,孩子如果能自己穿脱衣物,会省却不少的麻烦。
多数孩子要在满2岁时,才能真正学会自己穿脱宽松的衣物,在2岁半前学会脱鞋。在学会给自己穿衣服前,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帮玩具娃娃穿脱衣服练习这项技能,虽然给玩具穿脱衣服和给自己穿衣服的过程不尽相同,但也有利于孩子手眼协调性的锻炼和对整个过程细节的了解。
建议家长在孩子初学穿脱衣服时,先从穿脱简单的宽松衣物学起,比如背心、套头T恤、带松紧带的短裤等。
入园心理准备. rar
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在入园以后,能更有效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需求。
2-3岁,孩子进入语言敏感期,这一年,孩子的词汇量将从平均200个词,提高到平均1000个词以上。
不过,2岁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仍然比较显著,有的家长喜欢和孩子说“儿语”,比如“吃饭饭”,“宝宝的杯杯”,这对孩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是没有好处的。
如果孩子的口头表达还不是特别理想,除了多鼓励他练习说话之外,还要帮他更好地积累语言素材:
多向孩子描述:多用形容词描述孩子所见所听的事物和环境,“这是宝宝的杯子,红色的盖子,上面画着一只正在喝水的小企鹅……”
补充孩子说的话:家长要主动将孩子说的话补充完整或补充丰富,比如孩子说“坐”,家长可以说“你是想坐在凳子上,听妈妈讲故事,是吗?”
多阅读:培养孩子阅读绘本的兴趣,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和词汇量,也可以和孩子互动,比如问孩子“这是什么”、“他在做什么”之类的问题。
鼓励孩子与人对话:语言是需要在反复练习中习得的,通过和他人的交流,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让孩子更大方自然。
此外,家长也不要过于在意孩子的语法错误,更不要嘲笑孩子的发音,这会打击孩子勇于尝试的自信心。
社交能力:
有些小朋友之所以不喜欢幼儿园,是因为并不能很快融入到集体氛围,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别的小朋友建立亲密关系,因此,常常觉得自己被孤立。
(米雅初来乍到,看起来有些慢热)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可以提前和一起报名的小朋友建立感情,上幼儿园的时候有熟悉的玩伴,会大大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平时,家长还可以为孩子组织一些生日或节日聚会,邀请亲朋好友的孩子一起参加,以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多带孩子去游乐场、游泳池、图书馆,让他接触不同的人,并逐渐学会排队、礼让等基本的社交礼仪,孩子未来入园的适应能力将大大提高。
性别教育:
电影《看上去很美》其中有个关键情节是:主角方枪枪和女同学玩打针的游戏,老师认为他“在耍流氓”,由此引发了对他的一系列惩罚,最终造成小朋友对他集体孤立。
如今,性侵害的新闻层出不穷,家长需要更警惕孩子在性别方面对自己的保护意识。
2岁半到3岁期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准确地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随着他们性别角色和性别概念的发展,会出现对自己和其他人身体的好奇,而且会以一种公开的、毫不羞涩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
在公开场合或独处时探索和触碰私处;
摩擦私处(用手或蹭某些物体);
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隐私部位;
尝试着触碰妈妈或其他女性的胸部;
当他人裸体或者脱衣服时,试图观看;
和同龄人谈论“排便”和“小便”……
家长不必大惊小怪,甚至羞辱孩子。尽管有些尴尬,但是告诉和教给孩子与他年龄相符的、正确的性知识,能帮助孩子更安全地成长,更好地保护他的身体。比如:
自己的隐私部位不能外露,也不能触碰别人的隐私部位;
衣服覆盖的地方,别人不可以摸;
如果有人要摸你的隐私部位,不许他摸、大声地喊大人、赶快离开;
上厕所、洗澡时,要随手把门关上;
别人换衣服、上厕所时,不要故意去看……
建立对幼儿园的憧憬. rar
以前常常听到有家长对孩子说:“不听话,明天就把你送幼儿园去!”“自己不会吃饭,上幼儿园怎么办?”
可能家长的本意是,幼儿园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但在孩子眼里,幼儿园是“不听话被惩罚去的地方”,“幼儿园里没有人喂我吃饭”,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幼儿园产生抗拒。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可以通过绘本或动画片,为孩子描述幼儿园里好玩的事情,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向往。比如“幼儿园里有好多小朋友,大家可以一起做游戏”,“幼儿园里的老师会弹琴,会教大家唱歌”。
(绘本:《乔治第一天上幼儿园》)
也可以请孩子喜欢的哥哥、姐姐描绘幼儿园里的生活,比如“幼儿园里有滑滑梯吗?”“能带玩具兔兔一起上幼儿园吗?”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留下好印象,会过于夸大幼儿园的种种好处。当孩子最终发现,幼儿园和自己的心理预期相差太大,反而特别不能接受。
小编说
作为一名家长,小编可能有点焦虑:
孩子如果在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太差,或者对别的小朋友不友好,不合群,会让老师觉得她很麻烦。我们自己平时照顾孩子,也有忍不住冲孩子发火的时候。何况老师需要照看那么多孩子!万一老师失去耐心,真不知会怎样对待孩子……
尽管这有点杞人忧天,但小编依旧认为,让孩子具有适龄的自理能力,对于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肯定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