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性格养成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的所有内容

05月05日 编辑 39baobao.com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所有古诗]明日歌 清(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元日 宋(王安石...+阅读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总结

单元一 负数

1.为了表示两种相反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16.-500.像-16 ,-500,-3/8,-0.4,...这样的数叫做 {负数}.-3/8读作负八分之三。

2.而以前所学的16,2000,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例如:+16,+3/8。+6.3等(也可以省去“+”号)+6.3读作正六点三。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所有正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比0小,而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

单元二 圆柱与圆锥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圆柱的侧面积=底圆周长x高 vXs h

4.v圆锥=1/3v圆柱=1/3sh

单元三 比例

1.像 ( 操场上的国旗2.4:1.6=3/2 教室里的国旗:60:40=3/2 所以2.4:1.6=60:40 也可以写成2.4/1.6=60/40 )这样表示两个数的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一直比例中的任何第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5.因为杯子的底面积一定,所以水的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高度增加,体积也相应增加,水的高度降低,体积也相应减少,而且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体积和高度成{正比例关系},体积和高度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6.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 y/x=k(一定)。

7.生活中的正比例:水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例;如果长方形的宽一定,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8..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9.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 x X y=k(一定)。

10.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北,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1.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列出方程。

12.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

13.因为书的总数一定,所以包数和每包的本书成反比例,也就是说,每包的本书和包数的乘积相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里全部的内容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二)

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d

以下为关联文档:

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有哪些内容要详细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本册教科书由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与复习等六个单元组成。具体如下:六年下册 一、负数 (负数的认识、比较大小;负数在日常生...

年级下册数学书里全部的内容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

全程闯关100分六年级下册数学数与代数的所有题才10分就想要所有题。。。真是异想天开呢 第一单元测试 二、(2,2) (7,3) (10,6)(11,4)(4,4)(5,5)(12,1) 七、西南 东北 分数乘法 五、╳3又4/7 ╳ 6/25 ╳1/2 六、= 十二、80...

年级的数学下册俄来给你回答吧,呵呵 我教教你哦 比如哈,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正比,所谓的正比呢,用文字表示就是:长方形的面积除以长方形的长等于长方形的宽这个理解吧,这样来说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与...

年级下册语文书所有的词语盘点词语盘点、日积月累(1) 读读写写 挪移 蒸融 枯萎 基业 幸而 一番 考验 锻炼 转化 优雅 专心致志 无缘无故 狂风暴雨 勃勃生机 读读记记 哲理 英俊 幅度 慌乱 艰难 喧哗 附和...

年级下册数学1 . 延长DC和AB相交于一点F,因为AB//DE,所以∠D+∠AFD=180°,因为∠D=140°,所以∠AFD=40°.因为∠ABC=150°,所以∠FBC=30° 所以∠BCD=∠FBC+∠F=30°+40°=70° 2.连接BD,因为A...

数学五年级下册所有知识大全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新标准六年级下册英语所有课文翻译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课文翻译 6BU1 周日早晨,苏海在公园散步。她遇见了本和他的表弟杰克。她很高兴见到他们。 他们在一棵大树底下坐 下来聊天。杰克,这是苏海。她是我的同...

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一、 填空题( 20%) 1. 一个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比女生多( )%,女生比男生少( )%. 2. 把630本图书按34分给五年级和六年级,六年级分得图书( )本. 3. 小林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骑车...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