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健康成长

不要忽略孩子的人格健康

09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80%的家长会忽略儿童肥胖问题]美国《儿科》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的家长无法意识到自己孩子的超重和肥胖问题,这可能是造成儿童肥胖预防和控制工作进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在过去的几年里,儿童肥...+阅读

3.父母包办一切

不久前,《楚天都市报》的一则消息称,武汉某大学一女生与男友在武昌司门口分手后却不知怎样返校,大哭不止,引来众人围观。这则真实的故事,体现了教育的偏差。有的家长心疼孩子,想方设法不让孩子遭一点挫折,却不注意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孩子长大后没有能力去适应社会,遇到困难自然地缩在父母背后,等着父母去处理;遇到挫折也是依赖父母,没有父母在身边指点,什么事情都不会处理。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逐渐养成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习惯,这样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慢慢提高,将来遇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有了主意,并能独立解决了。

4.只注意智能的培养,忽略了人格的健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家长的心情,很多家长只要孩子聪明、成绩好就行,其他什么也不管,因而忙于带孩子左波于音乐班、英语班、钢琴班之间,让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忽略了孩子的天性,甚至隔绝了孩子与同龄小伙伴之间的玩耍,阻碍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其实,孩子在与同伴游戏中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爱别人、谦让、解决人际矛盾技巧,如何根据别人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言行,恰当地表达情绪,为步入成人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孩子天性中有好奇、冒险、活动的要求,家长应鼓励孩子与自然接触,激发他们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会成为他们自觉学习知识的原始动力。

5.批评不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正确而恰当的批评有利于约束孩子的言行,规范其行为举止。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批评过多,总是指责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是,或者恐吓打骂孩子,或者在别处生了气都转移到孩子身上。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缺乏自信,做事谨小慎微、胆小孤僻,还会养成孩子强烈的对立心理:出现任性倔强、粗暴无礼,不跟家长说真心话,撒谎等毛病。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勇气。当然,当孩子做了错事时,不批评也是不对的,这对孩子优良品质的形成十分有害,批评对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非常必要,有利于孩子判明是非,校正行为。恰当的批评应该

1、要懂得儿童的正常行为心理,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不自觉地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2.批评孩子时应讲究方法,一般可用皱一下眉、不说话等温和的方法来表达,不要当众羞辱、大声责骂,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须知它是孩子上进的动力。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和蔼地指出其缺点,并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这样既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点,又能使孩子确立自尊和自信。

可见,精神营养不良对儿童的危害是不能低估的,而今已经发现不少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依赖性强、不关心别人等等心理上的缺点,这些缺点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关爱自己的孩子、重视物质营养均衡时,切不可忽视了精神营养。

谈到“儿童营养不良”这个词儿,家长们很快想到给孩子们买营养品、补脑液、神童饮等“均衡营养”补品。其实,儿童的身心健康不仅需要供给各种物质营养,也离不开精神营养。所谓精神营养,即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特殊营养,主要包括来自亲人和保育人员以及教师对孩子的爱抚、教导、约束与批评。这些精神营养与物质营养一样,不仅要充足、齐全,也应搭配合理 ,不可偏废。

父母把所有的爱与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必然表成对子女教育中的独特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教育失衡,就会使儿童出现精神营养不良。当今孩子在精神营养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有:

1.溺爱

对孩子的溺爱可能说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他们无时无刻、无代价的爱造成孩子自私自利、不珍惜爱、不会给予他人爱的个性特征。有的父母受自身童年艰苦经历的影响,将自己的一切希望系于孩子身上,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产生了“绝不能让孩子遭一点罪、受一点委屈”的心理,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如,一位下岗女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对她来说麦当劳这个词指什么,她以前一点也不知道,一次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她走进了麦当劳,看着小孩吃得那玩意儿美孜孜的样子,她高举地望着孩子:“给妈妈尝点好吗?”孩子却坚定地回答:“不给,这是我的,想吃你自己买。”孩子的回击未能改变母新爱意,她依然固执地给女儿擦汗、整衣服。其实溺爱出来的孩子将来肯定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只会一味地从别人那儿索取,不会付出,也不会珍惜别人的付出。而这种心态只能在父母身边行得通,在社会上必然要碰钉子。

2.教育方法矛盾

很多家庭是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受各自观点及知识水平的影响,父母之间、祖父母与父母之间教育孩子的方式如果出现矛盾,如一方溺爱、一方严格;一方反对,一方支持,就会造成孩子无所适从,弄不清什么是正确的了。如孩子毁坏了玩具,母亲严厉训斥孩子,而奶奶则在一旁叮护着孩子说:“不就是一个玩具吗?乖乖,别怕,奶奶明天再给你买一个。”这样在奶奶干预下母亲不再坚持了,孩子的错误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难免下次再犯。这种教育方法的矛盾不仅存在于家庭内部,而且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也比较突出,如教师教孩子要懂礼貌,要公共汽车上要给老人让座等,而在家中则不然,奶奶总是将享受让给孩子,父母常常在公共汽车上为一席之位与人争吵,这样常常使孩子辨不清是非对错。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缺乏原则。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用哭闹的办法,要挟父母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被逼无奈而就范。其实,这种缺乏原则的将就,恰恰强化和“鼓励”了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使孩子的这一不良行为固定下来,下一次他们会不自觉地使用这一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正确的方法是父母在孩子哭闹时要坚持原则,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讲道理,或者不予理睬。其实孩子是很精明的,他知道自己的哭闹在溺爱他们的奶有面前很管用,而在幼儿园的教师面前毫无作用。所以要给孩子确立一个明确的原则同时又让他感觉到父母很爱他。这样教育出的孩子才既有感情,又有理智。

以下为关联文档:

舌头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90%的妈妈都忽略了!正因如此,每当我们带孩子去看病的时候,医生总会查看孩子的舌头情况,看看孩子的舌苔有什么异常,因为舌苔可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那么,孩子的舌苔到底暗含了哪些重要的信息?怎...

孕妈想要胎宝健康聪明,一定不能忽略了它!怀孕后,孕妈妈吃什么比较好? 大概多数人都知道,叶酸、钙和铁对孕妈妈的重要性,但不得不说,碘也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忽略。 孕妇缺碘,或致宝宝出生后呆小症 因为碘不仅是人体生成...

“男孩女孩”事关人格健康宝宝一出生就已经宣布了自己的生理性别,但性别意识的形成却需要后天的培养。性别意识是宝宝对自身了解的启蒙,对于宝宝形成健康的人格尤为重要。宝宝一般要到两岁左右,才能意识...

秋冬宝宝莫忽略腮腺炎疫苗秋冬季是很多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腮腺炎就是其中的一种,专家提醒说:“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染性很强,儿童是易感人群,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措...

高烧时如何合理选择退烧药很关键菜鸟麻麻却忽略了这一说到宝宝发烧的情况,相信有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宝宝发烧的事情可大可小,关键是看家长如何照顾处理,有的宝宝发烧越来越严重,温度越来越高,有可能就是家长的护理方法错误所导致的。...

容易被忽略的“”大杀器”——电磁辐射对于辐射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然而很多人并未引起重视。要知道,相比成人,其对孩子伤害更大,特别是家用电器。 电磁辐射的危害 据相关研究发现,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孩子的多...

3岁是一个孩子健康人格的最初形成时期俗话说,3岁定终生。一般情况下,孩子长到3岁,大脑发育就基本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和受到的家庭环境影响,对孩子将来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或抑制...

宝宝夏季反复感冒,原来是家长忽略了这3件事!躲过了冷冽的寒冬,避过了无常的暖春,本以为到了夏天终于不用那么“提心吊胆”的带娃了,谁成想在这样炎热高温的天气,宝宝一不小心就被感冒“盯上”了!为什么宝宝夏季一旦患上感冒...

收费疫苗最好别忽略每年的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日前,我区以疫苗接种讲座等各种形式拉开计划免疫宣传的序幕,以纠正个别家长因觉得计划免疫种类繁多而嫌烦,没能够及时给孩子接种的思想行...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