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健康成长

小儿感冒推拿方法图解

03月20日 编辑 39baobao.com

[小儿感冒久不愈 当心鼻窦炎]3天前冷空气南下,5岁的亮亮未及时添衣,着凉感冒,出现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妈妈赶紧带他去医院看医生。两鬓斑白的老主任详细询问病史后,又认真作了检查,最后诊断亮亮患了急性细...+阅读

推坎宫穴

1、位置:

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为坎宫。

2、手法:

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推动30~50次。

3、功效:

此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

4、适应症:

适用于风寒感冒,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等症状者。

2

揉太阳穴

1、位置:

两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

2、手法:

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30~50次。

3、功效:

此手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明目。

4、适应症:

适用于外感发热,有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者。

3

推攒竹穴

1、位置:

该穴位于两眉中点到前发际的竖小直线。

2、手法:

推法为以两手拇指自眉心向上至前发际,交替直推30

50次。

3、功效:

此手法的作用为疏风解表,止头痛,镇静安神。

4、适应症:

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精神不振,惊吓不安。

4

开天门穴

1、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2、手法:

一般用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推24次或3

5分钟。“开天门”是推拿的起式,小儿出现各种不适,都可以先做开天门,有天人相应之意。

3、功效:

此手法可以开经络,活气血,调阴阳;同时还有祛风解表,醒脑明目的功效。

4、适应症:

可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5

揉耳后高骨穴

1、位置:

该穴位为乳突后缘和后发际交界的点。

2、手法:

可用两拇指或两中指指尖在耳后乳突(隆起的高骨)下方的凹陷处按揉30

50下。

3、功效:

此手法可疏风解表,镇惊除烦。

4、适应症:

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高热惊厥等症状。

6

小儿感冒推拿的注意事项

1、以上方法为治疗宝宝一切感冒的手法,在施术时应用薄荷水、葱姜汁、温开水、酒精等作为介质。

2、治疗外感时,手法宜轻快;用于镇静安神时,应缓慢轻柔。

3、这些小儿推拿手法用于5岁以上的宝宝时,次数应加倍。

4、家长在做小儿推拿时,还应在手上抹点婴儿护肤霜,以免擦伤宝宝的肌肤。

5、小儿推拿要在无风、无强光、少噪声的室内进行。在推拿前要通风以保持室内温度适中、空气清爽。宝宝在推拿后不要受风,更不要吃冷食。

相关百科

小儿推拿

相关文章

小儿推拿退烧六步图

小儿盗汗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咳嗽推拿手法图解

以下为关联文档:

推拿捏积治疗小儿腹泻中医认为:小儿腹泻是脾胃功能失调或外感时邪所致,临床可分为伤食泻、惊吓泻、风寒泻、湿热泻和脾虚泻,小儿秋季腹泻以脾虚泻最为多见。小儿腹泻除有大便不正常外,还可出现许多兼...

小儿感冒发烧头疼呕吐小儿感冒发烧头疼呕吐 我这里有这收藏的小药箱,你看下吧:一、发热家庭常备药:1、小儿退热栓(宝宝发烧时可使用,该药无副作用,但效果比较慢。如果烧得不是很高时使用) 2、百服宁 (该...

孩子发烧怎么推拿退烧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 清天河水是小儿推拿手法名字,其天河是穴位名,位置在前臂正中总筋至(曲泽)成一直线; 推拿此穴的功效:清热退烧,疏风解表; 推拿方向和频率:用食指和中指从手...

小儿腹泻的推拿疗法推拿方法 1.补脾土:脾土穴位于大拇指桡侧边。医者用拇指桡侧缘沿患儿的左拇指桡侧缘从指端推向指根100~300次。 2.补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医者以右手拇指桡侧缘沿患儿的...

宝宝低烧推拿哪个部位宝宝实热发烧推拿 临床症状:《推拿广意》记云:“实热者,头昏颊赤,口内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肚腹结胀。”指纹多红紫。 主则:清热导滞。 推拿处方:推三关,泻五经,推大肠,清肾水,运内八卦,...

小孩发烧推拿哪个部位退烧快补脾经 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宝宝之所以会得感冒,还是由于自身体质偏弱,抵抗外邪的能力不足所导致的,通俗点说,也就是宝宝的免疫力比较低,所以要先提升一下宝宝的免疫力。先给...

小儿感冒诱发急性肾炎邻居儿子彬彬聪明伶俐、学业优异。近两周患了“重感冒” ,但为了学习仍继续上学 ,未及时服药治疗。近两天尿量明显减少 ,但仍未重视 ,今晨起发现双眼睑浮肿、脚肿、尿色呈洗...

常用四种中药轻松击退小儿感冒小儿感冒中成药很多,要根据症状来选药,常用的有4种。 症状1:只是一般感冒,没有发烧和嗓子疼。 处方:小儿解表颗粒。 小儿解表颗粒,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防风、紫苏叶组...

小儿咳嗽有痰推拿手法小儿祛痰推拿手法图解飞经走气 1、位置: 自曲池至手指梢。 2、手法: 先以右手,拿患病宝宝左手四指不动,再以左手四指从曲池起,按之、跳之、至总筋处数次。再拿住患病宝宝阴池、阳池二穴,然后右手将患病...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