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使儿童成为一个有幸福体验的主体,必须给儿童交往与对话的机会和权利,同时给予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真正促进个体社会性化。
一、主题内涵
作为一个内向、不和群的孩子,在一次偶然的自发游戏中突然出现主动找同伴游戏的行为。这其中除了孩子体验到了同伴交往的乐趣,获得了交往的满足和成功;更需要教师尊重幼儿的人格和个体差异,站在孩子的认知特点理解他们的行为,在保持幼儿兴趣的前提下恰当介入,正确引导孩子的生成活动,帮助孩子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真正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二、背景及案例描述
(该部分应一家长要求已经删除,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三、分析
如果孩子趴在地上学小狗是偶发的游戏,那么孩子们在老师阻止之后就不会再次出现此现象。然而,从天天在玩耍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兴奋可以推测,一向喜欢独自活动、不和群的天天,在饭后可能是在偶然的学小狗爬时与同伴玩在了一起,并从中体验到了与小朋友们一起玩的乐趣,获得了同伴间交往的成功体验,从而产生了与同伴交往与共同游戏的需要。当我在孩子睡觉前,轻声询问天天为什么要当“小狗”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时,孩子高兴地告诉我:“我做小狗很快乐,这样有很多小朋友来和我玩,我就不孤单了……”
由此可见,对“扮演小狗”活动的情有独钟的天天在活动中获得了交往的“满足”和“成功”,致使孩子在老师两次干扰之后,仍然“一如既往”的继续她的自发游戏。而我一开始只把孩子学“小狗”玩,当成了是孩子们在“欺负”天天,从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这一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游戏”,甚至有些误解为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于是接连两次给予阻止。幸亏我的“好奇心”和所学的教育理念,激发我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从天天与同伴们快乐的交往中得到启示,适时的对孩子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和保护,当然肯定和保护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很显然,孩子在以前的活动中,多为“单兵作战”,对于身心各方面均处于发展之中的幼儿来说,这种状况对她的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当孩子偶然在“小狗”游戏中体验到交往的成功时,作为教师——我必须掌握好介入的方式与时机,采用情绪感染、行为暗示,群体影响等方式来达到介入、干预的效果。并以满腔热情关注幼儿的所有游戏行为,有意识的表现出对游戏的浓厚兴趣,直至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到活动之中,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交往观。而且在此基础上,生成了“我们和动物是朋友”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知识范围,增进天天和同伴之间的交往。
人的个性是他自己的生活史的产物,起源于儿童同周围世界的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天天的个性比较固执,有些内向,在这之前一直表现为不和群。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学发现,儿童的意识产生于他们对自身动作的反思:儿童因为动作而认识了世界,儿童也因为动作而意识到那个发出动作的“我”。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儿童的动作,都起源于儿童同周围世界的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天天就是在扮演“小狗”动作中认识到了与同伴一起玩耍的乐趣,体验到了同伴们围在一起游戏的快乐,由共同的“小狗”游戏产生了同伴间交往、合作的需要。同时这表明孩子们之间是平等的,是一种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的小群体活动,它指向个体发展基础上,表现出的性格、兴趣、能力、表达表现和适应性等各方面的差异。小班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多数处于个体活动,具有好模仿的特性,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小群体环境使孩子间互动交流成为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让孩子能更好地进行个性化的发展。
四、反思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纲要》再三强调要让幼儿主动活动,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在“天天喜欢当小狗”这一案例中,我很庆幸自己能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在生活观察中,从孩子的情感体验出发,以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模式来看待“天天扮演小狗逗同伴玩”这个孩子自发的游戏。并从中认识到:
1、重个体差异,站在孩子的认知特点理解他们的行为
在传统的教育中,师生关系往往是控制、服从的关系,《纲要》强调“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倾听幼儿的表述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建立师生间伙伴式的关系,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和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方式,幼儿也不例外。我们应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从孩子的认知特点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一个宽容和接纳的外在环境,有助于幼儿的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展;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又将反过来鼓励他们对社会的良好认识、情感和行为,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和充满自信地与外界交往。在日常活动中,我们需要与孩子建立对话、接纳、共建和共享的互动的交互主体的关系。《纲要》指出:教师必须尊重儿童的发展与人格,应善于利用人、事、时空等各种要素,努力创设利于儿童发展的各类环境,教师必须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在的发展的可能性,给儿童自我发展的机会。教师作为环境的重要因素,将在观察、了解、评估和指导的过程中,成为儿童适时发展的“辅导者”,也可以说是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学习催化剂“的角色,帮助及支持孩子自发的活动,协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交往体验。
2、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树立人格教育观念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这个特有的综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幼儿期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奠定时期,也是友爱、真实、善良、同情、尊重等人格基本特质逐渐形成的时期。健康的人格是通过幼儿心理品质的体验和培养、社会学习以及同伴的人际交往等活动的交互作用逐步形成的。情感是幼儿人格发展的核心,教师的热情、真情和激情等丰富的情感来自于教师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责任和对学生的爱,教师应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运用“师爱”及“教育机智”的力量“以情动情”,这就有利于幼儿形成初步的、稳定的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奠定人格发展的基础。“师爱”不仅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也是形成幼儿活泼开朗、趋于合群的性格的重要条件。
对幼儿的人格教育,需要教师把幼儿视为具有社会需要和独立人格的个体,以人格培养为重点,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其全面的发展。正如《纲要》所说“教师不仅要促进幼儿认知、智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和促进他们的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健康的发展”。
3、在保护兴趣的前提下恰
当介入,正确引导孩子的生成活动
要让孩子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教师就应该尊重儿童的兴趣,给予他们合理的自由,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态圈中感受幸福。成人应当关注孩子所关注的,给予合理的指导和引导。孩子不是玩了,自由了,就幸福了。成人应该对儿童的活动给予指导,拓展他们的视野,发展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感受并积极运用多种感官探索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的不仅仅是快乐,更重要的是获得了高级的自我满足的幸福感。孩子不会像成人那样把有些事情复杂化,对他们来说,只要是感兴趣的、好玩的,他们都会非常投入其中。因此教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声音,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情感和体验,以积极的情绪状态,融洽的师生关系,正确的引导孩子们自发的游戏活动。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时时体现“幼儿在前,老师在后”的教育理念,顺应孩子的意愿和兴趣,顺其自然,促其发展。在此基础上生成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主题教学活动,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孩子感兴趣的内容。
我们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孩子也不例外,交往和对话是人类充分发展的需要,教育作为有意义的探究行为离不开精神主体的交往与对话,有交往和对话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儿童是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需要在交往与对话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在真实的对话和交往中,儿童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自主的获得意义和建构认知系统。当然,孩子由于受自身经验和认知特点的限制,需要教师时时用心去感受他们的一言一行,去理解他们的言行间的真正涵义。作为教育者只有在真诚的与儿童对话与交往中,在认真的倾听中,才能发现儿童充满探索精神,有着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并且只有尊重、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才能给儿童带来幸福体验和精神世界的扩展。儿童也只有在对话和交往中才能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同时获得宣泄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在对话和交往中,儿童能够拓展思维,习得交往技能,克服自我中心,实现个性、社会性的和谐发展。教育要使儿童成为一个有幸福体验的主体,必须给儿童交往与对话的机会和权利,同时给予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真正促进个体社会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