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健康成长

传染病学第三节 病毒性胃肠类

12月15日 编辑 39baobao.com

[小儿病毒性肠胃炎的防治]7病毒性肠胃炎 孩子腹泻不停,给他喝水还吐了出来! 急性肠胃炎依致病原分为病毒性及细菌性两大类,王淑美表示,病原性肠胃炎冬天最常见,大家熟知的轮状病毒诺罗病毒(N0rovirus)均属...+阅读

病毒性胃肠炎(viral gastroenteritis)又称病毒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待症状,病程短,病死率低。各种病毒所致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

与急性胃肠炎有关的病毒种类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较多的是轮状病毒(rotirus)和诺沃克类病毒(Norwsalk-like virus)。此外,嵌杯样病毒(caliclvirus)。肠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星状病毒(astrovirus)、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冠状病毒(coronirus)等亦可引起胃肠炎。

一、轮状病毒胃肠炎

轮状病毒胃肠炎是病毒性胃肠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可引起青壮年胃肠炎的暴发流行。

[病原学]

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为球型,有宽壳盖、短幅和薄边的双股RNA病毒。平均直径70nm左右,病毒体中心为直径36~45nm的致密核心,含病毒核酸。外有双层多肽衣壳,呈轮缘状,围绕内层。内层衣壳子粒在边缘部呈放射状排列,形似车轮幅条,故称为轮状病毒。中央部子粒排列不规则,呈蜂窝状。电镜下轮状病毒有两种形态,即双壳颗粒与单壳颗粒。前者为一种成熟的或完整的病毒颗粒,具有外层多肽衣壳,又称L毒粒(light Virion),具有传染性;后者因在自然条件下失去其外壳,形成粗糙单壳颗粒,又称D毒粒(dense virion),无传染性。人轮状病毒的内衣壳可与小牛、小鼠、小猪、羔羊、兔及猴的轮状病毒发生交叉反应,但外壳抗原有型的特异性。人轮状病毒至少有4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轮状病毒基因含有11个节段的双股线型RNA.根据RNA电泳图型,目前将人和动物状病毒分为A~D4个群。A群为普通轮状病毒(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B群为猪轮状病毒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adult diarrhea rotirus),后者为我国学者从1984年流行于我国各地的成人流行性腹泻患者分离出的一种新轮状病毒,目前将此种病毒与世界其它地区发现的副轮状病毒、类轮状病毒统称为抗原特异性轮状病毒;C群为人和猪轮状病毒;D群为鸡和鸟类轮状病毒。成人腹泻轮状病毒与普通人轮状病毒在病毒抗原性、核酸图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差异。

轮状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耐乙醚和弱酸,在-20℃可以长期保存,56℃ 1小时可被灭活。此病毒可在猴肾原代细胞中传代和繁殖。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与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者急性期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后可持续排毒4~8天,极少数可长达18~42天。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人传人,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 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以9~12月龄发病率,6月龄以下少见,但近来人工喂养新生儿发病也较多,成人感染后多无症状或呈轻症表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人群普遍易感,但主要在青壮年中造成流行。

(四)流行特征 人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病率甚高,几乎每个人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秋冬寒冷季节(12月~2月),但热带地区季节性不明显。轮状病毒成人腹泻可在一年四季发生,但流行和暴发在我国多发生于4~7月。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脱落,代之以缺乏消化酶的鳞形或方形上皮细胞。因此正常肠粘膜上存在的绒毛酶如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均减少,导致吸收功能障碍。由于乳糖及其它双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内,造成肠粘膜与肠腔渗透压的改变,使液体进入肠腔而造成渗透性腹泻。

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皮细胞可变为方形或不整形,但多数肠粘膜细胞尚正常。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空泡变性,内质网中有多量轮状病毒颗粒。

[临床表现]

(一)普通轮状病毒胃肠炎 潜伏期1~3天。病情差别较大,6~24月龄小儿症状重,而较大儿童或成年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起病急,多先吐后泻,伴轻、中度发热。腹泻每日十到数十次不等,大便多为水样,或呈黄绿色稀便,常伴轻或中度脱水及代谢性中毒。部分病例在出现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1周左右。但少数患儿短期内仍有双糖尤其是乳糖吸收不良,腹泻可持续数周,个别可长达数月。

(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胃肠炎潜伏期2~3天,起病急,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以腹泻、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腹泻每日3~10次不等,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无脓血。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3~6天,偶可长达10天以上。

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直肠出血,溶血尿毒综合征、脑炎及Reye综合征等。

[诊断]

(一)流行病学 在秋冬季发生的水样腹泻,尤其有较多病例同时发生,应考虑有本病可能;

(二)临床表现 急性水样腹泻,中毒症状较轻,病程自限;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淋巴细胞增加;

2.大便常规及培养 大便镜检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特异性诊断实验 (1)取粪便作直接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颗粒;(2)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Immnnoenzyme dot test)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查有无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谱,既有诊断价值,又可区别不同型病毒感染;(4)血清学检测,感染后5天,血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与细胞菌、寄生虫性腹泻的鉴别不难,与其它病毒性胃肠炎的鉴别有赖于特异性诊断检查。

[治疗]

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暂停乳类及双糖类食物。吐泻较重时用止吐剂及镇静剂。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和电解质紊乱。

[预防]

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对病人粪便应消毒处理;重视水源及食物卫生,餐具中进行消毒;婴儿室应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对6——24月龄幼儿口服含各型轮状病毒的减毒疫苗,可刺激局部产生IgA抗体,为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下为关联文档:

警惕感冒转为病毒性脑炎一次小小的呼吸道感染,竟然发展为病毒性脑炎,这个7岁的患儿在持续惊厥了58天后,于近日刚刚恢复了意识,这是广州市儿童医院不久前接诊的一个病例。专家提醒,春夏之交正是儿童病毒...

小儿病毒性脑炎与脑膜脑炎【临床表现】病毒性脑炎大多同时累及脑膜,如脑膜炎的表现较为明显则称为脑膜脑炎。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有许多与无菌性脑膜炎相似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头痛、疲倦等。典型的脑...

病毒唑加思密达治小儿病毒性腹泻冬春季是小儿病毒性腹泻的高峰期,病毒性腹泻用抗菌素无效,因而在没有细菌感染指征时,必须严格控制抗菌素的使用。抗病毒药是患病毒性腹泻时对因治疗药物,但单纯使用抗病毒药其作...

防治小儿病毒性肠炎每年的秋季冬季,婴幼儿极易发生一种以腹泻、呕吐、发热与腹痛为特征的急性胃肠道疾病。这种疾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由于病毒形状呈车轮状,故又称为轮状病毒性肠炎。 此类病毒的...

8个月的宝宝病毒性感冒怎么办流鼻涕5天发烧2天 美国一个儿科医生组织18日提醒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儿童感冒药实际并不适用于6岁以下儿童,不仅效果甚微,还会带来副作用。 假如宝宝感冒,什么治疗办法可...

病毒性感冒,如何用药●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10月零10天●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昨晚开始肛门体温超过38.5,今天已有39,今天去医院检查,查了血常规,白细胞为3.6,参考范围为4.0-10.0,血红蛋白为105,参考...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6岁的小华半月前患了感冒,家长给他吃了些治疗感冒的药,感冒症状基本消失了。但近两周来,活动后他就出现乏力、胸闷、憋气现象,有时还伴有发热。家长带他来儿童医院检查,结果让他...

解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的炎症。病毒性心肌炎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其危害性也较大,则引起家长的关注。 [病...

小儿病毒性腹泻怎么办小儿腹泻呕吐厌食不消化 可以给宝宝喂一点熟苹果,把苹果切块放在粥里烧,熟苹果是有调节肠胃收干大便的作用的,还可以给孩子喂熟的苹果泥。 熟苹果泥制造方法,拿一个苹果去皮去核...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